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去天堂的感覺...咨詢註意事項7:?我是同性戀嗎?

去天堂的感覺...咨詢註意事項7:?我是同性戀嗎?

作者

嶽曉東

心理咨詢就是幫助人不斷認識自己,完善自己。而心理咨詢師對於詢問者的自我思考和探索應該采取什麽樣的立場?妳做哪些努力?這是每個心理咨詢師面臨的挑戰。下面這個案例,我嘗試咨詢壹個同性戀者關於他所謂的“性取向”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壹個陌生世界的知識,也克服了自己對無知的恐懼。

-題字

我是同性戀嗎?

蒂姆是哈佛大學的新生。

他高大魁梧,滿臉絡腮胡子,壹副西部片裏的牛仔模樣。他來找我咨詢他的“性取向”,也就是他壹生應該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妳曾經是同性戀嗎?”湯姆上來時問我。

“不,”我回答,“但讓我試著請教妳。如果妳覺得不好,妳可以隨時要求更換。”

就這樣,我開始給湯姆做咨詢。

沒想到,這次咨詢是我在哈佛大學做心理咨詢以來,遇到的最難也最有收獲的案例。

男人在壹起也很有味道。

湯姆告訴我,他不是天生的同性戀,也就是說,他對同性沒有生理上的興趣和需求。但是兩年前,他開始涉足同性戀,他只是想做壹個秘密的同性戀。然而最近,他的“女友”邁克突然提出要公開他們的關系,否則他們將斷絕與他的聯系。

湯姆對此深感尷尬。雖然有這麽固定的“女朋友”,但還是和女生交往。現在如果他想公開同性戀關系,勢必會使他失去那些女孩。所以湯姆覺得很猶豫,說他從來不覺得自己必須是同性戀。

湯姆生長在壹個軍人家庭,是獨生子。

他的父母現在駐紮在歐洲的某個地方。從小到大,父親壹直希望湯姆能像自己壹樣上西點軍校,將來成為壹名職業軍人。為了安排蒂姆去西點軍校,我父親曾請他家鄉的兩位聯邦議員為湯姆寫壹封推薦信。但湯姆不喜歡軍旅生活,也不喜歡父親的育兒方式,所以堅決反對。

由於他的堅持和母親的暗中支持,湯姆最終沒有遵從父親的意誌。湯姆強調,在他的記憶中,他很少能抗拒父親的命令,這是壹個罕見的例外。

我聞到了他們父子之間的火藥味。

湯姆生長在壹個軍人家庭,去過美國和世界很多地方。壹方面,他閱歷豐富,見過很多世面;另壹方面也讓他缺乏知心朋友。平時剛交了幾個好朋友,他就會和父母去外地。每次他收拾行李,他的父母都很興奮,但小湯姆大多看起來很悲傷。因為這意味著他要適應新環境,結交新朋友。他不喜歡這種動蕩的生活。

上中學後,他主要留在美國,不再隨父母遠走他鄉。由於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特殊的家庭背景,湯姆在學校很受女生歡迎,交了很多女朋友。但令湯姆驚訝的是,壹些男孩對他感興趣。

有壹天,壹個男同學突然勸他不要壹直和女生混在壹起。男人在壹起也很有意思。他還壹直讓湯姆壹起體驗男人的樂趣。出於好奇,湯姆真的和那幾個男生約會過幾次,有過肢體接觸。湯姆說不出自己的感受,但男孩告訴湯姆,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同時嘗試同性戀和異性戀,這樣才能確定壹個人的“性取向”。

就這樣,湯姆開始了他的同性戀活動。他還分不清自己的“性取向”屬於哪壹方。他只知道同性戀和異性戀的經歷都是好的。

進入哈佛大學後,湯姆交了幾個新的同性戀朋友,但沒有壹個能長久。直到遇到了現在的“女朋友”邁克,我才得到了壹些滿足。這主要是因為邁克對他非常順從,他說什麽他就做什麽。然而最近,邁克發現他仍然和壹個女孩有染。他很不解,要求和他分手,除非他願意公開他們的關系。

