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展公益活動。利用節日熱點、行業事件等機會,開展多頻次、高質量的公益救助活動,通過走訪社區、捐贈醫療救災物資、援助自然災區等方式,踐行公益組織的社會價值。北京生命綠洲公共服務中心在這方面做得很好。2022年夏天,公益組織通過走進社區——送清涼活動,照顧弱勢群體的生活,為當地民眾獻上壹份厚禮。
3.國際發展。放眼未來,立足國際市場。比如在醫療領域,院校要關註國內外的醫療項目,探索與國外專家和醫療機構的創新合作模式。
4.與政府官方機構合作。以慈善為基礎,拓展社會公益事業,通過機構與政府的合作,共同拓展國內或區域公益服務。
5.學術活動。積極開展或參與行業公益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醫療現狀,對醫療公益的人性化、科技化、數字化進行展望和思考。
6.加強宣傳。向群眾充分宣傳公益組織和政府的醫療公益政策,避免患者因不了解政策或項目而錯失救助機會。通過圖文、視頻等形式全面展示項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