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鹿港藍村公園將緊緊圍繞區委“園區建設突破年”的工作要求,依托同濟大學吳誌強院士的規劃定位,充分發揮毗鄰膠東國際機場、商河示範區、自貿試驗區的區位優勢,抓住“壹帶壹路”、交通強國戰略等重大機遇, 國家城鄉壹體化發展試驗區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理順陸港、蘭村鎮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齊抓共管,推進空港、港口、智聯融合發展。 充分運用市場化、平臺化思維,加快陸港公司融入園區建設,出臺具有陸港、藍村特色的科技創新、商貿物流普惠政策,推進四港“陸海空鐵”聯動,努力打造即墨高質量發展“新高地”、青島高水平開放“新門戶”、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新標桿”、經濟發展最具活力“新城”通過突破,到2020年底,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8億元,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13億元,稅收預計達到6.76億元。新引進項目10個,新開工建設項目8個,新竣工投產項目8個。推動青島港即墨港區、濟鐵物流園向高附加值貿易港口轉型,建設大宗物資交易中心。年內新增交易額突破40億元,即黃板列突破65438+萬標準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條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節約用地、集約發展、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和能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和歷史文化遺產等自然資源,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汙染和其他公害,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和國防。規劃區內的建設活動應當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在城市總體規劃和鎮規劃中合理確定城鎮的發展規模、步驟和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