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信息安全是做什麽的?

信息安全是做什麽的?

問題1:信息安全是做什麽的?我是初學者,就說壹點。1.信息安全主要包括軍事、通信和日常生產。總的來說,“信息安全”逐漸為普通大眾所知,廣義的信息安全是壹般意義上的任何形式的信息的安全;狹義的信息安全主要指電子系統和計算機網絡中的信息安全。2.軍事應用應用於軍事信息安全面臨的壹些挑戰。軍事信息安全內涵特殊,具有嚴格的保密性、戰略地位和超強的技術性,主要表現在軍事泄密、黑客攻擊和信息戰三個方面。通信也主要是黑客攻擊等。,生產生活中的信息交換也受其影響。3.我以軍隊為例。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從戰爭幕後走向臺前,戰場從“陸海空天”發展到“陸海空天、電磁、網絡、心理”七個維度。因此,信息領域的鬥爭必然成為未來信息戰的主戰場。信息已經成為信息戰的核心,信息安全必然成為關系到未來信息戰勝負的戰略問題,是贏得戰鬥的重要保證,甚至是決定性因素。確保信息安全和保密是信息戰的關鍵任務之壹。4.網絡與信息安全若幹熱點話題*機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算法:算法研究是壹項基礎研究,基本上屬於數學的範疇。近年來,沒有革命性的新算法得到廣泛應用。隨著計算能力的不斷增強,機密性和完整性不可否認算法的研究需要進壹步加強。*特征識別和模式匹配:為了有效防止垃圾郵件、病毒等有害信息通過網絡傳播,需要進壹步研究特征識別和模式匹配等技術。目前在過濾網站和關鍵詞方面已經取得了壹定的進展,在圖片、電影、聲音等方面還需要進壹步的研究和應用。*安全芯片、操作系統、設備:與安全相關的芯片、設備、軟件、操作系統、專用設備等。是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基礎。目前,以上內容在國際上已經比較成熟。除非有重大突破,目前的重點是安全體系結構理論的綜合應用:安全體系結構理論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形式化的數學描述和分析方法,建立信息系統的安全體系結構模型。目前國際上進展很快,已經形成體系。應用類*認證技術及實現:通過壹定的協議流程和算法,驗證持有特定密鑰的用戶是否是所聲稱的特定用戶,擁有何種權限。近年來,認證密鑰得到了發展,ITU等組織目前正在研究生物認證。*海量信息處理:隨著通信需求的增加和光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合法的監控、內容檢測和防範入侵和攻擊中,需要實時或短時間內處理大量的信息。因此,海量信息處理,包括深度協議感知、線速過濾、模式匹配、海量存儲等技術都在研究中,是近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他安全相關技術如數字水印:隨著需求的增加,新的安全技術將被研究和應用。綜合可靠性技術:可靠性技術通過裝置、設備、協議和網絡組織,使網絡/應用系統能夠持續提供服務。目前,傳統電信網絡的可靠性得到普遍認可,可靠性研究也相對成熟;基於IP的網絡的可靠性需要提高,因此研究還在繼續,新的研究成果也正在應用於IP網絡,尤其是NGN承載網。*溯源技術:溯源是指通過技術手段將內容、網絡行為、應用行為追溯到行為的發起者。隨著傳統電信網絡業務的簡單性和溯源技術的成熟,IP網絡和應用業務的溯源技術正在進步。隨著各國對網絡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溯源技術將與認證技術和安全通信架構相結合,以確保安全性。*信息對抗:隨著社會對網絡基礎設施的依賴日益增加,信息對抗已成為國與國對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信息對抗已經是單方面少量實施,還沒有到正式大規模對抗的階段。所以還是壹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應急通信:應急通信主要是指在災難年和戰爭中通信設施癱瘓時,如何保證持續提供必要的通信能力的行為。傳統電信網絡的應急通信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互聯網/IP網絡以及基於IP網絡的新業務和網絡的應急通信仍在研究中。風險評估:馮...> & gt

問題2:什麽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保護信息系統(包括硬件、軟件、數據、人員、物理環境及其基礎設施)不被意外或惡意原因破壞、更改或泄露,系統連續可靠運行,信息服務不間斷,最終實現業務連續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需要保證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非授權復制和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問題3:信息安全是什麽意思?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被意外或惡意原因破壞、更改或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運行,不中斷信息服務。

信息安全是壹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從廣義上講,所有與網絡上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相關的技術和理論都是網絡安全的研究領域。

