金融工作會議部署重點任務: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完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擴大金融開放。
壹、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應加強金融法治建設,構建多層次、有差異的金融機構體系,加強和完善金融監管,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打造上海等國際金融中心,培育壹批優秀的銀行家和專業的金融從業者,穩步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和規則制定,早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強國。
二、完善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
當前,要采取措施防範大型銀行非市場化過度下沈給中小銀行帶來的“擠出效應”,構建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加快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推動中小銀行真正成為多層次、廣覆蓋銀行機構體系的重要部分。
中小銀行應回歸本源,揚長避短,圍繞區域經濟特點和中小微企業客戶需求,聚焦重點行業和客群,實施具有區域、行業和客群特色的差異化經營。
三、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
下壹步,應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加快經濟良性循環,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
在今年兩次全面降準和調降政策利率之後,下壹步可繼續推動政策利率適度下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5-10個基點,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考慮到特別國債等發行對市場流動性影響,四季度還可以實施壹次降準,在向市場釋放中長期流動性的同時,再次傳遞支持經濟恢復的明確信號。
除了總量工具之外,下壹步應更好地發揮好結構性工具作用。目前我國***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17個,在支持小微民營、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方面,結構性工具的使用仍有不小空間。如有需要,還可以創設新的結構性工具,以進壹步豐富政策工具箱。
四、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從當前金融業發展趨勢和特征看,金融業綜合經營深入發展,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交叉性金融產品不斷湧現,金融風險更趨隱蔽性、復雜性和傳染性。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應進壹步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
五、穩步擴大金融開放
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2017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速度大大提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外資金融機構加快進入中國市場。
與此同時,我國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對外開放,持續推薦金融業開放新措施的法規修訂和制定。如日前金融監管部門修訂《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