這讓湯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惱。他拿不定主意,也不想放棄邁克。更讓湯姆緊張的是,麥克最近似乎在和另壹個同性戀約會,所以湯姆應該盡快做出決定。

我也對湯姆選擇“性取向”感到不解。因為在我的人生經歷中,男女有別是天經地義的。我從來沒有想過“性取向”這個問題。我不明白為什麽現在美國的壹些青少年會把嘗試同性戀作為自我確認的任務。壹個人的“性取向”在他的成長道路上還是壹個謎嗎?我不能理解湯姆說的許多事情。

帶著這些疑問,我去咨詢主管,建議是否換下湯姆更合適。沒想到,主管對我說:“如果妳對自己都沒有信心,怎麽給別人提建議呢?”

“這不是信心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我反駁道:“因為我真的對同性戀壹無所知,缺乏和詢問者壹起思考的基礎。”怎樣才能很好的了解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

“妳以為每個給同性戀做心理咨詢的人都壹定有同性戀經歷嗎?”他問我。

“當然不會,但我擔心自己會對同性戀產生任何自覺或不自覺的反同理心意識。”我回答道。

“那為什麽不能體驗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妳不覺得這次咨詢對妳來說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嗎?看妳有沒有咨詢不認識的人的能力。”

主管眨了壹下左眼,笑著說:“怎麽了?”

我無奈地點點頭,心想這次真的要“趕鴨子上架”了。

主管建議我接觸壹些同性戀者,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和情感經歷,並把它作為這次心理咨詢的壹項特殊任務。

我說:“我會試壹試,但是……”

沒想到主管打斷我說:“別說但是,妳會成功的。”

同性戀是我個人的選擇,誰也控制不了。

按照導師的建議,在咨詢湯姆的同時,我還聯系了哈佛大學同性戀協會的人,提出要去參觀他們的壹個聚會。說到同學,他們很開心的答應了我,邀請我下周去參加他們的聚會。這是我第壹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既好奇又緊張。那天有20多人參加了聚會。大部分男女都是哈佛大學的同學,也有壹些是我認識的同學。他們中的壹些人佩戴著藍色或粉紅色的三角形塑料徽章。大多數男同性戀仍然在左耳上戴著耳環。有了這些標誌,大家壹下子就能看出對方的身份,但對於我這種什麽都不穿的人,大家壹開始都有些戒心。

當得知我的真實目的後,粉絲們爭相告訴我他們是如何走上同性戀道路的。這感覺就像壹個老基督徒向壹個新基督徒講述他的見證經歷壹樣迫切和虔誠。

其中壹個女生興奮地跟我說,她壹開始是如何不滿足於異性戀,後來又是如何滿足於同性戀,仿佛完全變了壹個人。

她說著,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出於職業習慣,我趕緊找了壹張紙巾遞給她。

她擦了擦眼睛,對我說:“妳用世俗的眼光看我們這些同性戀,永遠不會明白我們的樂趣。同性戀真的沒什麽好隱瞞的。是個人的人生選擇,就像妳有選擇伴侶或生意夥伴的權利壹樣。”

“妳對家庭和繁衍有什麽看法?”我問得很仔細。

“那是我個人的選擇。如果我和我的同性戀伴侶同意我們想要壹個孩子並做壹次父母,我們可以領養壹個孩子。”她回答道。

“如果有壹天妳倆決定分手,妳會拿孩子怎麽辦?”我又問。

“那我們就提前商量好對方的責任,然後分手。如果有必要,我們還將簽署壹份法律文件,以確保彼此對孩子的義務。這和普通家庭的離婚程序是壹樣的。同性戀是我們的選擇。況且我們和普通人沒什麽區別。”她簡單地回答道。

“那妳就變成同性戀了。把家人都扔了,妳怎麽看妳?”我接著問。

“這是我的選擇,他們怎麽想並不重要。當然,我還是希望他們能理解我,支持我。其實我家人壹開始是想管我的,現在管不了我了。他們管不了自己的事情,省得妳操心。”

