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簡稱“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它是世界聞名的古都,也是現代化的國際城市。
北京是壹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稱謂,大致有20多個綽號。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後,封於燕。燕都因是古代燕國的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因靠近燕山而得名,都城名為“燕都”。
幽州,古九州之壹。北京,首都泛指全國的首都。北京成為首都後,也叫首都。
遼太宗元年(938年),南京又稱燕京,將原幽州升級為幽都府,作為遼國首都。當時遼國的首都在北京。
大都重建於元代,以金出宮和現在的北海公園為中心。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改名為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是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滅元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元朝大部分地區改名北平。
北京,明朝永樂元年(1403),明朝開國皇帝朱迪永樂即位後,將其北平的封地改為順天府,修建北京城,並準備遷都於此。這就是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北京正式命名的開始。
史靜,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遷都北京,至清朝改稱史靜。
民國時,順天廢棄京兆,置京兆,京兆包括今北京大部分地區。民國十七年(1928),京兆被廢,北京改為北平。
2.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為江蘇省會。100年前,南京是西周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國已經在今天的六合設置了堂邑,這是南京有歷史記載最早的地方,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到2018,已經2589年了。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天宮壹帶建冶煉城,開辦冶煉鑄造青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公元前473年,吳國被越國滅亡後,在現在的中華門外的長街上修建了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頭城建金陵城,金陵由此得名。
229年,武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此後南京崛起,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等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
在元代,它被改為慶忌路。城市裏有東西兩個織染局,組織大量生產絲綢產品。有6000多名專業工匠。南京雲錦成為元代皇家用品,南京成為江南紡織中心。1356年,朱元璋攻陷慶忌,改應天府。
1644年,明朝朱由檢殉國後,朱友松於同年五月被四鎮把持在南靖,改名“弘光”,建立南明政權。1645年,清軍來到江南,攻占南京後,廢除了都城的地位,改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的省會。
1842鴉片戰爭失敗後,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關河上的英國軍艦“康華裏”號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始。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名天京,11年定都。
3.安陽
安陽是河南省的壹個地級市,古稱項、殷、鄴、鄴城、鄴都、、襄州、等。它位於河南省最北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東臨濮陽,西接長治,南接鶴壁、新鄉,北接邯鄲。
歷史上,商朝、曹魏、後趙、魏冉、顏倩、東魏和北齊都曾在安陽建都。安陽名士中,有盤庚、武定、奴才傅說、女將軍傅浩、、西門豹、藺相如、新、項羽、曹操、三朝宰相韓琦、抗金將領嶽飛等。
4.西安
Xi安,原名長安、濠井,是陜西省會,副省級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
Xi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壹,歷史上有十多個朝代在此建都。豐浩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5.開封
開封,原名老邱、大良、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是河南省下轄的壹個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鄰省會鄭州,東臨商丘,南接許昌、周口,北與新鄉隔黃河相望。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壹,著名的八朝古都。
開封有四大特色:豐富的文物古跡、悠久的城市格局、濃郁的古城風貌、獨特的北方水城。至今已有4100多年的建城建都史。
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後梁、後金、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朝代先後在此建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影響深遠的“宋文華”。
開封是世界上唯壹壹個城市中軸線從未改變的都城,城堆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都是罕見的。宋朝的首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五鳳塔奇樹明夏,易門自古帝王國”、“仙童萬國之地”、“汴京富甲天下”、“東京夢中華”的美譽。
百度百科-Xi安
百度百科-安陽
百度百科-北京
百度百科-南京
百度百科-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