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的講座提綱:
第壹單元:情緒和情感概述
單元2:情緒和情緒變化的維度和兩極性
第三單元:情緒和情感的類型
第四單元:威爾
情緒出不去,理智進不去;情緒出來,理智才能進去。
當心情受阻時,我們聽不到別人的聲音,無論是好心情還是壞心情。有些人壹旦成功,就變得臃腫,頭腦發熱,別人對他說什麽他都聽不到。當壹個人內心悲傷時,他沈浸在自己的痛苦中,聽不進別人的勸說。這個時候,我該怎麽辦?
?要順著他的脈絡,黏住他,進入他的感性世界,不拉他,不試圖讓他做點什麽,他的情緒就出不來。所以首先要接受他的情緒,情緒出來了,真相才能被聽到。比如壹個孩子在學校遇到壹些問題,他有很多情緒。這時候家長要跟上孩子的情緒。如果妳跟不上,妳就批評他,指責他,責怪他,勸他,孩子可能會受到二次傷害,以後他就不跟妳說話了,妳也聽不到孩子的聲音了。就像妳在工作中被領導批評了,回家告訴愛人,愛人還在指責妳不好。這個時候妳是什麽感覺?妳希望妳的丈夫說什麽?怎麽會?
當壹個人有情緒的時候,如果有機會說出來,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情緒是可以得到緩解的。如果家人不理解,就要表達自己的希望和期待。
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男人情緒化的時候喜歡憋著,遇到困難的時候男人不會輕言放棄。女人有情緒的時候喜歡發泄,所以女人比較長壽。但是,女性應該幫助丈夫緩解情緒。女人就像空氣,沒有她就是隱形的,沒有她就是家裏的靈魂。
說話是療愈,聽者要能理解說話者,接受他的情緒,才能達到療愈的效果。
刀砍了誰疼。
沈浸在學習中,也要記住自己的初心。
?第壹單元:情緒和情感概述
壹、情緒和情感的定義
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
情緒和認知過程的比較:?1.情緒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為中介的心理活動。
有情感的地方,往往是最重要的壹點,非常可貴。咨詢的時候要多停留,找到他在乎的點,更容易帶來改變。有了我們在乎的分數,我們會更有動力。如果妳不在乎,妳可能就沒有動力。
?如果壹個人被某件事激怒了,他應該深入挖掘他所關心的事情。是什麽讓他這麽想的?他是什麽感覺?他的希望是什麽?妳認為是什麽讓妳有這種感覺?比如:什麽困擾著妳?煩惱的背後可能是什麽?我們試試看能想到多少。煩惱的背後可能有哪些因素?妳想過嗎?如果沒有,現在就來看看,讓他更了解自己。
抱怨的背後有積極的期待,焦慮和煩躁的背後,往往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有情緒的地方要去解讀和探討。關心是需要的壹個方面。
?人的成長往往來自逆境。比如他們痛苦的時候,內心會有很多掙紮。奮鬥過後,會有很多思考和覺悟,然後可能會成長。
2.情緒和情感是主體的主觀感受,或者說內心體驗。
3.情緒和情感能看到表情變化,認知過程看不到。
4.情緒和情感會引起生理變化,而認知過程並不伴隨著這種變化。
?有的人生理敏感,有情緒會引起生理變化。
我們的身體受到情緒和情感的影響。有壹本書叫《身體永遠不會忘記》。心情不好的時候,吃的好嗎?經常吃不下飯,會有很多身心疾病,心理導致的生理疾病,或者心理影響導致的生理疾病,比如,生氣的時候胃疼。還有頭痛、消化系統疾病、高血壓等。很多身體疾病都和情緒狀態有關。所以,我們要學會讓自己越來越幸福。
即使有許多責任和義務,我們也應該在生活中看到壹些陽光。如果我們看不到陽光,我們也應該看到夜晚的星光。這叫帶著鐐銬跳舞。無論生活多麽悲慘,我們心中依然可以有鮮花和陽光,依然可以有鮮花,人在困頓,心在飛翔。良好的情緒狀態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健康最好的狀態是修心,在心裏種下幸福的種子,讓它生根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例如,壹些癌癥患者帶著心中的陽光戰勝了疾病。
?學習心理學的最高境界是修身養性,修身養性。
5.情緒和情緒結構由主觀體驗、生理激活和外在表現三個部分組成。
