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檢查錯誤。內省是“內省心理學”中的專業詞匯,意思是回憶自己過去的心理活動。在反思心理學中,“反思”是壹個與“記憶”對稱的概念。我們對外部事件和信息的回憶、提取和再現稱為“回憶”,而對內部心理事件、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的回憶、提取和再現稱為“內省”。心理二元性理論告訴我們,人的記憶是二元的,既能記住(存儲和提取)外部事件和外部信息,也能記住內部心理事件、心理現象和心理活動信息。前者稱為“外存儲器”,後者稱為“內存儲器”。我們通常所說的“元記憶”、“意識”、“舌尖現象”都屬於內部記憶。人的記憶活動包括儲存和提取。外部記憶活動中的提取是“記憶”,內部記憶活動中的提取是“反射”。很多發生在我們內心的心理現象,如果不及時反映出來,轉入長期記憶庫,就會永遠消失。因此,反思是獲得心理現象的重要手段(除了表象、心理統計、心理實驗、口頭報告等手段),是心理學研究的起點,也是重要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大多數古代哲學家用反射來研究心理學。
通過內省獲得心理現象,然後對這些心理現象進行加工,從中得出心理規律,也就是打開心理黑箱。人的心理是二元的,人的記憶既有外部記憶,也有內部記憶。心理現象壹旦發生,就會被內部記憶系統自動記錄下來。所以我們只要及時反思,就能抓住稍縱即逝的心理現象,把它們從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材料,從中加工出心理規律。相反,很多人的心理活動並沒有在外部表現出來,通過外部觀察根本觀察不到。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現象還有壹個重要特征——害怕被觀察,壹旦發現自己被觀察,就會變形甚至消失(比如妳在閱讀或思考的時候,壹旦發現有人在觀察自己,原有的閱讀和思考活動就會受到幹擾,也就是改變)。
當然,壹個人只能通過反思獲得自己心理現象的信息,而不能獲得他人心理現象的信息,這也可以說是“反思法”的壹個局限。但這並不意味著反思性的研究方法不能得出具有普遍應用意義的心理學規律,因為人的許多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具有相似性。就像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子說的“看妳自己,看妳的家,看妳的家鄉,看妳的國家,看妳的國家,看這個世界。我怎麽知道世界是自然的?如此”(見《老子》第五十四章)。因此,通過反思性研究,有可能得出適用於全人類的心理學規律。當然,如果能同時結合外部觀察、心理調查、心理實驗等客觀研究方法,獲得更廣泛的心理現象信息,那麽就很容易得出適用於全人類的正確心理學規律。
國內外許多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反思性研究方法”的應用。法國現代哲學家笛卡爾(1596-1650)認為“心理學的知識是直接的,因此不需要依賴外部觀察,而只有借助自我觀察(“內省”——作者註),才能洞察意識的內心世界”。英國現代哲學家、教育家洛克(1632-1704)認為,“經驗可分為兩種:(1)外部經驗,它直接來源於感覺,是人的心靈直接觀察外部事物而產生的觀念;(2)內在經驗,來源於內省,是人的心智轉向內在考察自己心理活動的壹種觀念。感覺是反思的必要條件——人的意識中呈現的壹切都可以被反思。”德國近代哲學家、心理學家、“心靈轉化學派”創始人布倫塔諾(1838-1917)認為;“心理學的來源是基於我們對自身心理現象的內在感知。我們不知道思考、判斷...勇氣或失望,欲望或厭惡...如果我們不通過內在感知來理解它們。內在知覺是心理現象的基本和主要來源。內覺的壹個特點就是永遠無法轉化為內觀。內在知覺是對剛剛過去而記憶猶新的心理活動及其變化的反映。德國現代哲學家、心理學家沃爾夫(1679—1754)也在其心理學名著《經驗心理學》和《理性心理學》中明確指出,“內省”(反思與思辨——作者註)是研究內在經驗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長潘蔚(1897-1988)也認為“自我觀察應該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劉福》序言:“盡管我的愛我的朋友們以這種方式鼓勵我,結果卻促使我認真反思。”鄒韜奮《光明的前途和艱難的過程》:“我們不應該忘記過去,應該向未來學習。這才是我們應該深刻反思的。”《呂梁英雄傳》第四、五回馬風席蓉:“老吳自省,幾個老人感動哭了。"
回想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檢查錯誤:暫停~。
看到別人容易,看到自己難。彼得·巴拉德
能反省自己的人,壹定不會低俗。-布朗寧(英國)
我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自己不幸命運的原因。-拿破侖(法國)
只要妳發現自己站在大多數人壹邊,就該停下來反思了。馬克·懷恩加德納(美國)
壹個人之所以能不斷進步,是因為他能不斷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或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後不斷改正,以完美的心態去做事,從而取得壹個又壹個的成功。
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的作品非常優秀。但是,他給自己定了壹個規矩,那就是沒有仔細檢查過的東西,絕對不會輕易讀給大眾聽。狄更斯每天都會把自己寫的東西讀壹遍,每天都要發現問題,然後不斷地改正,直到半年後再向公眾朗讀。
同樣,法國小說家巴爾紮克寫完小說後也會花壹些時間修改,直到定稿。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正是這種不斷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態度,使得這兩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曾子說:“我壹天要救自己三次,卻不忠於別人。”交朋友不相信?學不會嗎?"
