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真——在時代氛圍中體現教育功能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被新事物、新觀念和高科技所淹沒。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各種新思潮的出現,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隊員們的目光開始轉向社會,課本知識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科學、知識性強的班級活動正好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歡迎。要讓學生觸摸到時代的脈搏,這就需要班級活動引入時代的活水,選擇有時代感的主題,從時事中把握主題,從生產和科技的發展中把握主題,從身邊新鮮的事物中把握主題,快速反映社會生活,幫助組員辨別真偽,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影響,學習創新精神。而脫離現實社會生活、內容重復、形式單壹、手段陳舊的班級、團隊活動,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抑制他們的參與欲望,更談不上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新課程背景下的班級和團隊活動鼓勵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挑戰性和想象力。在教育內容上,要註意創設教育情境,加強思維方式和個人能力的培養,註重教育實踐,強調知行合壹。在教育時空和結構安排上,要營造近距離的教育環境,增加學生的合作學習時間。在教育方法上,要因材施教,註意不同學生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和不同的操作方式,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理念和個性化的意見,引導學生成為能夠充分發揮潛能、不斷獲得價值和尊嚴、創造性適應變化世界的真正自由獨立的個體。班級和團隊活動要避免多年不變,這不是什麽新鮮事。少先隊員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新穎時尚,關心活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因此,將鄉村與和諧、寓教於樂相結合的班級、團隊活動深受學生歡迎。作為輔導員,要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了解團隊成員的需求,多開展貼近學生生活的有感染力的活動,註重從小事做起,壹點壹滴積累,強調體驗環節,提高活動質量,增強班級和團隊活動的教育針對性。比如在開展“熱愛集體”的教育內容時,師生主要玩“扔球”活動。師生圍成壹個圈,扔球,球落在誰身上,就讓他說說自己的愛好、特長和願意為小組做的事情。旋轉結束後,請順時針重復旁邊同學的內容。這樣,在遊戲中,同學們更加了解對方。
加強了集體主義意識,同時,也鍛煉了勇氣。這種寓教於樂的新型趣味活動形式,以活動的形式充滿了時代氣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有效的多層次教育。再比如頒獎典禮,可以靈活多變。第壹次邀請家長和團隊成員壹起受到表彰,以獲得家長對班級團隊工作的關心和支持。第二次可以采取身場陳述、真人演真事的形式,強調獲獎過程,註重情感人,強化體驗環節,讓選手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第三次頒獎典禮可以采用大頭娃娃面具,讓選手猜猜他(她)是誰,強化受表彰對象的形象,延伸與同齡觀眾的交流,讓簡單的頒獎更有教育意義。這種令人耳目壹新的班級、團隊活動,讓孩子在體驗、探索、合作遊戲的過程中自主學習,以主題活動或遊戲的形式將德育融入到活動中,賦予其更深層次的內涵。
具體來說,“新”班級團隊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首先,活動的名稱和內容要有感染力,如“拯救地球母親”、“想象中的旅行”、“探索星空”等,趣味性強,主題鮮明。其次,活動準備的場地要有教育氛圍,場地布置要體現教育情境和活動氛圍,對標題的書寫、展板的擺放、桌椅的形式進行整體設計。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要盡可能調動學生用嘴、用手、用腦參與,在親身實踐中受到教育。同時,要重視計算機課件、實物投影等物品的教育作用。
但班級、團隊活動不能壹味追求新奇,只搞排場,甚至不顧學生實際情況迎合教育潮流,造成假、大、空的作秀。要知道,有效性是衡量活動價值的標準。班級和團隊活動的開展要靈活、生動、具體,還要真實,不帶壹絲功利色彩。務實也就是實事求是地解決問題,註重壹次解決壹個問題,涵蓋方方面面。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能夠了解社會,分析生活,辨別美醜,開闊政治視野,領略人類社會高尚的精神魅力,從而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兩個。
生活在細節中——細化系統集成中的活動過程
