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運用多媒體進行生物教學的優勢
(壹)多媒體使教師能夠更靈活地控制課堂。
多媒體教學法可以在教師備課中充分挖掘教材深度,拓寬知識視野,還可以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課堂問題和習題。教師在設計學習計劃時可以適當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壹定程度上安排學生在網上搜索資源知識,讓學生從課本之外的視野中發現生物的奧秘,激發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將課本知識、實踐知識和網絡知識融為壹體,預習效果壹定會很明顯,課堂環節也會很順暢。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節省時間,增加課堂信息量,充分開展課堂活動,改變了以往單壹的知識傳授模式。雙邊教學活動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圍繞教師制定的計劃有序開展課堂活動。學生在課堂上要努力做主人,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教學活動才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跨越時間隧道。比如在講生物進化和生命起源的時候,由於課本和大腦思維的限制,老師口幹舌燥,學生昏昏欲睡,講解不清楚,理解不了。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使古代的畫面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生動而又充滿好奇,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生命的起源是如此漫長,演化過程是如此曲折,從而實現復雜問題的簡單化和抽象知識的可視化。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總是與壹定的“情境”相聯系的,因為在“情境”的媒介下,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知識、經驗和表象,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強烈興趣的驅動下,學生將能夠集中精力學習,他們獲取知識的效率將大大提高。教師在盡力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必須為學生創造壹個直觀、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而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達到這種效果。在信息技術與生物整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功能,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聲音、文字、語言、符號等信息,從聲音、色彩、圖像、情節、過程等方面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場景,設計壹定的“情境”。比如在講述血管和心臟時,利用媒體動畫和視頻多側面、多角度展示心臟的動態收縮圖像,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了解心臟的主要功能。然後對圖片進行動態分割,顯示心臟的內容和結構,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的幾個腔室和心室的厚度、與心房和心室相通的血管、瓣膜打開的方向、血流的方向等等。從而高效地解決了“四腔、血管、瓣膜、血流方向統壹”的難題,同時可以清晰地區分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知識。如此生動的畫面、豐富的內容、多樣的提問、及時的反饋,為學生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提供了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參與知識的欲望,產生了興趣,提高了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快速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可以將壹些晦澀難懂的內容具體化,將壹些抽象的內容形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內容,教師更容易突破教學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七年級第壹冊“細胞的生命需要物質和能量”的時候,其中壹個重點內容就是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這是學生很難理解的。以flash動畫的形式,用三種不同顏色的點來表示細胞中產生的有用物質、無用物質和廢物,而這三個點穿插在細胞膜之間的動畫有助於學生理解這個重點和難點問題。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點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抽象的東西直觀地展現出來。
1.從微觀到宏觀。
初中生物課只從文字和靜態圖片展示“種子萌發”,很多學生無法理解種子萌發到生長的過程。如果用實驗來演示,時間會很長,不容易觀察到它成長的詳細過程,老師無從下手。而使用多媒體後,將種子萌發的各個階段以flash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整個過程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易於理解,並能詳細描述其變化過程。
2.從靜態到動態。
老師在講“血液流動——流動的組織”時,只能強調血液是壹種組織,可以在血管中流動。學生不明白血液是怎麽流的,往什麽方向流。利用多媒體以視頻的形式展示血液循環系統,可以直接觀察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速度和方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準確而持久。
3.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
課本上講爬行動物,老師無法用文字準確生動地描述,也無法把大型爬行動物帶到課堂上展示。利用多媒體,學生可以通過圖片觀察爬行動物,還可以展示兩億多年前的中生代,讓學生領略當時爬行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種類,也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現在地球上爬行動物種類減少的原因。
(五)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信息量。
多媒體教學為師生活動贏得了大量時間。它可以在同壹個屏幕上容納多個畫面,或者在短時間內快速顯示多個畫面。利用電腦下載或播放相關視頻資料和圖片,觀看電視新聞或相關教學節目,可以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面,了解當前社會現象和科技趨勢。與傳統教學相比,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空間,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形式更加多樣,有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習效率。40分鐘的課堂可以放松,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練習、思考和辯論,教學內容得到了充分落實,練習和課堂測試的時間放松,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可以在有效時間內得到糾正,教學思路可以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效果可以不斷提高。用計算機制作復習課(尤其是專題復習)、習題課或總結課等課件,或者用物理投影的方式將復習大綱、知識網絡、題目、試卷直接顯示在屏幕上,可以減少抄題、答題過程中的板書時間,大大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應用中應註意的問題
