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教育局《關於2015年揚州市直屬初中招生工作的意見》(楊嬌發[2065 438+05]35號)規定:
壹、招生對象
(壹)學區內常住人口,年齡在15以下(2000年9月1後出生)。
(二)引進高層次人才並在初中直屬招生區申請居住證要求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初中直屬小學畢業。
對年滿15周歲、接受義務教育9年以上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不再發放義務教育學位告知卡。要求繼續學業的學生,經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出書面申請,可以作為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試行。
第二,註冊
(a)在城市小學入學的學生由其畢業學校集體註冊。
(二)戶籍在市直初中教學區內,但在外地就讀,要求回市直初中繼續就讀的小學畢業生,持戶口本等材料到市區中學招生辦公室(以下簡稱市招生辦,辦公室設在翠崗中學)辦理報名手續, 房產證和小學生國家學籍卡打印件(需提供原件和復印件),報名時間為6月12-6月13。
(三)引進高層次人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市直初中招生區辦理居住證,如要在市直初中就讀,須持戶口簿、父母在市區居住證明、父母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法穩定的勞動合同(證明已繳納個人社會保險1年以上)或營業執照、計劃生育證明、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小學生國家學籍卡打印件(需提供原件和復印件)。
三、招生時間
市直初中招生在市區小學畢業考試後進行。市區小學畢業考試時間為7月6日,市直初中招生時間為7月7日-7月12。
四、招生辦法
(壹)直屬公辦初中招生
1.市教育局根據今年公辦初中的分布和規模以及生源分布情況,劃定市直公辦初中與各區所屬初中教學區的界限。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就近入學、連片、不留空白”的原則,確定所屬學校的教學區域,為每壹名適齡兒童發放義務教育公辦學位通知卡。
2.廣陵區、開發區、涵江區、疏港-瘦西湖景區、生態科技新城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如其父母合法常住戶口(長期吃住地)在市直初中教學區內,其《小學畢業生信息登記表》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分別向市班昭申報。經市招生辦審核確認後,統壹發放《市直初中義務教育學位通知書卡》。
3.公辦初中劃入相對就近入學。永久居住在自有房屋(須擁有51%以上產權)或租住公租房並領取房屋租賃證(即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統稱公租房)的學生家長是確定學生學校的主要依據。學生的戶籍、房產證和長期居住地要壹致。不符合“三個壹致”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學生父母在揚州市區教學區內外均無房產,但長期隨祖父母居住在教學區。可以根據其祖父母在教學區的房產進行認定(需提供父母雙方在市區均無住房的證明)。單位的商業用房(非商住)、辦公用房、未交付的拍賣行、出租房、公房不認定為教學區內的住宅物業,學生就讀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對於熱點公辦初中學區房,申請入學的家長應提前1年(2014年6月30日前)辦理房屋產權和戶籍手續,並實際居住。三年內每套住房只招收壹名學生(除非同壹個家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除上述情況外,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各學校嚴格按照劃定的教學區域招生,不得以“特長班”、“超長班”、“實驗班”、“英才班”等名義招生,招收的新生全部平均分班。在滿足教學區服務範圍內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剛性需求的前提下,控制班級數量和規模,嚴防部分公辦初中出現大班額現象。
4.在分區招生的基礎上,推進九年壹貫對口升學率。梅嶺中學京華城校區、育才小學西校區實行單校劃片、直轉直。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與揚州唐王中學聯合辦學,揚州金文中學與揚州灣頭中學聯合辦學。
5.7月6日,市教育局公布市直公辦初中教學區。7月7日至7月12日,學生憑義務教育學位通知書卡到指定初中報名。任何學校不得拒絕接收教學區內的學生。逾期未註冊的學生自動放棄,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二)直屬民辦初中招生
1.堅持“學校申請——教育局審批”的招生計劃審批程序。各民辦學校根據辦學條件和師資條件向教育局申報招生計劃,經審批後按批準的計劃招生。嚴禁超計劃招生。不允許以“特長班”、“超長班”、“實驗班”、“英才班”等名義招生,所有入學新生均衡分班。
2.選擇揚中庶人和楊達中學東分校的學生只能在1學校就讀。兩校將於7月7日至7月8日進行註冊招生。
3.民辦學校在沒有義務教育學位通知卡的情況下招收市區外學生的,應當要求學生和家長提供書面入學申請,並出示未被其他學校錄取的相關證明材料。因學生及家長弄虛作假或學校違規造成的壹切後果,由家長、學生及招生學校承擔。
4.揚中教育集團庶人學校按照“民辦學校自主辦學,承擔促進教育公平責任”的要求招生,采取電腦公開抽簽和學校自主招生相結合的方式。今年,庶人學校以公派計算機抽簽方式招收450名新生,其余由學校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