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聯想等名企HR為求職大學生獻計獻策。

聯想等名企HR為求職大學生獻計獻策。

聯想等名企HR為求職大學生獻計獻策。

近日,在北航舉行的?中英大學生就業教育與指導論壇?其實很多知名企業的HR都談到了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以及對大學生就業的建議。

就業指導要拉近學生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於寧說,該單位主要從事航天器的研制,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技能有壹定要求。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培養計劃,迫切要求學生加強工程實踐能力。單位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高校的溝通:資助學生加強認同;與大學建立R&D和創新項目;訂單式人才培養;加強雙方專家交流等。總之,企業已經實踐並呼籲建立更多的渠道和學校。關鍵是和學生的信息交流。於寧甚至建議高校在大學生後期課程內容上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

就業指導就是在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架起壹座橋梁,拉近學生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畢業生中存在壹個結構性矛盾,即大學和用人單位的價值導向需求不同。?有時候,對於高校來說,要明確其培養的價值取向,不僅要面對現實,引導大學生,還要在學科設置上適當考慮如何將就業和短期內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起來。學生要轉變觀念,不要以為博士生就壹定能找到工作。?

用人單位希望在短時間內了解畢業生的整體情況。

王建副局長作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介紹,公司每年接收2000至2500名畢業生,公司對人才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傳統上,公司與北航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打個比喻,可以說是高校的長期優質客戶,這也是很多高校需要轉變的理念。對於大學生來說,用人單位是用人單位,學校老師是家長。現在大學生的壹個難題是,找工作和從公司招聘需要很短的時間,但是用人單位想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全面的了解每個畢業生的情況。學生的簡歷有時會誤導雇主選擇候選人。這時候就需要壹個系統來了解學生的所有課程,包括他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學生的真實記錄是用人單位評價的前提和基礎。王堅提到,短期內缺乏讓用人單位全面了解學生的工具。合作多的大學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學生,合作少的大學缺乏這方面的交流。

降低期望值,延遲滿足感。

中興通訊人力資源部的陳琪指出,要努力找到用人單位和學生雙方信息需求的契合點。很多同學在求職中過於看重技能,哪些用人單位不需要?面試油條?過於註重技能也不利於大學生求職。建議鼓勵大學生多實踐,增加了解用人單位的機會。同時,大學生要在心理上降低期望值,延遲滿足感。對於海歸就業,單位重視有工作經驗或國內留學經歷的學生。

呼籲建立大學生綜合評價機制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總監楊表示:目前單位的戰略重點是應屆畢業生的培養。在每年的招聘中,60%的R&D人員來自應屆畢業生,許多單位的領導也來自應屆畢業生。大學生缺乏與用人單位的溝通,可以多去單位互動,或者單位壹把手來學校與大學生交流。

曾留學英國的楊主任也分析對比了兩國的差異:英國註重學生的自發思考;中國學生需要老師的指導。鼓勵大學生多參與實踐,哪怕是錯的,也要自己去發現這個過程。畢竟70%的知識來自於實踐中的探索。單位在選拔時註重學生的實習經歷,觀察他們能否適應是單位全面了解學生的方式。楊主任還呼籲建立對大學生的綜合評估機制,以便全面掌握學生的興趣和能力。

用人單位應該避免嗎?拿主義?給大學生壹個過渡期

作為獨立於高校和用人單位的第三方,溫談了對當前就業調查的幾點建議。掌管中華英才網。com?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在評選中,通過對676所高校182000名學生的調查,得出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最佳雇主模式包括:職業發展、品牌實力、薪酬福利和公司文化,這也是大學生在應聘過程中最看重的四個維度。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壓力來自於競爭、經歷和自己的定位。他們期望就業指導提供寫作和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需求分析。

從企業角度看,對大學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上;合作意識和可塑性;耐得住寂寞,嚴謹的工作作風。但舒也建議雇主避免這樣做?拿主義?給大學生壹個適應工作的過渡期。不要盲目期待大學生畢業後用得上。多壹些寬容。

鏈式連接

英國:對學生進行壹對壹的技能培訓

巴斯大學職業指導中心主任黛安·海夫人提到,作為英國第七所大學,巴斯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就業。學校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與用人單位建立聯系為目標,采用傳統的壹對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這些都是基於學生的意願,包括為畢業生和學生提供實習和見習崗位,雇主代表委員會作為固定機構會為他們出謀劃策。

英國雷丁大學職業指導中心主任Carey Widdows先生表示,向學生提供的職業管理課程是學生的必修課,職業指導課程納入學生學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