?情緒和情感是內心感受的外在表現,反映了壹個人的態度。像有些有情緒的人,他們是快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能會更加成熟,而不是快樂,很多情緒會被壓抑,時間長了容易出問題。如果沒地方說,可以找專業的夥伴練習咨詢。從各個角度看問題,態度就會變,心情也會變。當認知發生變化時,感受和意圖也會發生變化,而認知是最關鍵的。認知沒變,但情感和意義好像變了,大概是表面上的。
?無論什麽角色,咨詢師的角色只是在咨詢室。
(2)表達
?表情壹般分為面部表情、肢體表情和言語表情。(是不真誠時最容易隱藏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活動的模式是識別人的情緒和情感的主要標誌。
在壹起生活久了的夫妻,會有夫妻,但其實他們更像神,氣質和精神狀態相似,價值觀相似,但性格可以互補。
?身體表情:除面部以外的身體動作的變化,包括手勢和身體姿勢。(肢體表情可以刻意訓練)
微表情可以理解,但不要研究太深。生活中,霧裏看花,水裏看月亮,也不錯。不要太認真,也不能看透他們,不然快樂就沒了。
言語表達:是在說話的語氣、節奏、語速上對情緒、情感的表達。
二、情緒與情感的區別與聯系?兩者密不可分,情感表達情感,情感制約情感。
我們對祖國的愛是情感,是深沈的。哪裏有情感,哪裏就壹定有情感。比如我們聽到國歌的時候,會覺得激動,會覺得淺薄。
情緒是通過情緒來呈現的。
差異:
1.對象不同,情緒是人和動物特有的,情緒是人特有的。
2.需求不同,情緒和生物需求有關,情緒是社交需求。
3.具有不同的特點,情緒是情境性和不穩定性的,情緒是深刻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
4.情緒強烈,沖動,外部特征明顯;情緒普遍較弱,較少沖動,外在表現不明顯。
聯系人:
1.情緒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穩定的情緒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情緒的積累形成穩定的情緒,情緒可以通過情緒表達出來。
?3.情感離不開情緒,情緒的變化反映了情緒的深度,其中蘊含著情緒。
從談戀愛到結婚,兩個人是從喜歡到相愛,從情感到感動,由淺入深。
?三、情感和情緒的作用
?(1)自適應功能:
1.早期,嬰幼兒通過情緒傳遞信息,表達需求,獲得大人的關心。
2.成年生活中,通過情緒與人交流,微笑點頭,維持正常的人際關系。
我們會通過情緒和情感傳遞壹些信息。比如孩子哭的時候需要照顧。當然,哭表達了很多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意義。
用心說,而不是用嘴說,只有心中有愛和欣賞,才能通過言語傳達。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要用心去感受。那種感覺是最真實的,是他心裏的東西,言語是發自內心的。
我們可以通過情緒來適應這個社會。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情緒有時會保護我們。
(二)激勵功能
1.情緒和情感是激勵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2.情緒和情感在內驅力中起到放大和增強的作用。
情緒影響人的動力。壹個人心情不好,就會沒有動力和力量去做事情。比如妳天天指責批評他不好好學習,給孩子當差評師,他心情不好,極度無聊就不會和父母交流。他怎麽會有學習的動力?所以家長要降低期望值,做孩子的批評者。
?婚前睜大眼睛看清楚對方,婚後瞇著眼睛。
(3)組織功能(影響力)
情緒和情緒對活動:積極情緒的協調和消極情緒的破壞和瓦解。適度強度的愉快情緒有利於人的認知活動和操作效果。
快樂極易引起悲傷,適度強度的快樂情緒有利於人的認知活動。這件事本身不是問題。如果妳太在乎,想要的太多,可能就會成為問題。
情緒和情感對記憶的影響:比如壹些痛苦的事情可能會被遺忘,而情緒很深的事情可能會被記住很多年。
心情情緒對行為的影響:心情好的時候更願意做事,心情不好的時候什麽都不想做。
(4)信號功能
它具有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功能——通過表情。
?同理,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說法,比如“恨”。戀愛中的女生可能會說的很輕,不喜歡的人可能會說很惡心。