班集體活動要以整體教育思想為指導,達到教育目標實現的整體性和學生身心發展的整體性的最高境界。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全過程,活動的教育力量,應該成為壹個體系。從活動內容上考慮體育,包括德、智、體、美、勞活動,加強課程的延伸和應用,整合統壹課程,形成全面的信息網絡,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發展。從整個活動過程來看,整體活動和個體活動是辯證統壹的。就壹個活動而言,只有學生在醞釀、設計、準備等階段全身心投入,活動實施時才會有激情。從整體活動來說,活動之間也要有系統連貫的安排,增強針對性,堅持分層教育,註重循序漸進,堅持從小事做起。如在“用童心迎奧運”系列班級活動中,有的班級搞了“我愛北京美景”、“北京人愛運動”、“我是環保小衛士”、“學知識迎奧運”等幾個活動,同學們從基本建設、經濟、科技、交通、環保、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表達了對奧運的希望。在這壹系列活動中,每壹個活動的結束都成為後壹個活動的起點,後壹個活動鞏固和加強了前壹個活動的教育。這樣活動壹步步進行,整體的教育效果就顯現出來了。因此,要充分考慮每學期班隊活動計劃的整體性,努力使每學期班隊活動計劃都有壹個大主題和圍繞大主題的小主題,並將這些小主題聯系在壹起,使整個學期的活動形成壹個有機的整體。從教育力量來看,班級活動要盡可能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整體教育功能,有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我們應該爭取老師的支持,征求他們的意見,要求他們合作。還可以經常邀請家長參加班級活動,做報告,寫競賽題,給學生寫信,班會發言。外出活動時,也可邀請家長委員會參與籌備和管理,為活動創造條件。爭取社會力量合作時,可以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如邀請解放軍、科學家、先進青年來上課討論;或者去看望革命老戰士,科技園區的企業家,和退休老人聚會,參觀博物館,做小環境調查。教育力量的整合使班級活動由封閉走向開放,家庭和社會教育力量的介入為班級活動註入了活力。
為班級活動的成功進行計劃和準備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活動類型是大是小,參與人數是多是少,作為活動組織者,首先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對待每壹個小環節。在活動之前,我們應該先成立壹個“智囊團”
經過反復研究討論,確定活動方案,制定活動措施,指定專人負責分類分塊,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具體內容包括:1。成立活動籌備領導小組,人員分工。2.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參與者。3.場館布局(包括演出場館、觀眾廳、主席臺、音響室、燈光室、場館出入口、候車室等。).4、組織人員多次深入現場檢查籌備活動的進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把握大局。只有細化活動流程,通盤考慮,才能保證班隊活動的順利開展。三個。
支持與釋放——充分自主地優化教師指導
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在指導學生德育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自主活動,讓學生自己充分組織、實施和評價。因此,輔導員在工作中要註意角色的轉換,從傳道者到引導者,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和理性思考提高素質,在活動中發揚主體性。學生中有智慧,有聰明,壹個班幾十個學生。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生的集體智慧壹定會超過幾個老師。要把活動的主辦權交給學生,提出“每天都是創造的時間,到處都是創造的場所,每個人都是創造的人才”的口號,讓班級團隊活動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活動主題的確定、內容的篩選、形式的設計到人員的安排,都要讓學生放心地去想象、去解決、去實施。在整個活動中,要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心,大膽想象,勇於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在班級和團隊活動中,放開班主任並不意味著放棄活動,甚至不是當甩手掌櫃,而是放棄安排。在活動中,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指導,引導學生的自信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認為自己能行,勇於創新;要及時捕捉學生思想和創新的火花,引導學生在活動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而不是固步自封。輔導員的工作就是通過說服來開發每個學生的無限潛能,註重營造支持性的環境,給每個人展示“我是小主人”的機會。比如出去玩的時候,當壹個早年很少的選手拿起相機給班級拍照的時候,輔導員要及時發現他做事的自信。如果他回來辦個“圖片展”,自信心會大受鼓舞,主動性也會大大增強。年級裏舉行了手抄報評選,有人落選。如果輔導員能在班裏展示不成功的作品,給大家壹個展示少爺能力的機會,會促進組員的積極參與。如繪畫、評論、構圖、手工制作、船模等。能經常在中隊展出,同學們會在反復交流中感受到做小主人的快樂。同時,為了保證活動組織的有效性,班主任必須全程指導和檢查,但不是直接介入,而是作為合作夥伴通過溝通和建議。教師的這種參與不僅不會降低教師的形象,而且是在學生中展示人格魅力的最有利機會。
班級工作是壹項鼓舞人心的事業,組織班級優秀活動是壹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班級組織的生命力在於改革,班級活動的生命在於創造,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創新。讓我們的輔導員老師發揮智慧,展示熱情,獻出真情,讓班級和團隊活動的教育陣地在新課程背景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