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用辯證思維處理涉密地質資料保密與利用的關系

用辯證思維處理涉密地質資料保密與利用的關系

王紅

(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性非常重要,但地質資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應在保證地質資料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和利用是辯證統壹的,相互制約,不可分割。要用辯證的思維處理好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與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涉密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機密級地質資料辯證思維運用

地質資料包含涉及國家或單位的秘密資料和科技成果。壹個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後可能是國家的巨額投入。涉密地質資料的安全不僅關系到資料本身的生死存亡,也關系到單位乃至國家的根本利益。如何讓這些珍貴的資料高效地服務於地質工作,確保資料的安全,是我們應該重視並不斷探索的問題。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和利用是辯證統壹的,既相互制約又不可分割。如果只是使用,不註意保密,就會有泄密;如果只保密不使用,會浪費資源。提供和利用必須在保密的前提下進行。只有用辯證的思維管理涉密地質資料,處理好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與利用的關系,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1信息時代地質數據安全的特點

當今信息時代,信息資源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各個國家和行業都把信息資源作為搶占的重點,各種創新技術和重要數據都是被關註和竊取的對象,地質數據信息也是如此。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下,做好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工作,處理好涉密地質資料保密與利用的關系,與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同等重要,是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1.1電子地質資料逐漸增多帶來的問題

信息時代,電子地質資料大量產生並逐漸增多,紙質檔案逐漸數字化,在為存儲和利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地質資料的信息安全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大量的地質工作需要通過電子設備來完成,包括圖紙、圖表、文字資料、照片、錄像、錄音、磁帶等科技文件,其中很多都是涉密資料。這些分類的地質資料存儲在計算機中,處理過程必須依靠計算機和各種軟件。壹旦這兩種材料被破壞,信息就會被更改和丟失,這對電子材料來說是毀滅性的。電子材料易於修改和復制,給材料的原創性鑒定帶來困難。地質資料的日常管理和借閱服務越來越依賴於計算機。在這種情況下,做好地質資料的保密工作極其重要。

1.2互聯網廣泛使用帶來的挑戰

在信息時代,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帶來的便利和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如今,網絡不僅是信息傳遞的工具,也是控制系統的樞紐。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使得反竊取機密的鬥爭更加尖銳和復雜。計算機網絡泄密事件時有發生,地質資料保密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目前,地質資料提供和利用方法和技術的多樣化導致了利用的復雜性。安全措施是衡量電子數據管理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標。如果信息和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薄弱,會給地質資料的安全帶來極大的危險。因此,應高度重視涉密地質資料的信息安全,從細節入手,確保涉密地質資料的妥善管理和利用。

2保密地質資料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的涉密地質資料保密意識有待加強。

地質數據包含大量涉及區域地質、油氣、固體礦產等領域的涉密數據。涉密地質資料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必須嚴格遵守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在提供和使用時嚴格遵循規定的程序。

日常工作中不斷強調“上網不分類,分類不上網”。但壹旦保密意識稍有松懈,就可能存在涉密信息存儲在聯網的電腦中,存儲介質在涉密電腦和非涉密電腦之間交叉使用的隱患。每次面對上級檢查,我們都會感到不安,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違規使用,甚至以外出躲避或換硬盤來應對保密檢查。如果在日常工作中能時刻提醒自己,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保密制度,面對檢查就不會有危險。

2.2加強涉密地質資料利用過程中的監督管理。

各級地質資料管理部門都會有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涉密地質資料管理基本有章可循。但是,對涉密地質資料利用中安全措施的落實缺乏有效的監督措施,對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存、復制和利用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如涉密地質資料出借後,未經批準擅自掃描復制,未按原密級管理;擅自出借保密地質資料的;保密管理責任制落實不到位;貯存和加工設備未采取安全保密保護措施的;存有涉密地質資料的涉密計算機非法接入互聯網;攜帶機密筆記本電腦和移動存儲介質外出。

在涉密地質資料利用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監督管理,這是做好涉密地質資料利用過程中保密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制止和糾正不利於涉密地質資料保密的行為的發生,在提供利用的同時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何監管涉密地質資料的使用,是壹個需要我們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2.3應進壹步研究分類地質資料的服務機制。

地質成果社會化服務已開展多年,但目前沒有統壹的服務標準體系,在審批程序、服務流程、收費標準、服務範圍等方面沒有統壹標準,各地、各單位差異較大。這些問題限制了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2009年,國土資源部啟動油氣等地質資料委托保管工作。根據《油氣等原始實物地質資料委托保管工作規則(試行)》規定,“受托單位負責向社會公眾提供委托資料的檢索、借閱、復制等服務”。委托保管單位現有的地質資料包括非涉密資料和涉密資料,既有成果檔案又有原始檔案,既有已完成工程的資料又有未完成工程的資料。因此,在對外提供地質資料服務時,應根據具體情況盡可能保證涉密資料的安全,處理好保密與利用的關系。應進壹步研究涉密地質資料服務機制,加強服務利用規範、服務審批程序等制度規範研究,對提高地質資料服務能力、促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將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3 .用辯證思維處理涉密地質資料保密與利用的關系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壹的,都有矛盾,所有的矛盾都有兩個基本屬性,即矛盾的鬥爭性和同壹性。辯證思維的本質是根據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在聯系和發展中把握認識對象,在對立統壹中認識事物。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和利用看似矛盾對立,但又相互制約,密不可分。保密是為了利用,使用的時候壹定要註意保密。只要能從細節入手,相信就能處理好保密與利用的關系,充分發揮涉密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

