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三個指數本身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代表了不同市場的股價變化。
這裏要明確壹點,深證成指和深證成指是有壹定區別的。深證綜指和上證綜指壹樣,都是綜合指數。深證成指選取深市最具代表性的40家公司作為成份股,計算加權股價指數。
因為兩者在應用上的實際差距很小,所以我們看到的壹般都是深入壹根手指的證據。成分指標很多,計算方法也差不多。主流的有上證50、上證180、上證30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滬深300,因為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同成份股的股價變化,應該說是有解釋力的。而這兩者之間哪壹個更能說明問題,恐怕沒什麽可比較的。
應該說手指的外觀在單個方面更能說明問題,因為它的選取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所以更能快速有效地反映單邊的起伏。而誠誌的劣勢正是因為其獨特的片面強調,所以統計數據並不全面,不能代表整體市場情況。我們在應用的時候,要重點規避這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