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8-蘭德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8-蘭德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庫之壹,蘭德公司曾因成功預測中國將出兵朝鮮而聲名大噪。

蘭德的強項是戰略研究。它進行了很多預測性和長期性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當事人根本沒有想到的想法和預測,然後又用了很長時間才被證實。正是通過這些準確的預測,蘭德在全世界的咨詢行業建立了自己的信譽。蘭德公司在成立之初,由於當時名氣不大,其研究成果並未受到重視。但是有壹件事讓蘭德出名了。朝鮮戰爭前夕,蘭德組織大量專家評估朝鮮戰爭,預測中國是否出兵朝鮮。結論只有壹句話:“中國將出兵朝鮮”。當時蘭德想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將研究報告轉給五角大樓。然而,美國軍方高層對蘭德的報告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當時的新中國無論人力財力都不具備出兵的可能。然而,戰爭的發展和結局被蘭德準確地陳述了出來。這壹事件使美國政界、軍界乃至全世界對蘭德公司刮目相看。戰後,五角大樓花了200萬元買下了這份過期的報告。二戰結束後,美蘇稱霸世界。美國壹直想了解蘇聯發展衛星的情況。1957年,蘭德公司詳細預測了蘇聯發射第壹顆人造衛星的時間,結果距離實際發射時間只有兩周,震驚了五角大樓。從此,蘭德真正確立了在美國的地位。此後,蘭德公司成功預測了中美建交、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大蕭條和德國統壹。這些預測讓蘭德公司名聲大噪,成為美國政界和軍界的首席智囊。

蘭德的研究成果舉世矚目。發表研究報告18000余篇,在期刊上發表論文3100篇,出版著作近200部。在每年數百份研究報告中,5%是機密的,95%是公開的,而這5%的機密報告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不斷被解密。這些報道包括21世紀的中國空軍,中國的汽車工業,日本的防衛計劃,日本的高科技,俄羅斯的核力量,韓國和朝鮮,美國在數字戰場上的快速反應部隊。蘭德公司被稱為美國的“智囊團”和“大腦集中營”,影響和左右著美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壹系列重大事務的決策。

蘭德公司在為美國政府和軍方提供決策服務的同時,利用旗下的大量世界級智庫,為商界提供廣泛的決策咨詢服務,以“企業診斷”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享譽全球。蘭德公司分析師認為,全球每100家大型企業中,有85%是因為企業管理者決策不慎而破產的。隨著全球商業競爭的加劇,企業管理者的決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前途和命運。

編輯本段來操作。蘭德公司具體是怎麽操作的?蘭德公司作為“智囊團”,通常與客戶建立契約關系。蘭德公司的很多合同都是和美國聯邦政府簽訂的,比如國防部、衛生部、人力資源部、教育部、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醫學研究所、統計局等。蘭德與上述許多客戶都有3-5年或每年更新的服務合同,合同金額高達數千萬美元。在合同規定的範圍內,有時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提出具體的項目建議,有時客戶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後雙方通過會談、郵件等溝通形式進行交流和討論,對具體內容進行這樣或那樣的修改,最終形成項目描述文檔,包括問題、方法、背景、數據、進度、預算、時間表等。接下來項目開始實施,預算到位。蘭德公司提供了報告和研究結果,按計劃完成了項目。蘭德公司每年同時有700 ~ 800個項目。除了大部分根據長期合同和政府預算安排的政府項目,還有壹些項目是蘭德自主選擇的,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項目有意義或者會產生重大影響。對於後壹類項目,蘭德會在課題開啟後向潛在用戶推薦和推銷,或者在研究結束後以大膽的方式告訴潛在用戶,動員他們購買研究成果。壹般情況下,蘭德公司會向項目委托人提供最多五個決策咨詢方案,並向使用者建議每個方案在政治、經濟、公關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後果和利弊。為決策者提供科學、客觀、公正、全面的決策建議。不同的人,不同性格的決策者,會從這些選擇中做出不同的決定,得到不同的結果。蘭德公司擁有1600名員工,其中包括約800名專業研究人員。除了其高質量的結構,蘭德集團聘請了約600名全國知名的教授和各種高級專家作為其特別顧問和研究人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參與蘭德公司的高層管理,對重大課題進行研究、分析和論證,以保證研究質量和研究成果的權威性。