妳說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妳說的信息和情緒,這才是最重要的。要修心養性,說話要有溫情。
如果父母對孩子言不由衷,那是裝的,孩子能感覺到。有人說,孩子是最好的電影攝影師,父母的壹言壹行都能模仿,但他經常模仿妳的不良行為。
第二單元情緒和情感的兩極性以及變化的維度
壹、情緒和情感的極性(兩個極端)
兩極性:情緒的每壹種變化都有兩種對立的狀態。
情緒變化的維度:主要指動機、興奮、強度、緊張。
情緒和情感是最好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情緒和情感會有高有低,反復,這是正常的。
二,情緒和情緒變化的維度
動機:增力量-減力量(提高或降低人的活動能力)
興奮:興奮-平靜
強度:強弱中等最好。
緊張:緊張-放松
人生喜憂參半,不可能永遠快樂,但要看主色調是什麽,多關註好的例外。接受現實,學會面對問題。問題本身不是問題,而是解決方法不當。關心沒關系,但不要反應過度。反應過度會引起強化,成為問題。比如孩子不想上學。
第三單元?情緒的類型
壹、基本情緒和復雜情緒
基本情緒:快樂(喜悅)、憤怒、悲傷、恐懼(喜怒哀樂)是人和動物都存在的,有學無術也叫原始情緒。
復合情緒:來源於基本情緒的不同組合。
敵意=憤怒+厭惡+蔑視
焦慮=恐懼+內疚+痛苦+憤怒
哭鬧的孩子
看到哭鬧的寶寶,妳會有什麽情緒?
第二,情緒、激情和壓力
從情緒狀態來看:
(1)心態
壹種微弱的、持續的、彌散的情緒體驗狀態,通常稱為情緒。持續時間長(數周、數月)
(2)激情
壹種強烈的、爆炸性的、短暫的情緒狀態。
?戀愛三個月不算短。如果妳太有激情,就很容易出問題。
(3)壓力(應對興奮)
?在事故或危險情況下的緊張情緒狀態。
?這件事本身沒什麽大不了的,關鍵看我們怎麽看。如果能看到更多的視角,可能也不是什麽大事。如果只關註不好的方面,很容易變成大事,變成問題。
第四單元?將
壹、意誌的定義
意誌,俗稱毅力,是有意識地確定(擁有)壹個目的,調控行為,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達到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意誌行動:受意誌支配的行動。
比如妳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有意誌的支撐。
為了讓壹個人更堅定,跟壹系列因素有關。首先要有壹個目標,這個目標相對容易實現,並且要明確目標實現後對我們的意義。壹定要及時調整,不斷強化,多看看自己做了什麽,有同行,才能更好的前進。
二、意誌行動的基本階段
(壹)籌備階段
確立行動目的,選擇行動計劃,做出決策。
有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麽學習,容易出現空心癥,沒有目標,虛無主義。所以要教育孩子樹立長遠目標。
(2)實施階段
堅定地執行既定的計劃,克服阻礙既定目標實現的動機和行為,不斷地對既定的計劃進行評審,以便及時修正計劃,保證目標的實現。
目標越清晰,計劃越具體,越容易實現。
動機沖突
勒溫認為,動機沖突壹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1.雙向沖突(妳想要兩個,只能選壹個)。妳不能兩者兼得。
2.回避-回避沖突(兩個都不要,非要選壹個)?兩害相權取其輕
3.回避沖突(既想要又害怕):比如甜食和肥胖,再婚人群的心理。
4.多重回避沖突:針對多個目標形成回避沖突。
如果有人想吃東留西。
遊戲:掌畫——人生五種,這五種要壹個壹個舍棄,剩下最後壹種。人生要學會放棄,學會珍惜。
第三,意誌品質
(1)意識(自我意識):我對行動的目的有深刻的理解,我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動,使之服從活動的目的。(相反,它是隱含的和任意的)
(2)果斷:迅速做出決定,不浪費時間。(反之,就是優柔寡斷,不計後果。)
(3)韌性:持之以恒克服困難,永不退縮。(反之則虎頭蛇尾,搖擺不定,頑固不化)
(4)自制力: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相反,任性和懦弱)
世界是多樣的,各有各的道理。只要妳適應自己的情況,覺得舒服,就OK,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