信息安全的實現目標

真實性:判斷信息來源,識別偽造來源的信息。

◆保密性:保證機密信息不被竊聽,否則竊聽者無法了解信息的真實含義。

◆完整性:保證數據的壹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法用戶篡改。

可用性:確保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當拒絕。

不可否認性: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用戶否認自己的行為是極其重要的。

可控性:控制信息傳播和內容的能力。

可檢查性:為調查新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提供依據和手段。

主要信息安全威脅

◆竊取:非法用戶通過數據竊聽獲取敏感信息。

◆攔截:非法用戶先獲取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發送給真正的接收者。

◆偽造:向接收者發送偽造的信息。

◆篡改:非法用戶修改合法用戶之間的通信信息,然後發送給接收者。

拒絕服務攻擊:攻擊服務系統,造成系統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

◆行為否認:合法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

◆未授權訪問:未經系統授權使用網絡或計算機資源。

◆傳播病毒:通過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很大,用戶很難防範。

信息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

◆自然災害和事故;

◆計算機犯罪;

◆人為失誤,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

◆黑客攻擊;

◆內部泄漏;

◆外部泄漏;

◆信息丟失;

電子間諜,如信息流分析、信息竊取等。;

◆信息戰;

◆網絡協議本身的缺陷,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

信息安全戰略

信息安全政策指的是為確保某種程度的安全保護而必須遵守的規則。實現信息安全不僅依靠先進的技術,還需要嚴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約束和安全教育:

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是網絡安全的根本保障。用戶評估自己面臨的威脅,決定自己需要的安全服務類型,選擇相應的安全機制,然後集成先進的安全技術,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體系;

◆嚴格的安全管理。各計算機網絡用戶、企業和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網絡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建立適宜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用戶管理和授權管理,建立安全審計和跟蹤制度,提高整體網絡安全意識;

◆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計算機網絡是壹個新事物。其很多行為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導致網絡上計算機犯罪的無序。面對日益嚴重的網絡犯罪,有必要建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讓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恐嚇,不敢輕舉妄動。

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問題

◆網絡攻擊和攻擊檢測與防範問題

◆安全漏洞和安全對策

◆信息安全和保密問題

◆系統的內部安全性。

◆反病毒問題

◆數據備份和恢復問題以及災難恢復問題。

信息安全技術簡介

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能夠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安全產品大致有以下幾種:

◆防火墻:防火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壹種訪問控制產品。它在內部網絡和不安全的外部網絡之間設置屏障,以防止.....>;& gt

問題4:什麽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本身涵蓋的範圍很廣。大到國家軍事政治機密,小到防止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止青少年瀏覽不良信息,泄露個人信息。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信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甚至安全體系,任何壹個都可能威脅到全球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至少應包括支撐信息網絡安全服務的基礎理論和基於新壹代信息網絡體系結構的網絡安全服務體系結構。

問題5:信息安全的目的和內容是什麽?信息安全的目的是保護信息免受各種威脅,從而確保業務連續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業務風險,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回報和商業機會。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需要保證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非授權復制和寄生系統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含的範圍很廣,包括如何防止商業企業機密泄露,防止青少年瀏覽不良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安全體系是保證信息安全的關鍵,包括計算機安全操作系統、各種安全協議、安全機制(數字簽名、消息認證、數據加密等。),甚至安全系統,如UniNAC和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全球安全就可能受到威脅。