企業特征的獨立性

長期以來,蘭德公司堅稱自己只是壹個非營利性的私人研究機構,獨立工作,與美國政府只有壹個客戶合同關系。蘭德公司通過擁有不同的客戶來努力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雖然蘭德公司的大部分客戶是美國聯邦政府,但即使是壹個客戶,比如五角大樓,也有陸、海、空、情報和國防部長辦公室等機構,而且有很多不同的部門。蘭德通過與不同部門打交道實現了壹定的獨立性。同時,蘭德也有許多來自非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客戶。目前,蘭德65%的收入來自美國聯邦政府,也就是說,蘭德65%的業務來自美國聯邦政府,其余35%的業務分布在許多不同的客戶中,比如美國各州政府、外國政府、私人公司、資助基金會等等。蘭德壹直保持著獨立的文化傳統。蘭德公司有出版研究成果並向公眾公開的自由。蘭德作為壹個政策研究機構,無論對客戶是好是壞,都能說實話。付錢給蘭德的客戶要做好準備,接受蘭德的研究結果與他們的政策不壹致,甚至相互沖突的可能性。所以,蘭德的客戶更應該關註蘭德研究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而不是要求蘭德告訴他們想聽的話。而只是有些人害怕蘭德的獨立,不敢雇傭蘭德。蘭德公司的這種獨立性是由壹個20多人組成的監督者來保證的。監事會成員擁有管理和支配蘭德公司的權力,也就是說,他們是蘭德公司的真正所有者,但他們並不擁有蘭德公司的任何財產。

研究評審機制蘭德公司每4 ~ 5年對公司某個研究部門有壹套評審機制,目的是考察其研究是否有價值。蘭德有各種各樣的評論,包括獨立評論。首先,負責項目或研究的部門的管理層應對其自身的研究進行質量審查。然後,交給項目評審人員進行評審。有壹個審稿人不屬於蘭德公司,而是從外面請來的。其他三四名評審人員來自Ylander公司,但他們並沒有參與被評審的項目或研究。蘭德公司有壹套內部質量標準,公司要求評審人員按照這個質量標準對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審。蘭德公司有大約800名專業研究人員。任何壹個專業的研究者都會參與評審,而且在他的Rand生涯中會不止壹次的參與評審。

社會評價高級人才的搖籃

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在學術研究上獨樹壹幟,在社會上被稱為“蘭德學派”。蘭德不僅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獨到的見解聞名於世,還為美國政府和學術界培養了屈指可數的人才。例如,數理邏輯學家和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艾伯特·沃爾斯特(Albert WalSteart)提出了“第二次打擊”的概念,對美國的軍事戰略產生了重大影響,前中央情報局局長、國防部長兼能源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james schlesinger),前裏根政府軍備控制和裁軍局局長兼國防部副部長弗雷德·伊克爾(Fred Ikle),前總統經濟就業局局長、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戰略問題專家、哈德遜研究所創始人赫爾曼·卡恩(Herman kahn)、紐約城市大學教授、蘇聯問題專家唐納德·紮戈裏亞(Donald Zagoria)、邁阿密大學教授、蘇聯民防問題專家利昂·加利(Leon Gurry)、密歇根大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艾倫·懷廷(Allen Whiting)和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前美國駐港總領事哈羅德·辛頓(Harold Hinton)、中國和亞洲問題專家、著名未來學家康恩和布朗(Robert Brown)等。為了廣泛傳播蘭德的智慧,蘭德於1970成立了蘭德研究院,這是當今世界上決策分析的最高機構,旨在培養高級決策者,並授予了世界上第壹個決策分析博士學位。目前其學生已遍布美國政商界。

成功經驗,規模化經營,規模化經營推動公司快速發展[1]

1948年,1多年前剛剛成立的蘭德項目組,第壹次招聘了200多人,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經濟、心理學等領域。在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第壹筆投資後,蘭德開始計劃建造自己的大樓。兩年後,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蘭德敢於以200萬美元的高價向五角大樓出售他對朝鮮戰爭的研究成果。這些做法真的是壹般創業者很難想象的。的確,從壹開始,蘭德的領導人就有很大的野心,希望他們的公司成為世界頂尖的咨詢公司。

