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未遂,最大的收獲是,與後來合夥創立青陽天使基金的傑森相識並成為彼此信賴的朋友。
蘇禹烈和他的團隊合夥人們投資的第壹個也是最為驕傲的壹個項目,是位於北京三裏屯的Apothecary酒吧。
2009年11月開業後,不到6個月便拿到美國餐飲類權威雜誌《Food&Wine》“世界最值得去的100家酒吧”的獎項。“這100家有3家是從中國給的獎,2家在上海,北京只有我們壹家。”據青陽的另壹個合夥人、來自美國舊金山的傑森介紹。至今,它在《Time Out》、《city》《weekend》、《GQ》、《時尚》、《周末畫報》等國內外知名媒體的30余個相關榜單、獎項中均有斬獲。然而,蘇禹烈坦言,壹切來得並沒有看上去那麽容易。“我現在還是應屆畢業生!”蘇禹烈說。
蘇禹烈的大學念了7年。2003年,蘇禹烈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他愛好文學,更沈迷於古典音樂,會多種樂器。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了練琴學古典音樂上。
進入大三,蘇禹烈決定去英國學習古典音樂。“英國音樂皇家學院我也通過了,但是人家說如果妳想讀研究生妳的本科必須是音樂類的,而我是學中文的,這個就不行了。人家說妳可以來讀本科,讀本科壹個是4年,再加2年的研究生,時間就太長了,另外費用也太高,我當時要是23歲過去學6年出來也太大了。”蘇禹烈介紹,“所以當時就想將來換壹個方式再去接觸音樂。”
2006年下半年,出國學古典音樂沒得逞的蘇禹烈向北大校方提出了休學創業申請。之後在北大創業園開起了壹家做國際文化交流項目的小公司。
“就是帶外國人做做文化探訪,打打太極拳,捏捏泥人,旅旅遊,沒大做起來,比較郁悶。”蘇禹烈這樣形容當時那段創業經歷,“來來回回也有七八個人吧,當時我能找到的人基本上都是同齡人,除了傑森比我大很多外。現在回想起來也都覺得當時
團隊沒有搭得太好,另外商業模式本身有壹些硬傷,資源上確實不是我們做的事情。”
創業未遂,最大的收獲是,與後來合夥創立青陽天使基金的傑森相識並成為彼此信賴的朋友。
在家悶了幾個月,蘇禹烈開始找工作。
“當時的狀態是第壹沒有過在大公司的工作經驗,第二沒有學歷,第三在學校裏參加的社團也都很少。”對於當時的尷尬處境,蘇禹烈表示,“我當時想的就是兩條路,要麽是做演出,要麽是做投資。北大、清華做投資的氛圍是比較濃的,做這行可能能更快地積累財富吧,早點退休,還是幹我那音樂那事兒去。”之後,禹烈進入鼎鑫國際資本,成為壹名高級項目經理,從此壹腳踩進了投資行業。從鼎鑫開始,直到後來成立青陽並將投資重點放在餐飲行業,都與這壹段經歷相關。“當時鼎鑫有壹塊業務想投餐飲。他們投餐飲的方式和其他公司不壹樣,它是壹種創業式的投資。”據蘇禹烈介紹,“除了看其他項目,我主要就幹這個。”這意味著,他們必須自己去找人搭團隊、開店、做品牌。在這段時間裏,跟餐飲有關的所有工作,包括服務員、采購甚至店面裝修等各種細枝末節的工作,他全部做遍。經過壹段時間紮根壹線的創業之後,蘇禹烈認為,餐飲行業非常辛苦,但現金流好,競爭小,這成為後來青陽重點關註餐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