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會議上,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正式揭牌,新啟動的“新華網-博物館”重大合作項目也備受關註。
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南京藝術學院原院長馮先生,江蘇省國畫院院長,江蘇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吳進,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宋祥光教授,《三聯生活周刊》副總編,金陵版畫部主任肖永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侯,錢曉明先生,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廖鵬、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曹誌軍、大弘基遺址博物館館長王興平、美術館館長艾琳、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原院長先生、重慶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羅三桂、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中心主任吳、馬靜茹、 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南京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劉、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副館長、山西大學攝影聯盟主席、太原美術館副館長馮傑。 會議由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衛東主持。
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上海大學段勇副校長、中央美術學院王曉林副院長、新華網首席運營官孫偉先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張建軍館長、盧浮宮博物館藝術教育部部長?古耶特(西裏爾)
Gouyette先生),大英博物館高級藝術策展人希拉?歐科·內爾(希拉
奧康奈爾女士)、南通博物館長杜、南京博物館長先後致辭。烏菲茲美術館館長艾克·施密特(Ike Schmidt)和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Fran?ois Mairesse主席發來了祝賀視頻。
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衛東表示:南藝在去年首屆國際博物館館長論壇期間正式成立了國際美術館學院,是南藝的二級學院。他希望《美術館雜誌》能成為國際博物館交流的權威平臺。
上海大學副校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副會長段勇指出,美術館不僅體現了重視公共藝術教育的理念,也填補了美術館學術平臺的空白。當前,加強公共藝術教育十分重要和緊迫。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和南京藝術學院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它們都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開拓者和實踐者。他們願意共同努力,為推動中國美術館研究和公共藝術教育做出積極貢獻。
活動期間,多家藝術院校和機構與雜誌社達成戰略合作,並簽署了意向協議。上圖為南京藝術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教育中心)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以及《美術館》雜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盧浮宮代表簽署的《國際博物館藝術教育》合作框架協議。
新華網首席運營官孫偉先生介紹?“新華網-博物館”專項合作項目的合作背景及長遠目標。
美術館設計總監、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張明,歐洲美術館代表高振華,美術館新媒體總監哲延龍分別介紹了雜誌的設計理念、國際博物館的信息中心以及“新華網-博物館”的主要項目細節。
嘉賓為“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揭幕
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博物館協會等機構開展深度戰略合作,同時加強與國際知名大學、學術研究機構、國際博物館和國際專家的合作,成為全球博物館領域的權威機構。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學委員會主席弗朗索瓦梅萊斯(Fran?辦公信息系統
Mairesse),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的重大項目“全球博物館展望和博物館合作主席”進壹步確保了信息中心在未來五年內成為博物館行業的全球發布平臺,尤其是在博物館的數量、類型、演變和未來趨勢等領域。
該雜誌的第壹次編輯委員會會議
所有與會嘉賓合影
▼
美術館(藝術?博物館)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專業期刊雜誌,由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國美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在江蘇省委宣傳部支持下主辦,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該雜誌於2018,16年6月正式創刊。這是壹本全彩色印刷的雙月刊雜誌。國內統壹編號為CN10-1506/J,國際標準編號為ISSN 2096-4358。
雜誌創刊以來,采訪了50多位策展人、專家、學者、藝術家,發表了180多篇關於策展人、專家、學者、藝術家的文章。雜誌旨在搭建國內外博物館間壹流的交流平臺,集學術性、思想性、藝術性於壹體,聚焦全球藝術趨勢,分享國內外知名博物館館長、專家的權威觀點,深度探討博物館發展對策,分析國內外博物館發展歷史和運營現狀,系統呈現博物館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雜誌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