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洞吸積和噴流理論、活動星系核、星系中心、黑洞X射線雙星、伽瑪射線暴、活動星系核反饋、行星形成等。在ApJ等國際頂級天體物理學雜誌發表SCI論文50余篇,被引用約1500次,其中第壹作者引用900余次。這項研究工作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有兩部著作被收入國外黑洞吸積專著(教科書),並在包括IAU研討會在內的重要國際會議上作了20多次特邀報告。曾任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觀測提案評審委員會評審員,即Science、ApJ、MNRAS、A &;壹、PASJ和其他雜誌評論員。
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有國家基金委面上、重點、傑出青年基金、創新群體、科技部973項目、上海市學科帶頭人計劃等。
自2008年以來,已培養5名博士研究生,5名博士後(包括1名外國人)出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仍在國內外繼續他們的研究工作。目前在讀研究生4人,博士後2人(外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