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最初由美國基督教會在舊中國創辦,後為中國人所擁有,為私立大學。
其前身是格致書院,創建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校址設在廣州。
1904遷至廣州市海珠區樂康村,更名為嶺南學校。
1918命名為嶺南大學,主要設置文理兩科,美國人為校監(校長),中國為副監兼教務長。美國有董事會。
重新命名
從1925到1927,廣州正處於大革命的高潮,學校職工學生連續罷工。1927年4月,學校宣布關閉,辭退員工。當時以著名律師錢淑芬為首的壹批愛國校友提出接管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省政府批準,學校由中國人接管,正式更名為私立嶺南大學。嶺南大學成立校董會,委任鐘榮光為校長。原紐約董事會改組為嶺南大學美國基金會,主要負責外教薪資。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嶺南大學設立了文、理、工、農、商、醫等學院。理科招收研究生,授予碩士學位。還與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的部分大學建立交換生制度,與美國紐約大學互認研究生學位。學校註重基礎理論,大力發展自然科學,重視英語訓練,提倡體育運動,學術氛圍濃厚。中國許多著名學者先後在這所學校任教。抗日戰爭期間,他移居香港,即現在的韶關市曲江區和梅州市梅縣區,抗戰勝利後又遷回廣州。
師資調整
1952在院系調整中,學科合並調整,分別組建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後更名為中山醫學院,2001與中山大學合並成為中山大學下屬的中山醫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