合理有效地把握多媒體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應用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負面效應,多媒體教學手段也是壹把“雙刃劍”。如何使用這壹工具,要慎重思考,千萬不要盲目誇大其功能,隨意排斥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最後本末倒置,導致師生產生誤解,影響教學質量。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的註意力,但同時心理學也表明,長期使用聲、光、電、色等圖像會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容易疲勞,當然效果也會降低。因此,多媒體的合理使用與教師自身素質有很大關系。教師的合理引導,糾正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關系,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控制能力和課堂適應能力。多媒體必將在生物教學中結出豐碩的果實,也將使原本單壹的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多樣化、靈活化。為了使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更充分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還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壹)、教師應對多媒體教材進行必要的加工。
為了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通讀”相關的多媒體教材(幻燈片、錄像、教學光盤、影片、錄音等。)備課時,並充分了解這些教材的內容特點、使用方法、影片長度和編者意圖。視頻和科教片壹定要多看幾遍,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備課的時候就可以充分考慮,精心設計教案。教師在考慮使用多媒體教材時,應根據教學機會的需要有選擇地使用。同時,教師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配套媒體教材時,有些內容是配套媒體教材中沒有的。這時,教師可以考慮在其他教學視頻資料中進行選編,填補配套媒體教材的空白。現有的配套媒體教材在內容選擇和時間安排上並不盡如人意,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有選擇地編輯用於教學。在理解多媒體教材的前提下,教師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精心設計教案,考慮最佳教學方法,特別是視聽教材與掛圖、模型、標本等其他傳統教學媒體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種媒體的獨特功能,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有效發揮視聽教材作為視聽教學媒體的優勢,提高生物課堂。
(二),轉變教育觀念,適當使用多媒體。
在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從頭到尾都在使用多媒體,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是否有必要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只是廣播員和解說員,在教學中失去了應有的控制地位,甚至有些教師離開多媒體課件就無法進行教學實踐,形成了沒有多媒體就沒有課的局面。在教學中,我們按照課件設計的思路壹步壹步來,輕輕點擊鼠標,畫面結束,壹層壹層的推,完全無視學生的想法,而傳統的教學媒體——黑板,沒有文字或者只有標題,無視傳統媒體的作用。導致教師缺乏教學的主動性、創造性和靈活性,教學中的機智和靈感喪失,教學過程簡單,教學藝術無從錘煉。要實現多媒體技術與生物課程的整合,教育思想和理論的轉變是關鍵。要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全面應用於生物教學,使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得到安排、組合和整合,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方式的根本改變,即促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
因此,壹堂課是否使用多媒體,使用什麽樣的多媒體,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黑板、粉筆、掛圖、模型等傳統工具和錄音機、幻燈機、投影儀等視聽教學手段仍然有用。只有充分結合各種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不能只註重光的模擬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壹門實驗科學,實驗、觀察、標本采集和制作在生物科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實驗的基本技能,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自學、觀察和科學分析、理解壹些生命現象的能力,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可以用來模擬實驗中的動態微觀過程或長周期過程。這也有利於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但有些老師為了省事,用電腦動畫展示壹些課堂上實際可以做的實驗,只讓學生觀察模擬現象。充其量只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科學態度和方法的教育。實驗教學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其他教學方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計算機的應用應該有助於實驗教學,但它永遠不能代替實驗教學。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課堂內外的應用越來越多,知識生產和復制的變化正在影響著我們的認知方式。生物學是壹門研究生命現象的科學,只能用教科書上的靜態圖片和蒼白的文字來解釋,以至於生物似乎失去了生命力,而微觀現象卻看不到,抽象知識也因為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理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正好填補了這壹缺陷。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技術也進壹步完善和成熟。,讓生物知識突然變得有趣,也拉近了生物與學生的距離,吸引了學生的註意力,集知識性、娛樂性和新奇性於壹體。然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系。還要註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講課藝術的研究,只有根據學科教學的需要,才能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對於每壹位教師來說,將多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到生物教學中,是壹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