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壯飛(1895 —1935),浙江湖州人,中國隱蔽戰線“龍潭三傑”之壹。1915考入北京醫學院,1919畢業後在醫院工作;1926,加入中國* * *產黨;1928初抵上海,在上海無線電管理處工作;1929年底進入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擔任徐恩增的機要秘書;4月25日,1931,顧兵變的絕密消息及時通報給中央,為中央在中國的安全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進入中央蘇區,任中央軍委政治保衛局局長。1934 10參加過長征;遵義會議後,任紅軍總政治部副秘書長,1935年4月逝世。
貴州金沙說
關於錢壯飛犧牲的地點和原因,多年來眾說紛紜。壹般來說,有以下幾種說法:
壹是空襲陣亡;1940年,周恩來帶著錢壯飛壹家來到延安,他的妻子張振華在重慶等了八年,才得知丈夫的死訊。錢壯飛的次子錢回憶說:“在,和鄧的母親給我打電話說,‘妳父親第二次過烏江時遭到敵人襲擊,展開了壹場激戰。國民黨飛機停止轟炸後,隊伍集合,走了壹會兒。我發現他不在附近,於是我命令壹隊人回去尋找...妳父親去世了...那是1935年3月29日,他才40歲。”“據當地人說,空襲時看到壹個騎白馬的紅軍掉進烏江渡口,紅軍的體貌特征和錢壯飛很像。
第二,三月份留下來的人被反動的民團殺害了。持這種觀點的是金沙和鳳姐。據金沙縣黨史辦調查,紅軍部隊渡河時,壹支紅軍沿主力渡河路線獨自來到烏江北岸。紅軍穿著藍色軍裝,背著壹個黃色布袋和壹個小皮包,隨身帶著壹把手槍。他曾經從當地人那裏買過東西吃。天黑時,他溜進了當地惡霸地主的幫兇李的家裏,請求李帶他過河。李見他是單身,還背著壹個包裹,便“熱心”地為他帶路。行至後山鄉巖口時,李趁紅軍觀看渡江路線,突然將其推進30余米深的巖底。他就下到磐石那裏,用石頭打死他,又奪了他的槍和衣服。李回家後,用他的手槍換了兩石米和壹匹馬。後來,當地群眾冒著極大的風險,就地掩埋紅軍遺骸。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將其遷至後山鄉張家埡口,立石碑,上書:“紅軍烈士墓。”金沙縣黨史部門經過多次調查論證,認為被害的紅軍就是錢壯飛。
疑點
2002年,經貴州省黨史部門最終確認,錢壯飛的犧牲地點為金沙縣後山鄉巖口村。雖然很多人還持有不同的看法,但錢壯飛死在金沙、西豐烏江渡口似乎是毫無疑問的,只是他的死因真相尚無定論,只能留給後人去分析考證了。
這個疑問:
第壹,著裝特征不足以證明。這份聲明中記載“身穿藍色軍裝,背著黃色布袋和小皮包,攜帶手槍”,但黃色布袋、手槍和小皮包都不足以證明此人就是錢壯飛。如果要說特點,錢壯飛的特點很明顯,就是戴眼鏡。那時候戴眼鏡應該是最大的特色。
