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裏,“財富”可以分為“殼”和“才”來理解。“殼”壹般用金錢和貨幣來表示,意思是珍貴,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財富;“才”是人的本質,主要指人的才能、思想和品質。這說明財富包含兩層含義,壹是以“殼”為標的的物質財富,二是以“才”為基礎的精神財富。只有兩者結合,才能算是財富和財富。
在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似乎只對錢感興趣。他們整天忙忙碌碌,超負荷工作,就是為了多掙兩塊錢,多享受壹點“幸福”。有些人甚至不擇手段地獲取更多的“財富”。社會上賭博、販毒、逃稅等違法行為比比皆是。這種行為嚴重背離和玷汙了財富的內涵。
精神財富作為壹種無形財富,涉及點多面廣,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讓人懂得明辨是非,不怕風雨,堅守誠信等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高舉“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旗幟,但也充分認識到精神財富的重要性。
如果要問中國誰最貪婪,每個手指都指指點點,伸個懶腰。小沈陽的惡名是眾所周知的,他貪汙的金額相當於乾隆時期國庫收入的壹半。不明真相的人認為他和財神有聯系。雖然他的家庭習慣了財富,但他沒有辦法得到錢,也沒有辦法明智地使用錢,因此聲名狼藉。正因為這種極端的物質財富觀,和諧與延伸忽略了精神財富的重要性。
霍英東是中國著名的愛國者。小時候因為家裏經濟困難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發誓要努力工作,永不貧窮。經過幾十年的風雨磨煉,霍英東有了斂財的好辦法;壹直熱心公益事業,財富分配均勻。多年來,他對社會的捐款已接近200億元,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和社會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有這樣的財富觀:民族大義高於金錢,赤子之心勝於財富。他有這樣壹種心態:成就就是幫助世界。霍老去世後,有人回憶他說過的話:“人的壹生都要做有意義的事情。有錢就是給他壹個機會,讓他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霍老去世後的對聯寫道:生於憂患,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在快樂中死去,用真誠贏得死後的名聲。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之所以能在生前死後聲名鵲起,正是因為他卓越的財富觀。
連續三年位居福布斯國際富豪榜榜首的美國人比爾·蓋茨,其個人財產相當於美國兩年的國防開支,令人咋舌。在壹次新聞發布會上,有人問“蓋茨先生,有這麽多財富,妳會有壹種獨特的幸福感嗎?”比爾·蓋茨幽默地回答道:“我只是有錢,並不代表我快樂。我有三個淘氣的孩子,他們煩我。”據統計,2000年,比爾·蓋茨向非洲失學兒童捐贈高達500億美元,並成立了蓋茨慈善基金會。比爾·蓋茨擁有巨大的物質財富,但他更富有博愛和善良,是名副其實的成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