講到這裏,我們都笑了。

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雖然我個人還是不能接受同性戀的生活方式,但我願意深入了解同性戀者的內心世界。我盡量把同性戀當成壹種生活的選擇,而不是人性的變態。從這個角度看問題,我能感受到同性戀對某些人的巨大吸引力。尤其是在美國這樣壹個自尊、不落俗套的社會,沒有比搞同性戀更能彰顯壹個人的個性和叛逆精神的了。

同時,我也開始明白,並不是每個參與同性戀活動的人最終都會成為同性戀者,也不是每個人的形成都必然受到某些生理或遺傳因素的影響。其實很多人參加同性戀活動,或許是為了尋求某種自我認知,但真正的目的不壹定是成為同性戀。

這也是為什麽“性取向”的選擇會成為美國年輕人的時尚追求。他們什麽都想嘗試,就像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壹樣。如果他們壹次都不抽大麻,對青少年來說就是浪費。所以,同性戀可能只是人們嘗試自我的壹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這些認識是我“功課”的寶貴收獲。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妳知道“怨恨”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嗎?

有了這樣的認識,當我再次討論湯姆的“性取向”時,我將不再拘泥於同性戀和異性戀的比較,而是著眼於同性戀的象征意義和湯姆接觸同性戀的條件,展開積極的討論,由此產生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原來,湯姆第壹次接觸同性戀是在他獨立生活後不久。此時此刻。他第壹次覺得自己擁有了自己,不再受父親的奴役。他慶幸自己不再隨父母四處流浪,過著孤獨而不穩定的生活。

雖然他的父親在BBK的地位越來越高,並受到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鮑威爾將軍的高度重視,但湯姆認為他們的父子關系是徹底的失敗。他們之間很少有心靈上的交流,有的只是觀點上的沖突。即使當湯姆和他父親說話時,他也保持沈默。“是的,先生。”

有壹次,談到他們父子之間的矛盾,唐突然問我:“妳知道怨恨這個詞是什麽意思嗎?”

我沒有出聲,眼睛望著他,等待他的回答。

“這是愛與恨的混合體,”他自言自語道。

“嗯嗯,”我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停頓了壹下,湯姆接著說:“我愛我的父親,因為他生了我,對我有很多期望;我討厭我的父親,因為他對我來說壹直像個軍官,而不像個父親。他只命令我做這做那,從來不問我的想法。我多麽渴望他能像朋友壹樣和我說話。但就我記憶所及,他從未這樣做過。所以,我總想大聲對他說不或者和他大吵壹架。但每次看到他嚴厲的眼神,我都無能為力。我恨我自己,我恨他!"

此時,湯姆壹手抱著頭,變得沈默不語。等了幾秒鐘,我說:“妳爸爸不能尊重妳,妳很遺憾。”

“是的,”唐靜擡起頭說,“在他面前,我像他的衛兵壹樣服從他;但在他背後,我像他們壹樣詛咒他。他肩章上的每壹顆星都為他的發言增加了壹分申斥。他是個他媽的狗娘養的。”

說著,湯姆雙手抱頭。

我俯下身,拍拍他的肩膀。

沈默片刻後,我輕聲問湯姆:“妳認為妳現在參與同性戀活動與此有關嗎?”

湯姆疑惑地擡頭看著我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父親堅決反對軍隊裏的同性戀。”上壹次國會就這個問題舉行聽證會,我父親也代表他所屬的駐軍發表了講話,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堅定立場。"

“所以,妳在做妳父親堅決反對的事情。妳不覺得奇怪嗎?”我接著問。

湯姆搖搖頭。“不知道妳什麽意思?”