第二,時間不對。據無線電營的同誌說,南渡烏江時,壹、六支隊跟軍委無線電營在壹起。每個單位都有壹個廣播電臺,有七八個接線員。“無線電小組的任務是保證兵團首長與中央軍委及其下屬單位的通信聯絡。那時的無線電設備比現在重得多。光是壹個接收器和壹個發射器就重達40多公斤,6塊電瓶重60公斤,壹個充電器重90公斤左右,還有其他機器零件箱和汽油瓶,都得靠人力搬運。”因為錢壯飛壹直從事文職工作,壹直在軍委無線電營工作,而無線電營攜帶重型裝備,移動速度不快,所以錢壯飛落後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被殺的可能性很小。當時電臺營壹般24小時接收和翻譯報紙。在行軍過程中,往往分成兩隊:壹隊隨先頭部隊行軍,先頭部隊停止行軍後,組織設立報館,同時通知另壹隊開始行軍。正常情況下,無線電營有三個排:運輸排、警衛排、管理排。錢壯飛和周恩來走在壹起,應該在隊伍的中間。後山壹帶靠近河邊,應該屬於紅軍的警戒範圍,幾乎不可能被暗算。而後山離渡口只有三四裏,幾乎到了河邊。當年這裏是紅軍警戒區,錢壯飛被打死的可能性很小。
第四,時間與事件不符。據周恩來回憶,錢壯飛的妻子張振華在延安時,錢壯飛第二次過烏江時與空襲失散,隊伍集結長途跋涉。發現他不在身邊,就下令壹隊人回去找,也沒找到。已經被認定為失蹤,後來又被認定為犧牲。躲避空襲應該是在過了烏江之後,因為南渡烏江的時候只有壹次空襲,就是1935 4月1,而前紅軍在3月31已經全部過了12的烏江。如遇空襲,只能在過烏江後。據地方誌記載、革命文物普查和當地群眾回憶,西豐被炸遺址只有兩處:壹處是西豐縣鹿窩鄉老窩寨的洪吉,另壹處是西豐縣九莊鎮祖宗山上的祖宗觀。可見錢壯飛應該是在渡過烏江後犧牲的。
貴州西峰說
但西豐縣黨史部門認為,錢壯飛同誌是在渡過烏江後,死在西豐縣劉暢鄉宋家寨旁的壹個無良坑裏。據宋家寨的人說,有壹個自稱夏的紅軍,因病與大部隊失去聯系,住在宋家寨的壹個山寺裏。被跟蹤的“青香集團”骨幹羅少安搶走了他的行李。夏見了說:“壹個大麻子搶了我的行李。別的不要了,但得還壹個印章和幾本書,不然找到部隊後我是不會同意的。”此事發生後,市委委員宋子珍得知,他和手下合謀將夏推入40余米深的無良坑中摔死。後來據當時參與殺害紅軍的兇手之壹宋(解放後被判無期徒刑,1980年釋放)回憶,紅軍的身材、相貌、年齡、口音與錢壯飛相似。後來,用壹張照片認出了宋的錢。宋說,照片上的人是被宋子珍推到無良坑裏的夏,所以西豐縣黨務辦認為夏就是錢壯飛。
疑點
以上都沒有確鑿的證據。想要得到真相,就要確定範圍和時間,用科學的推理去發現。首先,有幾點可以肯定:
第壹,錢壯飛的犧牲時間應該在1935,3月31到4月1之間。第二,可以排除錢壯飛死在渡河之前,即祭祀地點不可能在金沙縣後面,而只能在西豐縣。還有壹個證人證明錢壯飛已經過河了。據《西豐文史》(1987年5月版)第二集記載,1981年夏天,湖南國防科工辦原副主任、老紅軍鄒碧昭從湖南跋涉千裏來到西豐,尋找戰友錢壯飛的下落。他說,和錢壯飛壹起過烏江,翻過壹座高山(大石頭頭),就在不遠處被敵機騷擾。紅軍發出空襲信號,就分散隱蔽。空襲解除後,他們就分開了。
然後,我們再來詳細看看西峰3月31,4月1,1,935發生了什麽。
根據黨史記載,紅軍南渡烏江後三天的戰事詳情如下:1935三月31上午11左右,紅軍全部渡過烏江。烏江南渡主要是從烏江上遊黃河段經北岸後山壹帶的大塘渡口、梯子巖渡口、江口渡口。
3月31日晚,紅五軍團到達西豐縣九莊鎮,在此紮營。為了不打擾人民,士兵們在鎮上人們的房子外面紮營。紅三軍團於4月1日到達九莊鎮,與紅五軍團會合。在九莊鎮,紅軍大出風頭,到處寫著“去貴陽,活捉蔣介石”等標語。與此同時,毛澤東和朱德澤在西豐縣劉暢鎮。4月1日,毛澤東、朱德在劉暢下達“佯攻西豐縣,主力經川黔公路掩護”的命令。