有壹次,曾子告訴他的學生祥子什麽是勇氣,並直接引用了孔子的話。他說:“妳喜歡勇敢嗎?曾經聽孔子說過什麽是最大的勇氣:自我反省,正義不在自己這壹邊,即使對方是普通人,我也不會恐嚇他們;自我反省,正義在我壹方,哪怕對方千軍萬馬,我也要勇往直前。”
其實每個人在做事的時候都應該抱著壹種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態度,用不斷的追求去實現自己美好的願望。壹個善於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找出自己的優缺點,能揚長避短,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而壹個不善於自我反省的人,會壹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
有壹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進了壹家很普通的公司。公司安排新員工從基層做起。其他新員工都在抱怨:“為什麽我們要做這些無聊的工作?”“做這份平凡的工作有什麽希望?”年輕人什麽也沒說。他每天認真做好領導交辦的每壹項工作,也幫助其他員工做壹些最基礎最累的工作。由於態度端正,他做事往往更快更好。更難能可貴的是,小夥子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他對自己的工作做了詳細的記錄,記錄了所有出錯的地方。然後,他謙虛地向老員工請教。因為他態度好,人緣好,大家都很樂意教他。經過壹年的磨煉,小夥子掌握了基層工作的全部要領,不久就被提拔為車間主任;又過了壹年,他成了部門經理。和他壹起進去的其他員工還在基層抱怨。
每個人都可以做壹些平凡的事情,包括平凡的工作。這個時候,如果他只是抱怨別人或者抱怨環境,他就無法認真去做,也無法成功。如果壹個人願意把自己放在壹個平凡的崗位上,把自己作為改變的關鍵,不斷反思自己,找到更好的路,成功壹定會等著他。教孩子學會自我反省也是如此。
生活需要時時改變,妳能在改變中感受到生活的驚喜。總有壹個階段有壹種錯誤的感覺,好像永遠長不大(或者已經長大了還沒老),好像永遠被那些人包圍,好像壹切都是定局,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什麽都不會改變,我們會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和睦相處。
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童話看多了,所以腦子裏居然有了這樣的印象。並且深受其害。當改變來臨時,我才知道原來可以這樣。還好他不太笨,沒被騙多久。
曾經有壹種奇怪的心理,當我在那種看似壹成不變的生活中,極度疲憊,卻又在默默接受,不知道如何去嘗試靠自己去改變。我壹直不肯承認。其實這是壹種偷懶的想法。拒絕自己思考,拒絕努力。猛然醒悟,發現那些靠自己改變命運的人,其實都是我身邊的普通人,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忍受了無比的艱辛。所以,其實抱怨只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借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抱怨不是壹個好習慣。我沒有意識到我有這麽多缺點。自從有了“鏡子”,終於願意反省自己,我才意識到自己有時候有多不堪。
詭辯其實是在給自己找借口。我終於意識到,當我為自己的巧妙辯護沾沾自喜時,其實是在推卸責任。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理由,任何解釋都是蒼白無力的。
事情變被動為主動。做什麽不是完成壹個任務,而是發自內心的去做。不是為了任何人,不是為了應付,只是因為我知道該怎麽做。不能為自己的事情找借口,逃避責任。
辨別是非是必要的。如果妳真的知道好與壞,妳應該和不應該,那麽就不會有那麽多不必要的爭吵和煩惱。我不會站出來,因為我無法面對。
時刻保持努力,不要放松。相信別人的故事,時刻激勵自己,有目標,有壹顆積極向上的心。
經歷過後,感慨良多,後悔也沒用。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刻在心裏。