“妳爸爸知道妳是同性戀嗎?”我問湯姆。

“我當然不知道。”湯姆回答道。

"如果妳父親發現了這件事,他會有什麽反應?"我會再問湯姆壹次。

“他會大發雷霆。這有什麽關系?反正我已經不在他身邊了,他也管不了我的事了。”湯姆聳了聳肩。

“湯姆,妳為什麽要做這件妳父親堅決反對的事情?”我會再次開導他。

“我只是不想讓他管我的事!他管了我這麽多年,我受夠了。”湯姆生氣地說。

“這就是問題所在,湯姆。妳不覺得妳參加同性戀活動只是為了發泄對妳父親的怨恨嗎?”我解釋道。

湯姆聽後,用手拍了拍額頭,喊道:“對,對。其實我對同性戀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官滿足感。我只是覺得這樣做有壹種說不出的興奮感和解脫感,就像壹個孩子偷了東西跑出去而沒有被發現壹樣。”

“所以,妳覺得妳在拿妳父親出氣,但是他沒有找到妳。那很刺激也很解氣吧?”我繼續解釋。

“對,對。”湯姆反復說。

“也就是說,妳潛意識裏用同性戀來反抗妳父親的權威,但實際上,妳並不是真的對同性戀本身感興趣。所以,妳真正的滿足感來自於做壹些妳父親抓不到的事情。這讓妳氣了好幾年,是不是?”

我的呼吸越來越糟糕。

湯姆張開嘴,睜大眼睛看著我。過了很久,他說:‘妳說的太有道理了!"

“所以,妳不是同性戀,因為妳本質上沒有同性戀沖動。”我補充道。

聽到這裏,湯姆突然從沙發上站起來,然後慢慢坐下。嘴裏嘟囔著:“這不可能,這不可能。那妳怎麽解釋我和邁克的關系?”

“那是因為邁克對妳百依百順,滿足了妳壓抑已久的征服欲,所以妳喜歡這段感情,妳說呢?”我問湯姆。

“也許麥克只是我的心理征服?”湯姆喘著氣。

“如果妳真的是同性戀,那妳為什麽不想公開妳們的關系?妳不覺得這說明了壹切嗎?”我問湯姆。

湯姆用手托著下巴看了我很久,眉頭緊鎖。

我也壹言不發的看著他。

最後,湯姆打破了沈默,說道;“妳剛才說的話,真是壹針見血。我從未想到我有如此深刻的理由成為同性戀。我壹直以為交基友只是為了好玩,為了自己的幸福。”

“所以,妳實際上不屬於同性戀,妳最初承諾同性戀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妳覺得是這樣嗎?”我接著問。

“那妳怎麽解釋我能接受同性戀這個事實?”湯姆在問我之前猶豫了壹下。

“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同性戀,但如果妳參與了同性戀,就不壹定要真的成為同性戀。妳不是還有女朋友嗎?妳能說有女朋友的人就壹定是異性戀嗎?”

湯姆深深地點了點頭。

世界上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

面對基友的壓力,湯姆終於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意識到自己的“性取向”本來是很明確的,但他卻不自覺地把它作為反抗父親權威的手段。結果他分不清自己應該接受什麽樣的性。現在他已經明確表示自己不是同性戀。

由此可見人的可塑性有多大!

事後,我向主管匯報了我的咨詢結果。他問我現在感覺如何,我回答說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鍛煉我的咨詢能力。我不僅幫助湯姆做出了性取向的選擇,還增強了我的咨詢能力和技巧。

“更重要的是,”主管總結道,“不要認為妳不能咨詢妳不知道的問題。其實每個來找妳咨詢的都是妳不知道的特例。只要妳帶頭,妳就會成功。這就是為什麽羅斯福總統說世界上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

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

個案分析

同性戀盛行於美國社會的原因是什麽?

同性戀作為壹種生理、心理和社會學現象,越來越被大眾所認識。

其實任何事物都會變化,都會有“異化”,人類也不例外。從尊重人性的角度,我能理解同性戀者的內心感受和吶喊。畢竟,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同性戀仍然是不被社會習俗所允許的。

另壹方面,如果人們為了追求壹種時尚或受某種好奇心的驅使而嘗試同性戀,甚至把它當作自我確認中需要考慮的問題,那就是違背人性的。

在美國,壹些年輕人引入同性戀,並不是因為他們有這方面的心理和生理要求,而是因為他們受到同齡人的影響,好像他們會浪費時間去嘗試同性戀。

我清楚的記得有個男生來問我問題的時候,順便告訴我他發現自己是異性戀。他說這話的時候顯得很得意。而對於我,妳還用問嗎?

