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現代倉儲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
倉儲在物流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效合理的倉儲可以幫助企業加快物料的流轉,降低成本,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摘要:分析了我國倉儲業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倉儲管理的有效策略,以解決倉儲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我國倉儲業的競爭力。
倉儲是現代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倉儲可以實現產品集成,調節供需,降低成本,優化整個物流系統。當倉儲業作為壹種業態存在時,物流是實現增值服務的有效手段;在物流行業中,倉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節點。倉儲總是出現在物流環節的交界處,比如采購和生產之間,生產的初級加工和精加工之間,生產和銷售之間,批發和零售之間,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等等。倉儲管理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環節。
1中國倉儲業現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倉庫管理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最初的手工管理階段,到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倉庫管理階段,倉庫管理技術不斷崛起。中國倉儲業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推動下,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發展勢頭良好,主要表現為:
(1)隨著倉儲業務的增加,業務收入快速增長。隨著物流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我國倉儲業務量不斷增加,貨物吞吐量、平均庫存和貨物周轉次數明顯提高。
(2)倉儲技術發展迅速。自動化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倉儲技術的重要支柱。自動化倉儲、自動識別和自動分揀系統、條形碼技術、RFID等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註和應用。供應商管理庫存、零庫存等技術也開始在壹些大型企業中使用。
2中國倉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倉儲企業市場競爭加劇。
國內倉儲設施不能滿足物流活動的需要,原有倉儲企業缺乏改造基礎設施所需的資金,國外物流公司紛紛投資建設倉庫。中國的大型企業也在不斷建設現代化的倉庫,作為發展物流的平臺。這種趨勢增加了倉儲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倉儲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2.2倉儲技術發展不平衡,信息化形勢不容樂觀。
(1)很多企業對提高倉庫作業自動化、機械化的認識不足。壹些大型企業的現代化倉庫都有非常先進的倉儲設備,包括各種先進的裝卸設備、高層貨架倉庫、自動化立體倉庫等等。然而,許多企業的倉庫操作仍然依賴於人工操作。這種倉儲技術的不平衡發展將嚴重影響中國倉儲業的整體運營效率。
(2)信息技術得到了壹定程度的應用,但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整體情況並不樂觀。企業對物流信息化缺乏認識和了解,物流信息化建設起步晚、推進慢,物流信息化整體水平低,很少從供應鏈整體目標出發規劃其信息化建設。大企業和小企業的物流信息化差距越來越大,甚至出現了物流信息化的差距。我國物流的運輸、倉儲、配送等成本以及人工、設備等成本遠低於發達國家,而整個物流過程的綜合成本卻遠高於發達國家。其中壹個主要原因是物流各環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庫存大,運力浪費。
2.3自動化存儲資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我國自動化倉庫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顯、規模不確定、優勢不突出,造成很多倉庫資源閑置,特別是壹些小批量、單壹產品的生產企業實現倉庫自動化,倉庫內設施設備資源閑置、重復配置的矛盾突出。
2.4倉庫數量多,但布局不夠合理。
因為各個行業、各個部門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都建立了自己的倉庫,倉庫數量多。都是在經濟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區建設倉庫,以至於倉庫布局極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區大量剩余存儲、部分地區存儲能力不足的兩極分化局面。
2.5缺乏倉儲管理人員
發展倉儲業,不僅需要具備壹定專業技能的人才,還需要運營人才和倉儲管理人才。而這些人才目前在國內比較稀缺,物流行業更需要這三類復合型人才。在物流人才培養上,很多高校只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投入不足。校企結合模式沒有落實,培養的學生實踐能力差。不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
3現代倉儲管理優化策略
倉庫管理在企業的整個供應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不能保證采購、交付和庫存控制的順利進行。會導致管理費用增加,服務質量下降,從而影響企業競爭力。針對我國倉儲業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倉儲企業的競爭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倉儲管理:
3.1優化倉庫布局,發揮本地優勢。