此時貴陽的蔣介石坐立不安,因為息烽離貴陽只有70多公裏,貴陽已經為蔣介石夫婦準備了兩個滑梯,以備不時之需。4月1日,約11時,敵偵察機出現在劉暢老窩寨、信陽、息烽縣蘆窩,後繞行九莊鎮,返回桂陽。15左右,西峰出現4架轟炸機。飛機爆炸事件發生在九莊鎮的祖師關和鹿窩鄉的洪集。在九莊鎮,十幾名紅軍官兵策馬沖出鎮外,分散敵機註意力。與此同時,其他紅軍戰士沖向高地,用機槍和步槍向空中的飛機射擊。在對九莊鎮的狂轟濫炸中,敵機投下了24枚炸彈,摧毀了29棟房屋。65,438+000多名紅軍指戰員陣亡,數十人受傷。後來根據縣誌和革命文物普查,魯沃鄉的洪吉也遭到轟炸,死了幾十個紅軍。
紅三團在西豐縣牽制國民黨中央軍第五十九師、第九十三師時,中革軍委和紅壹軍團已向紮佐方向推進。九莊鎮的紅五軍團和紅三軍團的壹部分紅軍也從九莊鎮繞過西豐縣,到紮佐與中央軍委會師。這是3月31日到4月2日紅軍在西峰的全部戰鬥和情況。
從上述戰爭來看,如果排除錢壯飛留守被反動勢力殺害的可能,那麽他犧牲的最大可能就是敵機轟炸,這與《虎穴裏的劍》中的描述是壹致的。雖然傳記作者的信息來源不能作為考證依據,但錢壯飛死於轟炸是有可能的。當然,這壹理論應該滿足以下條件才能成立:
飛機上被投下炸彈,壹些紅軍戰士死亡,壹些紅軍戰士在飛機上開火。時間應該在3月31到4月2日1935之間,每四個小時應該有兩次空襲的可能。
根據以上分析,有壹個地方符合以上四個條件,息烽縣鹿窩鄉老窩寨的霍恩吉;符合五個條件的地方只有壹個,就是西豐縣九莊鎮的祖宗觀。所以這兩個地方有壹個可能就是錢壯飛死的地方。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麽那麽多紅軍部隊被炸到電臺隊,而不是被炸?我想情況應該是這樣的:4月1935,1,四架敵機在15至16之間轟炸了九莊鎮和鹿窩鄉。4月1日11時,壹架偵察機曾在烏江南岸鹿窩鄉、九莊鎮上空偵察。
據周恩來回憶,錢壯飛在空襲中失蹤了。顯然,這次空襲沒有人員傷亡,否則周恩來肯定要看遇難者中有沒有錢壯飛。從這個角度來看,敵機在這次空襲中並沒有投彈,只是偵察。
根據《1935年中華民國空軍史》等資料,當時的國民黨飛機大多是壹戰時期的老式偵察機,偵察機有機載電臺,很容易發現無線電信號,所以電臺壹直是轟炸的重點。魯沃鄉的Hoonji只是壹座小廟,坐落在壹座小山上的樹林裏。我下鄉的時候,曾經在這裏做過代課老師,也帶領學生在這裏為紅軍烈士掃墓。所以錢莊妃在這裏祭祀應該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進壹步分析,這種情況應該有壹些不合邏輯的地方:第壹,周恩來明明說是躲避空襲時失散的,應該沒有錯。當時遇到的飛機應該沒有丟彈,也就是說當時應該是遇到了偵察機,也就是4月份11左右。走了壹會兒後,周恩來讓人回去找,但是沒有找到。如果應該找到死在魯沃鄉的胡恩吉;如果妳和電臺隊在壹起,沒有損失。如果妳死了,應該有人知道。但電臺隊的同誌不知道錢壯飛的下落,他們保留了他失蹤的記錄,後來確定為犧牲。從邏輯上來說,魯沃鄉是不可能祭祀胡恩吉的。
根據4月1日的戰況分析,除了鹿窩鄉的胡恩吉,九莊鎮只有壹個地方是飛機轟炸的,錢壯飛可能犧牲在九莊鎮。然而,九莊鎮是吳公兵團和紅三兵團的必經之路。他有可能去這裏嗎?