更高的定位決定了蘭德的壹系列大動作。雖然高投入也有壹定的風險,但正如中國古語所說:“取法於其中,得之於其中;沒有遠大的誌向,個人和組織很難有所成就。如果蘭德公司按部就班地跟隨他們的第壹個研究課題“實驗性全球航天器初步設計”,把研究方向鎖定在衛星領域,而不去關註朝鮮戰爭等非專業問題,很可能會失去快速發展的機會。雖然以後可能會成為某個專業技術領域比較突出的研究機構,但其影響力永遠無法與今天的蘭德相比。可以說,正是蘭德創始人在發展初期的“膽大妄為”和“擴張性”投資,成就了後來的蘭德奇跡。還必須註意的是,蘭德的管理者雖然“心高氣傲”,但手也不低,他們在成立之初采取的壹系列政策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利用戰時與軍方合作建立的聯系,保證來自空軍的經費;

◆選擇資本背景深厚的小羅文·蓋瑟(Rowan Gaither Jr .)擔任公司籌建負責人,有利於吸引銀行和基金會的投資(小羅文·蓋瑟本人就是福特基金會的負責人);

◆董事會候選人包括學術界、工商界等領域的優秀人士,便於未來業務發展;

招募各種專業的研究人才,促進他們之間的充分交流,以確保研究成果的高質量;

◆成立之初就瞄準熱點問題開展研究,擴大影響力,引起高層關註;

◆為了彌補自身在專業領域的短板,發揮專家的力量,針對壹些新的課題,多次組織專家研討。這些政策表明,蘭德管理人員非常清楚投資資金的目的,熟悉從資金到最終結果的整個過程的運作機制。他們不僅為自己制定了“宏大”的發展戰略,還據此配備了壹系列可行的實施方案。

選擇壹個主題是棘手的。2.選題很棘手,擴大知名度。

在蘭德公司50年的歷史中,完成了無數的研究項目,其中許多項目在咨詢領域具有重大影響。但如果同壹個韓國人說起蘭德,他的第壹個想法是蘭德公司已經成功預測到中國將出兵華北。這個蘭德創立之初就自發研究的“小”項目,卻給它帶來了如此巨大而長久的聲譽,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應該說蘭德的很多研究課題都很巧妙。

關註國際熱點問題,無獨有偶,從1950的朝鮮戰爭,到60年代的越南戰爭、70年代的信息技術,再到80、90年代的蘇聯解體、兩德合並、後冷戰戰略,甚至最近的中東問題、臺灣省問題、朝鮮問題,都是舉世矚目的“明星問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很容易引起公眾的關註,從而無形中擴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商業投資。蘭德公司在成立不久就能得到各大銀行和基金會的資金支持,受到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除去其創始人的個人背景,其在朝鮮戰爭預測方面的成就應該說功不可沒。

二喬、喬在其中進行了大量的預測性話題。預測項目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結果是可以量化的,準確與否,差距有多大,只要和最終發生的實際情況對比就可以了。雖然預測題目有風險,但從實際效果來看,準確預測帶來的威信遠大於預測失敗帶來的損失。

其很多課題的研究角度往往更傾向於宏觀管理和規劃,而不是對壹些專業技術問題的深入研究。這樣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壹是層次高,角度新,更容易引起高層管理者的註意;第二,研究方法具有壹定的普遍性。雖然課題可能來自多個領域,但研究者不必精通每壹個領域,管理學的理論方法可以應用於各個方面。三是輻射範圍廣,更容易被場外人士甚至普通人接受,從而形成更廣泛的社會影響。

蘭德公司通過在選題上的巧妙研究,成功占領了咨詢行業的高端領域。高端咨詢不僅社會影響力更大,而且由於多為政府和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更容易保證資金來源和項目。

第三,善於假托他人,拓展業務領域。

雖然蘭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從各行各業招聘了大量的技術人才,但它仍然不可能精通所有領域。這個時候,想快速進入不熟悉的領域,開展新的研究,應該怎麽做?面對這個問題。蘭德采用“靠人”的方法,即充分利用各領域專家的才能。

