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伯基特《社會自我——自我與社會方面》(2008年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65438+2002年3月。
彼得·瓦格納《並非所有固體的東西都消失了——社會科學的歷史與理論初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丹尼斯·史密斯《埃利亞斯與現代社會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邁克爾·蓋恩斯,《法國社會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比利希的辯論與思考——社會心理學的修辭思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克裏斯·席林,《科學、技術、文化與社會中的身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克裏斯·席林《身體與社會理論》(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西格曼·鮑曼社會學思想(第2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7月。
基思·特斯特《後現代主義中的生活與多重時代》,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克裏斯·席林,菲利普·梅勒,《什麽是社會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約翰·奧尼爾《身體的五種狀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5438+2月。
《比利奇的辯論與思考——社會心理學的修辭思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歐洲社會理論手冊》,德蘭蒂主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3月。
安東尼·吉登斯《社會學》(第5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帕森斯學術思想述評[德]Uta gerhardt/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米格爾·卡布雷拉,《後社會史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人文與大學理念,哈佛燕京學社主編,江蘇教育2007(與黃萬生、牛科等合編。)
《論基督教君主制的教育》/[荷蘭]伊拉斯謨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
布萊克威爾社會理論指南(第二版)/布賴恩·特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教育思想的演變/[法]塗爾幹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福柯選集》(* * *四卷),由三聯書店出版(與李夢等人合著,* * *約140篇論文,其中40篇是承擔的)。
伊拉斯謨,《論基督教君主教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3年。
《布萊克威爾社會理論指南》,布萊恩·S·特納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塗爾幹《教育思想的演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布魯斯著《社會學》,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2000年。
沃特斯《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華夏出版社,2000年(與楊、等。)
布迪厄、華康德:《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吉登斯,《社會的構成》,三聯書店1998(與李夢)
《自結構主義:從列維-斯特勞斯到德裏達》,斯特羅克主編,遼寧教育出版社和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與曲東和李夢合編)。
施呂希特《信仰與責任——馬克斯·韋伯論倫理學》,思想與社會第壹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pp242-336。
b .特納,《論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韋伯兩講,三聯書店,1998,pp173-194。
格雷戈裏,“歷史的大觀: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與社會變遷”,《外國社會學》,第1997期,第4-5期。
羅納塔斯,過去的男人還是今天的潮流引領者?——社會主義轉型中的企業家和* * *黨幹部》,國外社會學1996,5-6,pp43-62。
南林,“地方市場社會主義:衛理公會在中國農村的實際運作”,《外國社會學》1996,5-6,pp68-86。
主要論文
《阿列克西·德·托克維爾》,載楊和謝立中(編。):西方社會學理論(第壹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pp1-67《經典理論為什麽經典?,載《中國社會科學評論》,2002年3月。
九把刀,在楊編。):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pp210-256。
伊利亞·裏揚·華杉(編。):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pp313-366。
“革命正規化進程前後的精英轉型與組織機制變遷:以冀東西村為例”,載於王漢生、楊·(編。):農村基層政權運作與村民自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pp232-286。
“身體視角:回歸具體社會學”,《外國社會學》1997第1期,王思斌、楊·(編。):社會轉型——北京大學青年社會學家論文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單位:壹種制度性的組織內部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12期,第1996期(與李夢、周飛舟合作),後收錄於《中國社會學》第2卷。
對照權威文本檢查
《韋伯對斯坦勒的批判》,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1。
韋伯《羅謝爾與克尼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
庫恩《中國三十年》,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
薩科《反思的歷史社會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沃特斯的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華夏出版社,2000年。
米爾斯的社會學想象,三聯書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