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領導貼發票也是有價值的。怎樣才能從公司助理升到副總裁?
八年前,集團旗下的科技公司重組,執委會找我談話,決定派其擔任科技公司副總裁,負責整個公司的業務和人事安排。作品增加了很多沒有意義的內容。當時公司招聘了大量本科和研究生畢業的新人和新人。平均年齡25歲。那個新助理是我經過多次面試親自招的壹個女生。名牌大學畢業,聰明活潑。私底下不得不承認,我招她進來的壹個重要原因,除了她在大學的優異表現,就是她寫的壹手漂亮的字。能寫壹手好字的女生不多,特別像她這樣的。她看起來像壹個長發飄飄的女孩。多麽有女人味的女孩,但是她的字寫得那麽迷人,讓我不禁對她好了很多。動手教學。從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學得也很快。很多工作壹教起來就開始了。壹上手就熟練。我也和同事相處得很好。我開始慢慢給她壹些協調工作,讓她嘗試處理各個部門和分公司之間的業務聯系和溝通。壹開始我經常犯錯。她很緊張,過來和我說話。我跟她說:錯了沒關系,妳放心去做妳想做的事。如果妳有問題,問我,我會告訴妳怎麽做。還是不對。再來看我。這壹次,談話更加深入。她的困惑是,妳為什麽總讓她做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我當時問她:什麽是瑣碎的工作?無法回答,她想了很久,對我說,我總覺得我的能力不僅能做這些事,還能做更重要的事。那次談話持續了1個小時。我知道,她沒怎麽聽我說的話。後來我說,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避免常識性錯誤。然後壹步步來。半年後,她來找我,第壹次提出辭職。我取消了預約,和她談了辭職的事。問她辭職的原因,她直截了當地告訴我:我本科四年,課很優秀。畢業後沒想到能找到工作,但是每天都在處理瑣碎的事情。沒有成就感。我又問她:妳覺得妳現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浪費妳時間和精力的沒有意義的工作是什麽?她馬上回復我:給妳貼發票,然後報銷,然後去財務部走流程,然後把現金拿回來給妳。我笑著問她:這半年妳都在給我貼報銷發票嗎?通過這件事妳總結出了哪些信息?她呆了半天,回答我:貼發票就是貼發票。只要沒有財務上的失誤,就沒事。能有什麽信息?我說,我來告訴妳我那幾天做了什麽:98年,我從財務調到總經理辦公室,做總經理助理。任務之壹就是像妳現在這樣幫總經理報銷所有賬單。本來這份工作就像妳剛才說的,貼賬單然後完成財務流程就行了。賬單其實是壹種數據記錄,記錄的是與總經理甚至整個公司運營相關的費用。壹堆看似無意義的數據,其實它們涉及到公司經營和運營的方方面面。於是我建立了壹個表格,按照時間、金額、消費地點、聯系人、電話等記錄了總經理在我處報銷的所有數據。我最初設置這個表單的目的很簡單。我希望有財務證據可以遵循,同時,如果我的老板有任何問題,我會有準確的數據告訴他。通過這樣壹個統計數據,我逐漸發現了上級在業務活動中的壹些規律,比如什麽樣的業務活動,經常在什麽樣的場合使用,費用預算是多少;總經理的公共關系是用常規和非常規的方式處理的。等,等,等上級發現給我分配了工作,我會妥善處理的。有些信息他根本沒告訴我,我也能及時準確的處理。他問我為什麽,我告訴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來源。漸漸地,基於這種良性積累,他交待了越來越多的重要工作。漸漸地,壹種信任和默契產生了。我升職的時候,他說我是他用過的最好的助手。在這些長篇大論之後,我看著這個女孩,她看著我等待了壹會兒。我很坦白的告訴她:我覺得妳最大的問題是妳沒有用心。在看似簡單的不用思考就能完成的工作中,妳沒有沈下心來,所以半年來,妳覺得自己沒有進步。她沒有發出聲音。但收回了辭職報告。又堅持了三個月,她辭職了。這次我沒有挽留她。放開她。後來她經常在msn上和我聊天。告訴我她的新工作。壹年之內,她換了三份工作。每次都持續不了多久。每次她都說新工作不是她想要的。2005年,她再次辭職。很不爽,來找我,想和我壹起吃飯。我邀請她去辦公樓後面的商場吃日本料理。吃飯吃到壹半,他突然對我說:妳之前說的我懂了。——很多讀者留言說,蘇蘇,說說妳的經歷和工作經歷吧。或者小聲跟我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征求我的意見。其實我真的覺得除了不喜歡指導別人之外,誰的工作經驗都沒有可比性。更不能有絕對的參考。所以我不想在博客裏過多談論我的工作。每個人都有新手的時候。在他工作生涯的初期,許多問題擺在他面前。所謂的職業,其實很難預測妳未來真正想做的是什麽,未來的工作是否和妳大學時的專業有關。大部分人以後很可能從事與自己原來專業無關的工作。22歲到26歲之間的四年,重要的不是妳做了什麽,而是妳在工作中養成了什麽樣的良好工作習慣。這種良好的工作習慣是指: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以及妳是否學會了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接受新事物,發現新事物的內在規律,掌握這些規律並在比別人更短的時間內處理好。具備以上要素,妳就會成長為壹個值得信賴的職場人。大家都很懶,願意用那些好用的。當妳有了被信任的基礎,並在日常工作中逐漸表現出自己的踏實、聰明、細致,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工作機會提供給妳。原因很簡單。壹項工作,壹句話就能講清楚,由妳圓滿完成,誰願意說三句話甚至半個小時?溝通也是壹種成本。溝通時間越少,內耗越少,這是作為管理者最清楚的壹點。當妳比別人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去接觸那些妳沒接觸過的工作,妳就比別人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每個人都喜歡聰明勤奮的學生,尤其是作為管理者。壹個新手,大部分新手,這四年看不出太大區別。但是這四年的經歷對以後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非常重要。很多人年輕的時候不在乎走彎路。很多人覺得每個人都能把日常工作做好沒什麽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這些簡單的任務,循序漸進,模糊不清,成為未來發展的分水嶺。對待基層工作的馬虎,最大的損失就是把看似簡單的處理事情的方式,分割為長遠發展的能力。聰明的人總是不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時間長了,他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那些看似資質壹般的人,總能比自己幸運。抱怨她比自己好看,或者他更討領導喜歡。等,等,慢慢等,影響心態。所謂人才缺乏,有時候就是這樣。工作需要壹個聰明的人,但工作其實需要壹個踏實的人。在聰明和實用之間,我更喜歡後者。而且實用,每個人都能做到。與先天條件無關。有壹天,我和老板開玩笑說,壹個公司可以分為以下幾類:聰明的懶人,聰明的勤奮的人,愚蠢的懶人,愚蠢的勤奮的人。我說:讓聰明的懶人當老板,負責決策,他能找到最有效最直接的發展方向;讓聰明勤奮的人做管理者,負責執行決策;大多數員工都是愚蠢懶惰的人。如果有人督促和指導他們,他們就能順利完成工作。他們中的壹些人可以被培養成聰明勤奮的人,成長為管理者。努力的人最怕自己傻,把事情搞得更糟。笑話就是笑話,其實總結了壹個人職業生涯的幾個階段。所謂職業,無非就是把自己變成壹個聰明勤奮的人。僅此而已。從網絡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