1950年朝鮮半島局勢風雨飄搖的時候,蘭德剛剛成立,不可能對新中國的方方面面了解很多。但它組織了大量專家討論和分析中國參戰的可能性。最後得出“中國將出兵朝鮮”的結論,震驚世界。

聘請專家為自己的研究出謀劃策是大多數咨詢機構的慣用手段。蘭德公司不僅膽子大,而且敢於完全依靠專家對壹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問題進行研究。也是因為不僅僅是請專家,而是壹直在研究如何發揮專家的力量,真正讓他們的知識對自己有用。正是由於他對專家咨詢方法的不斷思考和改進,最終形成了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等壹系列著名的方法,而這些理論方法也幫助蘭德獲得了專家更多更深層次的智力支持。

要有遠見,要有遠見,選對研究方向。

除了國際熱點問題,蘭德的研究領域還包括壹些技術性很強的問題,比如航空航天、計算機等。與管理決策類課題相比,這類問題對專業知識的深度要求更高,因此很難依靠外力,通常研究者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來取得突破。蘭德本身只是壹家咨詢公司,研究資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須選擇壹些重點地區進行開發。

那麽,我們應該選擇什麽樣的領域呢?也許是受其未來派理論的影響,蘭德將註意力集中在壹些新技術和新產品上,如衛星、航天器、人工智能、數值計算、網絡、系統科學和新藥。在蘭德的決策者看來,這些新事物將對未來世界產生巨大影響。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蘭德也因為在這些專業方向上提前進行的研究,成為了這個領域的權威機構。

1946蘭德項目組剛成立,第壹個項目是人造衛星的初步設計。20世紀50年代初,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提交了許多關於衛星的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人造衛星在未來作戰中無與倫比的作用。然而,當時五角大樓官員並不確定衛星是什麽,也沒有予以關註。直到1957,蘇聯才首先發射了第壹顆人造衛星。這時,美國政府的高級官員回憶起他們的蘭德公司在這壹領域所做的壹系列研究和預測,從此就把蘭德公司當成了座上賓。

我們不妨把蘭德的戰略選擇看作是經濟學上的長期投資或風險投資。當預測到某樣東西可能會極大地改變未來世界時,我們會提前投入壹些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研究,宣傳與這種新生事物相關的各種信息,以引起全社會的關註。即使暫時不接受這種宣傳,只要最初的判斷是正確的,人們遲早會意識到這個新生事物的強大力量,然後必然會轉向這個領域的開創者Ylander,之前的科研投入會得到十倍、百倍於風險投資的回報。

五、科研自主權,促進創新

這裏所說的“自主性”突出表現在蘭德咨詢產品的形式上,它的很多研究項目都是研究人員自己進行的。蘭德鼓勵研究人員,尤其是年輕人,充分發揮想象力,提出獨特的見解,然後開展相關研究。公司裏有壹個特殊的規定叫做“保護悖論”,就是那些看似異想天開或者極端的“悖論”並沒有被禁止,而是作為創新的源泉加以引導和保護。為了給這些自發的項目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蘭德公司在成立不久就與福特基金會達成了援助協議,為那些面向新領域的研究項目建立了內部基金。正是這種開放的思維,使得蘭德公司的研究領域迅速擴大,服務對象從原來的軍隊甚至空軍擴散到了很多政府部門和私營企業。

蘭德的自主性還體現在研究內容獨立性強,敢於說“不”。蘭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強調自己是獨立、客觀、非盈利的咨詢機構,不代表任何派別,並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自始至終貫徹這壹理念。這種特立獨行的工作風格幫助蘭德取得了許多其他咨詢公司無法企及的新奇成就,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聲譽,也因此贏得了客戶的尊重。美國各級政府經常邀請蘭德公司的專家參加有關政策制定的研討會。除了專業領域的豐富知識,他們更註重自己的獨立研究精神。

近年來,隨著專家咨詢在我國政府決策中地位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內咨詢機構開始涉足政府咨詢領域,大力開展戰略咨詢和國防咨詢服務。作為這壹領域的開拓者和成功人士,蘭德公司的發展歷程無疑值得我們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