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信息
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Xi臨潼縣秦始皇陵以東15公裏處。它是秦始皇陵的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重見天日:1973年3月29日,這是壹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當時上級號召打井抗旱,西陽村決定在村南160米柿子樹林旁打井,該處位於歷山沖擊扇前緣,已被山洪和泥沙淤積。3月24日開始施工,挖到3m多深時,發現下面有紅燒土、燒結塊和木炭屑。大家都以為遇到了壹個老磚窯。繼續玩,在5米多深的豎井墻西側,“兵馬俑”安靜的面孔終於在昏暗的燈光下顯露出來。村民們很驚訝,因為公社幹部方淑敏來檢查鉆井進度。他下到井底仔細觀察,發現出土的磚與秦始皇陵附近發現的秦磚壹模壹樣。他急忙叫大家停止打鉆,趕到縣文化館報道。就這樣,兵馬俑被發現了。保存:這壹發現在1974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準在壹號坑原址上建設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並於1979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二號坑和三號坑也在1989和1994正式展出。1999年6月,色彩斑斕的兵馬俑被奇跡般地發現了。他們高超的繪畫藝術和強大的造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Xi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榮譽:兵馬俑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現在已經接待了許多國家元首和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法國前總理雅克·希拉克曾經遊覽過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當他走下兵馬俑坑的臺階來到發掘現場時,不禁贊嘆道:“世界七大奇跡,現在發現的秦侍女坑可以說是第八個了。”李光耀總理在訪問新加坡時,非常高興地豎起大拇指說:“這是世界的奇跡,也是民族的驕傲”。所有來中國的海外遊客都有這樣的經歷:“去了中國沒來Xi安,等於沒去中國;去Xi安不去兵馬俑就相當於不去Xi安。“這顯示了兵馬俑在世界旅遊市場的獨特地位。中國雕塑史上的驕傲:人們認為中國的雕塑藝術發展與歐洲有很大不同。歐洲人引以為豪的古希臘羅馬雕塑,在中國的美術史上根本找不到。先秦雕塑質樸天真,直到接受佛教文化才形成中國雕塑的藝術風格:高度概括、線條簡單、風格浪漫、重裝飾、重形似而失寫實。然而,兵馬俑的發現讓中外美術史專家瞠目結舌。人們在這裏找到了2000年前東方古典現實主義雕塑藝術的巔峰,找到了中國藝術史上的破頁。秦兵馬俑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藝術力量,來自於恢弘的陣容和磅礴的氣勢。這種群雕藝術是獨壹無二的,而古希臘雕塑的藝術魅力來自於精致和完美。壹號坑:主力陣容,1979開,規模最大。該坑呈東西向長方形,長210米,寬62米。距原地表45米,深6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10寬25米的夯隔墻,形成南北寬9間,回廊環繞的格局。目前已出土陶俑1000余件,戰車8輛,陶馬32匹,青銅器近萬件。根據出土兵馬俑的排列密度,估計壹號坑埋有6000多件兵馬俑。從欄桿上往下看,東端的三列步兵仆從面向東方,每列有68尊雕像,是軍陣的前鋒;其次是戰車、步兵與三八縱隊交替,組成軍陣主體;在仆坑的南北兩側和西端分別有1條朝南、朝北、朝西的橫線,是軍陣的翼衛和守衛。2000年前是多麽古老的軍陣啊,他們堅忍不拔,衣冠楚楚,威風凜凜,勢不可擋。壹瞬間,妳會感覺到歷史距離的消失,壹股神秘的力量將妳帶入古戰場,真的是“在哪裏,在我面前,那些逝去的年代?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二號坑:軍陣之謎,發現於1976,位於壹號坑以北約20米處,是秦仆坑的精華所在,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整個平面呈彎尺形,東西最長點96米,南北最寬點84米,深度約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第壹個單元,也就是東邊突出的部分,由跪立的帶弓的士兵組成;第二個單元,即仆坑的南半部,由壹輛戰車組成的戰車方陣;第三個單位是委員會坑中間的車徒組合,由車輛、步兵、騎兵組成。第四個單位是委員會坑北半部由眾多騎兵組成的長方陣。四個方陣有機結合,由戰車、騎兵、士兵組成,進可攻。撤退可守,井然有序,無懈可擊。三號坑:三軍統帥,1976發現,1987開,規模最小。位於壹號坑西端北側,距壹號坑25米,東距二號坑約120米,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東西寬176米,南北長214米。其平面結構呈凹形,深度5254米,面積524平方米,僅為壹號坑面積的36%,二號坑面積的67%。秦仆坑文物陳列館:在這裏可以欣賞到栩栩如生的秦仆頭像、各種青銅兵器和秦代陶俑。景區類型:博物館景區位置:東線景區,位於臨潼縣Xi東50公裏處。景點門票:90元交通:Xi安火車站306 Xi安-兵馬俑班車,或乘坐東線壹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