許多國家的倉儲業都位於市區、交通要道和相對發達的地區。物資倉儲企業要充分利用商流活躍、信息靈通、交通便利、面積大的優勢,迅速調整自己的經營方針和策略,調整自己的業務結構。特別是占地面積大,地理位置優越,這是壹筆巨大的財富。通過合理規劃、科學安排和多種形式的經濟合作,解決倉儲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調整庫區布局,更新倉庫,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以滿足大規模物資流通的需要。打破條塊分割,面向社會,參與競爭。
3.2加強技術改造和管理。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現代倉儲管理的支持,信息化和以信息化為導向的先進技術成為倉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將紙和筆的傳統手工信息記錄和手工操作管理模式轉變為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計算機管理和機械化、自動化的操作管理模式。倉庫管理的技術改造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根據市場供求關系確定倉儲硬件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提高倉儲的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倉儲資源利用率和倉儲管理效率。
(2)建設完善、強大的倉庫管理系統,做好倉庫管理信息化、網絡化的技術改造。在軟件設施方面,有幾個層次可供選擇:①單壹的倉儲運輸管理軟件;②企業局域網;(3)通過企業外網和互聯網,實現與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息共享。
在倉儲管理、貨物分揀、庫存盤點、庫存控制等方面運用物流信息技術和倉儲管理系統,可以大大提高倉儲管理的效率,減少差錯,還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實現企業與合作夥伴的倉儲信息的信息共享。如今,射頻識別技術、條形碼技術、掃描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叉車、堆垛機、自動導向車、傳送帶等搬運設備中,移動機器人作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產、倉儲和產品交付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3不斷完善倉儲標準化體系,走國際化道路。
為適應開放市場的要求,做好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各項準備工作,關鍵是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加強倉儲資源整合,不斷完善倉儲標準化體系。我國不同行業倉儲企業的儲運設施無法使用,影響了企業合理規劃倉儲資源的能力。為了適應現代物流的要求,加強資源整合,建立倉儲網絡,倉庫、托盤、貨架等倉儲設施設備必須按照國際物流標準模塊尺寸進行設計。倉儲標準化不僅是為了實現倉儲與其他環節的緊密配合,也是提高倉儲內部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3.4加強倉儲人才的培養
倉儲人才的培養要特別註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高校必須加大物流實踐教學的投入,實施校企結合模式。
3.5延伸服務領域,提供倉儲增值服務。
倉儲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固守傳統倉儲業務必然會被市場淘汰。因此,積極開拓業務渠道,實行多面經營,向貿易、貨代、分銷加工方向發展,是許多管理者的明智之舉。現代倉儲企業除了提供傳統意義上的服務外,還應努力為客戶提供多種符合客戶需求的增值服務,以提升倉儲企業的內在價值,保持企業競爭力,贏得更多客戶。倉儲企業可以增加以下增值服務:配送、包裝、配送加工、信息和咨詢服務等。原來的倉庫,原來的員工,通過延伸服務領域,創新了倉儲業務,提升了倉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6合理選擇供應鏈庫存管理策略
庫存管理是倉庫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國倉儲業由於管理方法陳舊、管理理念滯後,庫存控制的理念亟待更新。因此,有必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先進的供應鏈庫存管理策略。如JIT零庫存管理策略、並行與平行流程策略、延遲產品差異策略、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策略、聯合庫存管理策略等。,以降低庫存水平,減少庫存資金的占用,達到降低總庫存成本,提高倉儲利用率的目的。
3.7盤活資產,提高存儲資源利用率。
開發閑置資源,盤活資產存量,提高設備利用率,是物流業在轉換經營機制過程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把閑置資源充分放到公開市場,打破行業和行政區域界限,讓市場有效合理配置資源。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專業機構運營閑置設備,拓展設備信息交流渠道,提升信息服務手段。通過正常渠道有償轉讓、拍賣、租賃、交換閑置設備。
3.8加快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倉儲管理信息化。
為了提高倉庫利用率,實現有效的庫存控制,必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物流信息網絡,實現倉庫信息共享,積極推進企業倉庫管理信息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公共信息網絡與倉儲信息網絡資源的有效結合,提高企業倉儲信息化水平。
4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倉儲業的前景是光明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為提高我國倉儲業的競爭力,應在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創新、現代物流管理信息技術、人員素質的提高和服務領域的延伸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斷優化倉儲資源配置。為了及時滿足行業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我們必須在高效率的信息管理基礎上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