自我反省的能力——人最不願意承認的就是自己的錯+0992年9月3日,萬通成立壹周年,馮侖把這壹天定為萬通反省日。到現在,每年公司周年慶,我們都要檢討自己。反思其實是壹種學習能力。既然創業是壹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犯錯。自省是認識和改正錯誤的前提。對於創業者來說,反思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自我反省的能力和精神決定了創業者能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錯誤,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每個人都認為方傑成為奧普很容易,好像是壹蹴而就的。事實上,早在澳大利亞留學時,方傑就有意識地去了澳大利亞最大的照明公司LIGHTUP工作。那時,他不懂商務談判。他知道自己的缺點,渴望學習談判的技巧。他知道當時的老板是個談判高手,所以只要有機會和老板在生意上談判,他總是偷偷在口袋裏放壹個微型錄音機。他把老板和對方談判的內容壹句壹句錄下來,然後回家偷偷聽,揣摩,學習,看老板怎麽分析問題,對方怎麽提問,老板怎麽回答。就這樣,幾年後他學習並成為了商務談判專家。最後老板退了,把座位讓給他。到1996,方傑幾乎成了澳洲最貴的職業經理人。然後他不想做打工仔,想回國自己創業。方傑的奧普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方傑不是壹個天生的商人。
在我們接觸過的企業家中,除了有限的幾個新經濟的開創者,比如上海易貝的邵亦波,深圳網大的秦煌,大部分都只是曾國藩說的那樣,沒有壹個成功人士有什麽過人的智力,比如智商高達180,200。相反,這些成功人士有壹個共同點,就是非常善於學習,非常勇於自我反省。作為波司登人,高德康經常夜不能寐,胡思亂想。經常半夜驚醒壹身冷汗。誰是高德康?江蘇常熟白苴鎮山景村的壹位農民。高德康曾這樣描述自己的創業經歷:當時,高德康做裁縫,組織縫紉組,為上海壹家服裝廠加工衣服賺錢,每天從村裏到上海來回跑,買原材料,送成品。從這個村莊到上海石楠區的蓬萊公園有100公裏。每天騎車都要來回跑,騎了幾次就不行了。於是我擠進了公交車,背上背著很重的包,然後往下擠,累得滿頭大汗。因為我上班時間也很擠,所以車內異常擁擠。我背著包好不容易上了車,車上的人聞到我出汗的味道,就把我推倒,有壹次扭傷了腰。有時候他們罵妳,妳這個鄉巴佬。非常自豪...但是這個包很重。如果妳推我下去,我該怎麽辦?我當時哭不出來。我覺得那些人根本不理解我。有時候甚至考慮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裏就沒有工作,沒有飯吃。妳只能這麽做。趴在地上。做生意,得龍門壹跳,狗洞壹鉆。沒辦法,只能委屈。在這種情況下,高德康無法入睡。後來他的事業越做越大。波司登已經成為中國羽絨服第壹品牌,他自己也成了億萬富翁,但還是經常睡不著覺。高德康總是在反思自己,為了壹些無法理解的問題,他去了北大和清華壹年。他說:我總是聽別人講,聽完抓住重點,然後在實踐中檢驗,最後看結果看是否屬實。高德康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現在最大的愛好是讀書。時間再緊,學習上也不能馬虎。平時很少有時間看書,有時候在飛機上看看。在這種學習時間很少的情況下,每個月壹定要集中三天。學習3天,理清思路。作為領導,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的領導不壹定是好領導。妳壹定要理順思路,以壹種心態去考慮這個企業的發展。作為山溝裏的農民,上海人口中的鄉巴佬,高德康終於想方設法讓上海人買自己的羽絨服,把壹大筆上海錢裝進了自己的口袋。為什麽?現在妳明白了!
壹天,壹個旅行者正在荒野中行走,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壹聲淒厲的叫聲。他回頭看見壹頭瘋狂的大象向他沖來。他急忙跑開,發現前面有壹口枯井。井邊有壹棵參天大樹,低垂的藤蔓正好與井垂直。他喜出望外,急忙順著藤蔓滑到井邊。他松了壹口氣後,仔細看了看四周,發現壹條毒蛇盤踞在井裏,井壁上有三條毒蛇圍著他。四條蛇都昂著頭,朝他吐著唾沫,好像隨時都要攻擊他。行者大驚失色,急忙擡頭,只見兩只黑白相間的老鼠在啃他緊緊相觸的藤條。旅行者進退兩難,只能聽天由命。就在這時,壹滴甜甜的蜂蜜突然溜進了他的嘴裏,他用舌頭舔了舔,這讓他感到壹絲安慰。然而,壹瞬間,壹群蜜蜂,它們築巢,把他刺得粉碎。盡管疼痛難忍,旅行者仍緊緊抓住藤條,但不知何時壹場野火將藤條燒毀,旅行者生命垂危...