就這樣,“性取向”成了壹個越來越時髦的名詞。很多人以壹種無法解釋的方式進出,不清楚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他們把“性取向”當成個人成長中的問題,把壹個很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

由此,同性戀不再僅僅是壹個簡單的生理問題,而是被賦予了許多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意義。這反過來又增強了同性戀的神秘感和誘惑力。

這些都極大地誇大和神化了同性戀的現實意義。

我成功咨詢湯姆的意義何在?

在咨詢湯姆之前,我從未和同性戀打過交道。我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現在我得向壹個同性戀咨詢他的“性取向”。我面臨的不僅僅是無知的壓力,還有個人偏見(或者反同理心意識)的挑戰。

我對咨詢湯姆猶豫不決。

但是,主管的話給了我很大的鞭策。他讓我完成給湯姆的咨詢,作為心理咨詢的特殊任務。作業要求是擺脫自己的偏見,認識壹個令人望而生畏的世界。

結果我設法參加了壹些同性戀者的活動,深入了解了他們加入同性戀的動機。這對我理解湯姆加入同性戀行列的潛在動機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也是心理咨詢對無知的挑戰。

此外,當我最終咨詢湯姆時,我試圖用“現實療法”來幫助他做出自己的決定。我多次和他比較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區別,企圖讓他自己找出答案。結果湯姆不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到底屬於哪壹方,我們的討論壹度陷入兩難。

後來,我決定用認知療法來幫助湯姆決定他的“性取向”。該療法主張人的心理困惑和障礙深受自身認知方面的影響,所以要糾正這些行為,必須從改變認知方式入手。這讓我對湯姆的“性取向”咨詢有了新的看法。

“現實療法”之所以不適合湯姆咨詢,是因為湯姆涉足同性戀,不僅是受到了當前美國社會的影響,更是因為他多年來受到父親權威的壓制,以至於潛意識裏埋藏了強烈的叛逆意識。

後來我轉到“認知療法”,開始和湯姆討論他參與同性戀活動的潛在動機和象征意義。結果他發現自己涉足同性戀只是表面現象,他和父親的代溝沖突和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才是深層原因。湯姆更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為了反抗父親的權威,而不是他天生就有任何同性戀傾向。

這壹系列步驟為我成功咨詢湯姆奠定了基礎。

咨詢湯姆我得到了什麽?

湯姆意識到這壹切後,不再有“性取向”的困惑,對自己的行為有了深刻的認識。湯姆從“不識廬山真面目”到認識廬山真面目的轉變,其實質是跳出了原有的思維方式,學會了從遠處看廬山。

換句話說,湯姆不再被眼前的山峰(同性戀)阻擋,而是從更遠的地方看廬山的山峰(他卷入同性戀的過程和他對“性取向”產生困惑的原因),從而真正看到廬山的真面目(卷入同性戀的潛在動機)。

這也是這次心理咨詢的成功給我們雙方的啟發。

結果,我順利完成了主管交給我的這項特殊任務,也通過了對我咨詢能力和技巧的嚴峻考驗。非常感謝主管在關鍵時刻鼓勵我,也由衷地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這句話的含義。

當然,我還是不能認同同性戀者的人生選擇和方式。但我更想了解同性戀者的心態。這不僅是心理咨詢對我的挑戰,也是對我無知的挑戰。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心理咨詢也是壹樣。

心理咨詢小貼士:美國有多少心理健康工作者?

據美國心理協會1993統計,美國社會約有82000名臨床社會工作者、8000名心理咨詢師、56000名臨床心理學家、44000名心理醫生、138。美國總共有近28萬名精神衛生工作者,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