3.1充分利用分類地質資料是最終目的。

雖然地質資料的保密性很重要,但地質資料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用,涉密地質資料也是如此。但涉密地質資料的利用是有條件、有限制的,必須建立在保密的基礎上。從管理的角度來說,保密是壹種手段,也是地質資料開發利用目的的組成部分。因此,要在確保地質資料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涉密地質資料,理順利用與保密的關系,以科學的態度處理各種實際問題,將各項保障措施落實到日常工作管理的各個環節。如何實現涉密地質資料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既能充分發揮涉密地質資料的價值,又能杜絕泄密現象,保證涉密地質資料的信息安全,這需要我們在涉密地質資料的管理和利用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總結。

要利用好涉密地質資料,關鍵是要把握好利用對象和範圍,保證對知識範圍的有效控制。因此,地質資料管理者除了自身的保密義務外,有責任督促涉密地質資料使用者,明確告知使用者的保密義務,在工作中嚴格遵循規章制度,克服主觀性和隨意性,切實落實地質資料管理各環節的保障措施。

3.2在利用過程中做好保密工作。

從涉密地質資料信息安全的角度來看,安全工作主要在於用戶和提供者的管理、提供者和用戶的管理、使用中的安全措施。涉密地質資料的提供和利用必須限定適用範圍,正確的保密範圍是提供和利用的前提。界定合理的保密範圍將為涉密地質資料的提供和利用提供依據,在提供和利用前應根據不同的密級和使用範圍進行有效管理。

涉密地質資料利用過程中的安全工作包括兩個方面:實體地質資料的安全和信息內容的安全。要做好涉密地質資料提供和利用的監管工作,有效發現和制止涉密地質資料利用過程中各種不利於保密的不良行為,限制涉密地質資料的使用。用戶應加強保密意識,避免涉密地質資料的丟失和泄露。

4 .涉密地質資料保密和利用的措施和建議

基於提供服務和保障涉密地質資料安全的考慮,完善管理、保密、借閱和復制制度,制定嚴格的借閱和利用程序,對涉密地質資料進行制度管理。地質資料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應根據資料的不同利用範圍和分類,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借閱手續。具體措施建議如下:

1)按照服務體系對服務對象進行分類,分層次管理,嚴格界定保護期和著作權保護範圍,根據層次確定服務對象、服務方式和服務程序。在借閱保密地質資料時,需要了解使用者的用途,例如是否用於國防建設、海洋權益研究、基礎研究或商業用途。根據用戶的不同目的,需要確定是否提供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

2)涉密地質資料管理人員應嚴格遵守服務流程,審核服務對象、範圍和方式。用戶應提供詳細的需求範圍,具體列出要使用的機密材料的名稱。視保密程度,由相關管理部門和領導批示並簽批。未完成項目的保密資料的使用,必須經正在進行的項目負責人簽字同意。

3)使用者應向地質資料管理人員出示相關證明,包括《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證明》原件、公司介紹信、本人身份證復印件、任務書或合同等。,並填寫《涉密地質資料使用協議》壹式兩份,提供方和使用方各持壹份,並簽字蓋章。

4)我們應確保保密信息在利用過程中始終處於信息管理人員的管理範圍內。如需復印,必須由地質資料管理人員陪同,在指定的復印部門復印。原則上應該在單位抄。如果單位內部設備條件不能復制,根據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規定,秘密載體應在保密部門審批的指定單位復制。資料復制後,副本應加蓋地質資料管理部門的印章。

5結論

保密地質資料是國家和單位的寶貴財富。保密和利用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國家和單位的信息安全和利益。我們既要註意其載體的保密性,又要註意其所含信息的開發利用。目前,雖然涉密地質資料的管理和利用還有許多措施和方法有待探索,但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努力,用辯證的思維處理好涉密地質資料的保密和利用的關系,就壹定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

參考

[1]王輝。淺析檔案的保密與利用[J]。蘭臺世界,2013(3)。

[2]孫玲。論地質檔案的保密與開發利用[J].科技廣場,2012(3)。

[3]楊瀾。淺談地質檔案開發利用中的保密工作[J]。雲南檔案館,2009(1)。

朱玉華。新時期地質資料保密與利用的關系[J].蘭臺內外,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