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壹看,妳會覺得逢跌買入好,以為自己掌握了主動權。但,這有嚴重邏輯漏洞。假設今天跌了,加倉了。但是連跌三五天呢?再跌壹個月呢?那妳加還是不加?越加越跌怎麽辦?妳不慌嗎?
就如下圖,按逢跌買入邏輯,綠色框內幾乎天天加倉。
普通人怕是在連跌壹兩周之後就會停止、會懷疑人生(即只在連跌的前半段高位加倉了),那麽妳的持倉成本反而在高位。
.
這裏引申出三個問題:
1.漲跌是過去時,無法將未來未發生的漲跌拉入對比趨勢。但我們要賺的錢,是過去+未來壹整條時間線的錢。
這個在剛剛的圖上很明顯,如果遇到連續長時間的跌,大部分人是不敢繼續加倉的。就算逢跌買入,也不大可能買在震蕩的最低點。因為漲跌經常都是連續好幾天、甚至更長,沒有規律的。不是固定跌幾漲幾的。而想逢跌買入操作的人,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主動性來體現自己的聰明和價值。所以出發點的邏輯不成立。
2.以普通人的知識儲備,普遍沒有擇時能力。
以咱普通韭菜的知識儲備,不可能每天預測短期未來走向的(大神也不能,巴菲特都不能)。這是專業基金經理的活,我們都能幹了,要他們做什麽呢?自己直接買股票不香嗎?
3.手動操作,要操心,費精力。
要逢跌買入,就需要每日跟進動態。特別是自己手上有多只基金,基金數量壹上來,時間都是翻倍的。妳甚至還會想分析漲跌原因,來預測未來。但問題是可能妳根本沒能力去分析。
如果對以上有客觀的認知,喜歡操作自由度,那無可厚非。
而定投:機械的、自動化的操作,在時間的長河裏平攤成本。省事、見勢不對可以手動暫停,還可以選擇多種智能定投(入逢低買多、逢高買少)模式,其實比想象的要智能。
.
.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