根據周恩來的敘述,錢壯飛是在躲避空襲時失蹤的。在這壹天,有兩種可能可以避免敵人的空襲。壹次是飛機偵察時,即4月1,0935日11左右,另壹次是4月1日15左右。根據情報,周恩來沒有提到任何人在空襲中傷亡。所以肯定應該是第壹架躲避空襲的偵察機。老紅軍鄒碧昭回憶說,和錢壯飛壹起渡過烏江後,“越過不遠處的壹座高山(大石頭頭),就遭到敵機騷擾”,更證實了這壹點。
因此,根據對空襲失蹤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飛機出現在九莊鎮的時間是在4月的早上11左右。那麽,由於鹿窩鄉與九莊鎮的距離是10公裏,因此可以得出兩地之間的時間不超過幾分鐘,也就是說紅軍被空襲的時間大約是4月6日11。地點可以圈定在信陽和鹿窩之間的對門寨。這個地方只是大堰頭上空的壹段路,而這個地方恰恰是紅五軍團和紅三軍團與中央軍委和紅壹軍團分開的地方。妳為什麽能確定它在這裏?由於劉暢鄉和九莊鎮之間有壹座高山——西王山,紅軍呈人字形避開西王山,也就是說,中革軍委和紅壹軍團從西王山左側到達紮佐,紅五軍和紅三軍團從九莊鎮的窯洞穿過,從貓場繞過西豐。所以信陽和蘆窩之間的對門寨,是中央軍委和紅壹軍團與紅五軍團、紅三軍團分離的地方。
因此,根據推測和分析,錢壯飛很可能是在躲避空襲時摔倒的(或者打碎了眼鏡),因為他沒有跟上隊伍,而其位置正是吳公兵團和紅三兵團與中革軍委和鞏義兵團分離的地方。當時,錢壯飛已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那時候沒有更緊急的敵情,或者說那時候,他碰巧遇到了吳公兵團或紅三兵團的無線電隊。因為錢壯飛在江西的時候是電臺隊的老師,電臺隊很多戰士都是他的學生。因此,錢壯飛很可能是由無線電隊的士兵用擔架擡著,或者和吳公兵團、紅三兵團的同誌壹起行軍。他可能計劃在到達九莊鎮後通過廣播向周恩來介紹自己。但當天15到達九莊鎮後,遭到空襲。換句話說,他本應隨中央軍委和紅壹軍團去劉暢,但現在他卻隨紅五軍團或紅三軍團的同誌去了九莊鎮。所以很有可能其中壹個紅軍死在了九莊鎮。
九莊鎮有三座紅軍烈士墓:壹座位於祖師山頂背面;壹個位於山腰,距離祠堂右側約100米;壹個位於祠堂上方約200米處。每次掃墓都要請老紅軍講革命歷史。據老紅軍說,飛機是從西峰飛過來的。四架飛機飛越九莊鎮,途經虞丘坡、棺材山和煙燈坡,並在祖師關地區投下炸彈。為了吸引敵人的火力,紅軍從祖師關附近向敵機開火。
因為當時犧牲的紅軍埋葬在三個地方,為了方便追悼會,當地政府決定將紅軍烈士的遺體搬到祖師山頂。2006年6月5438+2月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出版的《追尋紅軍足跡——走過多彩貴州》第127頁記載:“除壹位將軍外,紅軍犧牲官兵單獨安葬,其余葬於九莊鎮南祖師山上。”
1968左右進行了烈士遺骸的搬移工作。那裏生長著十多棵柏樹。當時除了遺體,還挖出了壹個公文包和壹副眼鏡的碎片,還有壹個鏡片碎了。眼鏡腿已經斷了,放在鐵眼鏡盒裏。鐵眼鏡盒因為年代久遠,出土時已經生銹,輕輕壹碰就碎了。還有壹支鋼筆和幾件皮包。當時我們都覺得壹定是文件。最近在重慶晚報上看到壹張錢壯飛的照片,感覺錢戴的眼鏡很眼熟,很像紅軍墓裏出土的。
當然,我們不能確定這副眼鏡是錢壯飛的,但這些情況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壹些想象的空間。