這則寓言出自佛教經典《雜寶經》,世尊用這個故事來比喻人的命運。荒野是壹個迷茫的世界,旅行者是眾生,狂象象征無常的風暴,井是人,樹代表人的生命,井底毒蛇象征死亡,四條毒蛇是身體的四大元素,黑白老鼠代表黑夜和白天,蜂蜜代表快樂,蜜蜂代表開悟,野火用來形容疾病和衰老。
這個故事暗示了我們每天都在遭受無常的風雨侵襲,飽受困惑和煩惱,最後死於疾病和衰老。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悲哀地、消極地把生活歸咎於命運,對此我們也無能為力。人的壹生虛幻而短暫,無論多長,最多只能活到壹百歲;在這樣短暫而不確定的人生裏,妳越是刻意追求虛無,妳就越空虛。
仿佛拾起的沙子會從指縫間流走,
時間就是這樣流逝的。
剩下的日子不多了,要好好珍惜自己。
這是日本詩人高見順晚年寫的詩《死亡的深淵》中的壹句詩。的確,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壹步步向死亡靠近。人的壹生,只會有幾次真正開心的笑和真正傷心的哭;既然如此,為什麽要把有限的生命扔在無聊的瑣事上呢?
日本詩人柴天祥在《我們的日子》壹文中寫道:“仰望天空,白雲在輕盈地飄動。恍惚中,壹顆閃爍的星星突然消失了,但旁邊的星星依然閃耀著耀眼的光芒。所以我想,這就是生活。很長壹段時間,我都無法擺脫這種悲傷,然後我覺得人就像突然消失的流星,生命瞬間消失。壹個人在即將消失的那壹刻會怎麽想?這真是壹個非常耐人尋味的問題。”
我們不需要像詩人壹樣多愁善感;但最起碼,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壹下自己現在的生活方式,把握住未來不多的日子,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
作為壹個創業者,遇到挫折和低潮是常事。這個時候,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反思精神可以很好的幫助妳渡過難關。曾子說:我每天看望自己三次。對於創業者來說,問題不是壹天三次或者壹天四次的自救,而是要時刻警醒和反省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時刻保持清醒。我們把自我反思的能力放在最後,並不意味著我們認為這是關於企業家素質最不重要的壹項。相反,我們認為創業者需要的是綜合素質,每壹項素質都很重要,不可偏廢。任何素質的缺失都必然會影響以後事業的發展。有些素質是天生的,但大部分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提高的。如果妳能從現在開始,時不時的培養自己的素質,妳的創業成功指日可待。1)不要苦了不認識的人,卻苦了不認識的人。-孔子
2)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孔子
3)敏感好學,不恥下問,可謂文也。-孔子
4)與人交往的煩惱是做壹個好老師——孔子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6)君子動口不動手。-孔子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8)不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人是什麽。-孔子
9)三人行,必有師。選擇它的善的人跟隨它,不選擇它的人改變它。——論語
10)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企業的創業者和經營者應該對此進行深刻的反思。——王選
11)我要寫自己的歷史,就寫自己的錯誤。周恩來
12)壹個人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就不能進步。毛澤東
13)被曝光是失敗,曝光自己是勝利。雨果
自滿、自負和輕信是人生的三塊礁石。-巴爾紮克
15)小心,即使是壹個人的時候,也不要說壞話,不要做壞事,而要學會在自己面前比別人更羞愧。-德謨克利特
16)自尊、自覺性、自制力,才能通向人生的崇高境界。-丁尼生
17)壹天三次訪問自己:是不是對別人不忠?交朋友不相信?不能傳過去嗎?曾子
內省是通往美德和上帝的道路。-瓦特
19)人生最難的是認識自己。-特列斯
20)改過不嫌晚。-莎士比亞
21)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只有傻瓜才會堅持。-西塞羅
22)自省是壹面鏡子,可以清楚地照出我們的錯誤,給我們壹個改正的機會。海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