問題6:什麽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網絡的硬件、軟件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被意外或惡意原因破壞、更改或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運行,不中斷信息服務。信息安全是壹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密碼學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數學、數論、信息論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從廣義上講,所有與網絡上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相關的技術和理論都是網絡安全的研究領域。信息安全的目標◆真實性:判斷信息來源,識別偽造來源的信息。◆保密性:保證機密信息不被竊聽,否則竊聽者無法了解信息的真實含義。◆完整性:保證數據的壹致性,防止數據被非法用戶篡改。可用性:確保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當拒絕。不可否認性: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用戶否認自己的行為是極其重要的。可控性:控制信息傳播和內容的能力。可檢查性:為調查新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提供依據和手段。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脅◆竊取:非法用戶通過數據竊聽的方式獲取敏感信息。◆攔截:非法用戶先獲取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發送給真正的接收者。◆偽造:向接收者發送偽造的信息。◆篡改:非法用戶修改合法用戶之間的通信信息,然後發送給接收者。拒絕服務攻擊:攻擊服務系統,造成系統癱瘓,阻止合法用戶獲得服務。◆行為否認:合法用戶否認已經發生的行為。◆未授權訪問:未經系統授權使用網絡或計算機資源。◆傳播病毒:通過網絡傳播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很大,用戶很難防範。信息安全威脅的主要來源◆自然災害和事故;◆計算機犯罪;◆人為失誤,如使用不當、安全意識差;◆黑客攻擊;◆內部泄漏;◆外部泄漏;◆信息丟失;電子間諜,如信息流分析、信息竊取等。;◆信息戰;◆網絡協議本身的缺陷,如TCP/IP協議的安全問題等。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政策是指為確保某種程度的安全保護而必須遵守的規則。實現信息安全不僅依靠先進的技術,還需要嚴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約束和安全教育:◆先進的信息安全技術是網絡安全的根本保障。用戶評估自己面臨的威脅,決定自己需要的安全服務類型,選擇相應的安全機制,然後集成先進的安全技術,形成全方位的安全體系;◆嚴格的安全管理。各計算機網絡用戶、企業和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網絡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內部管理,建立適宜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用戶管理和授權管理,建立安全審計和跟蹤制度,提高整體網絡安全意識;◆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計算機網絡是壹個新事物。其很多行為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導致網絡上計算機犯罪的無序。面對日益嚴重的網絡犯罪,有必要建立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讓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恐嚇,不敢輕舉妄動。信息安全涉及的主要問題◆網絡攻擊和攻擊檢測、防範◆安全漏洞和安全對策◆信息安全與保密◆系統內部安全與防範◆反病毒◆數據備份與恢復、災難恢復。信息安全技術介紹目前市場上比較流行的、能夠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安全產品有以下幾類:◆防火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防火墻可以說是壹種訪問控制產品。它在內部網絡和不安全的外部網絡之間設置屏障,防止外部對內部資源的非法訪問和內部對外部的不安全訪問。主要技術有:包過濾技術、應用網關技術和代理服務技術。防火墻能有效防止黑客利用不安全的服務攻擊內部網絡,並能實現...>;& gt

問題7:網絡信息安全官是做什麽的?1.「註冊信息安全官」是什麽資格?

“認證信息安全員”(英文,CISM)資格是指在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網絡)建設、運行、應用管理相關的信息安全企業、信息安全咨詢服務、信息安全測評認證機構(含授權測評機構)、社會團體、團體、高等院校、技術部門(含標準化部門)從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員。獲得這壹註冊資格,說明他們具備信息安全官的資格和能力,通過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

二、CISM資格註冊的範圍

?CISM資格註冊適用於下列人員:

l網絡安全技術員

L IT或安全顧問

L IT或安全管理人員

信息技術審計員

l大學生

l學習和研究過信息安全技術的人員。

l機關、企事業單位信息工作者

三。CISM知識體系

“註冊信息安全官”知識體系涵蓋信息安全保障基礎、信息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和信息安全標準法規等領域。“註冊信息安全官”培訓將為學員提供全面、系統、專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學習;在技術領域,學生將能夠掌握和提高操作系統安全、防火墻、反病毒、入侵檢測、密碼技術及應用的知識和能力;在管理領域,學生將能夠了解信息安全管理與治理的基本知識,學習和建立國家政策要求、風險評估、災難恢復和應急響應所需的相關知識和實踐能力;在工程領域,學生將能夠學習和了解信息安全工程管理、咨詢和監督的實踐和經驗;在標準和法律法規領域,學生將能夠全面了解國家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內外信息安全相關的標準和實踐經驗。

問題8:什麽是信息安全?計算機與信息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技術、信息安全。......

問題9:信息安全包括數據安全、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

問題10:什麽是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是組織在整體或特定範圍內建立信息安全政策和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采用的方法的體系。它是直接管理活動的結果,表現為原則、目標、方法、過程、清單和其他要素的總和。

信息安全管理系統(ISMS)是1998左右從英國發展起來的信息安全領域的新概念,是管理系統(MS)思想和方法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應用。近年來,隨著ISMS國際標準的修訂,ISMS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被接受和認可,成為各種類型和規模的組織解決信息安全問題的有效方法。ISMS認證已成為組織向社會及其相關方證明其信息安全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徑。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組織機構和單位根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相關標準的要求,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和策略,采用風險管理方法對信息安全管理進行規劃、實施、審查和檢查,並改進其實施的工作制度。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是根據ISO/IEC 27001標準《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要求建立的,該標準是由BS7799-2標準發展而來。

ISMS是建立和維護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標準,要求組織通過確定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的範圍、制定信息安全政策、明確管理職責、選擇基於風險評估的控制目標和控制方法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體系壹旦建立,組織應按照體系規定的要求運行,以保持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應形成壹定的文件,即組織應建立並保持壹個文件化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該體系應說明受保護的資產、組織風險管理的方法、控制目標和控制方法以及所需的保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