受傷留在九莊鎮的三個紅軍戰士,只知道死在九莊鎮的紅軍烈士中有壹個“將軍”,卻沒有壹個人知道他,也不知道他的職務。紅五軍團和紅三軍團的重要領導人,大多都有他們的記錄和行蹤。如果是紅五軍團或者紅三軍團的將領,應該有記載。是因為知道錢壯飛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是誰嗎?當然,紅五軍團的團長董振堂會知道他,但因為董振堂在西路軍進入甘肅高泰時犧牲了,錢壯飛的犧牲成了壹個謎。
根據這些細節,我們將記錄過去的壹些細節和現在發表的文章,以及作者的經歷,我們是否可以做出這樣的推論:
3月31,1935,中央軍委壹電臺正隨毛澤東、朱德行軍在去劉暢的路上,於是攔截的任務自然落到壹電臺,錢壯飛、周恩來要留在壹電臺在鹿窩鄉胡恩吉繼續聽敵。
這壹天的敵情應該是:蔣介石緊急命令中央軍第五十九師、第九十三師從貴陽到西峰,阻止紅軍進攻貴陽。當晚,毛澤東和朱德根據形勢采取了以攻為守的戰術。4月1日,命令紅三團佯攻西豐縣,以吸引國民黨中央軍第五十九、九十三師。4月1日,聽了壹夜敵臺的錢壯飛和電臺壹臺再次踏上行軍路。約11時,在鹿窩鄉對門寨遭遇敵偵察機。於是,大家都忙著在樹林裏躲避空襲。在這裏,錢壯飛不小心摔了壹跤,眼鏡掉到了巖石下面。等警衛幫他在山腳下找到眼鏡的時候,隊伍已經走遠了。
由於耽擱,錢壯飛和警衛隊很可能會落後。當他們追趕部隊,走到劉暢和九莊鎮之間的岔路口時,他們壹定是有選擇的。他們壹定會問路邊的人或者留守的紅軍,是不是電臺隊路過。但是根據黨史記載,吳公兵團和紅三兵團都有廣播隊,當時吳公兵團有三個廣播站。所以走錯路的可能性很大。由於無線電隊的負擔很重,錢壯飛趕上吳公兵團或紅三兵團無線電隊的同誌是不成問題的。
雖然路是錯的,但吳公兵團或紅三兵團無線電隊的同誌要說服錢壯飛和他們壹起從九莊鎮走。因為分家後,前面是壹座高數百裏的王喜,只能從王喜山麓走到劉暢和九莊鎮。要麽從錯誤的地方回到劉暢,要麽隨吳公兵團或紅三兵團從九莊鎮前進到紮佐,與中革軍委會合。從中間返回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紮佐與中革軍委會合只需要壹天時間,錢壯飛和吳公兵團或紅三軍團的無線電小組就來到了九莊鎮。從約11,沿路到鹿窩鄉,約15到達九莊鎮。電臺隊照例要選個高壹點的地方到處架設電臺天線。從九莊鎮的地形來看,祖師山是九莊鎮的絕對制高點,半山腰的祖師觀應該是報館的最佳位置。祖師山頂是最好的聆聽地點。當紅五軍團或紅三軍團無線電隊的同誌正在安裝電臺時,四架飛機飛來,向九莊鎮投彈。九莊鎮西門壹片火海。為了保護電臺和指揮部,十幾名紅軍官兵騎著馬向老祖宗的方向走去。然而,為了分散敵機的註意力,老祖宗視野中的保安連沖出了老祖宗視野。紅軍從三個方向同時向空中的飛機發射機槍和步槍,目的是為了分散敵機的註意力,防止電臺和指揮部被炸。空襲的時候,錢壯飛應該是和電臺隊的同誌壹起沖出祠堂,在附近朝天開槍,然後就死了。知道錢壯飛的人不多,所以九莊鎮沒有錢壯飛犧牲的記錄(紅軍都犧牲了名字)。但我認為紅軍的犧牲和減員壹般都有記載,這個記載應該是在紅五軍或者紅三軍。但由於紅五軍在渡過黃河組成西路軍後幾乎全部犧牲,所以沒有留下任何資料。另壹個原因可能是錢壯飛暫時跟隨吳公兵團,或者知道他的人不多,所以沒有記錄下來。紅三軍團長征到達陜北後,主力還在。如果錢壯飛是和紅三軍團壹起死的,應該有記載。根據以上分析,西豐縣九莊鎮祖山上的紅軍無名頭墓,很可能就是錢壯飛的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