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所有愛國者反霸,爭取民主自由的戰場和大本營。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領導民主革命;周恩來同誌在這裏發動了三次工人武裝運動;四行倉庫見證了謝晉元浴血奮戰、誓死保衛家園的英雄場景;南京路迎來了悄然入城、夜不擾民的英雄解放軍;霓虹燈下,八連的戰士們懷著壹顆赤誠的心,為上海的安全穩定默默站崗。今天,處於和平年代的上海,依然壹如既往地繼承革命傳統,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以壹貫的創新精神和革命雄心,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上海是現代化的上海:壹排排高樓大廈,寬闊幹凈的大道,高架沖天,隧道四通八達,輕軌飛馳,F1呼嘯而過。東方明珠、金茂大廈、楊浦大橋、上海國際賽車場等現代建築構築了現代上海的城市框架。而體現這種如畫而無限的現代化面貌的,是上海市民素質的不斷提高,是上海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是經濟發展水平的現代化。走在街上,隨處可見說著流利外語、與外國友人交流的普通上海市民。在社區學校,坐在電腦桌前上網沖浪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銀發的大爺大媽們早已輕車熟路。在路邊,老人、病人和殘疾人等需要幫助的人過馬路。在十字路口,我盡力給行人指路。在公共汽車上,起身給年老體弱者讓座已經成為壹種慣例。市民的這種現代素質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城市建設方面,上海將自身發展納入中國經濟發展和世界發展的大環境中,不僅要建設壹個上海人的上海,還要建設壹個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心城市,成為世界貿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之壹。這種與世界接軌、主動融入世界的現代城市建設理念,極大地促進了上海城市建設的發展和現代化。上海在吹響開發浦東的號角後,以每年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高速發展,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引擎。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率先實現了現代化。正是在這種高速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支撐下,上海的城市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使得上海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有魅力!
上海是世界的上海:自古以來,上海從不缺少與世界的接觸。1843年,上海正式對外開放,從而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從此,形形色色的西方人,形形色色的西方器皿開始進入上海,壹排排洋房,開放的洋街,外文,外文報紙,外文招牌,外文廣告。在這種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勤勞的上海人民把上海建成了當時遠東最大的城市,成為與巴黎、紐約齊名的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從而在世界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今天,仍然矗立在外灘的“世界建築博覽會”,徐家匯公園的天主教堂和衡山路上的花園洋房都可以告訴妳那段輝煌的歷史。解放後,由於西方帝國主義的仇視和封鎖,上海與世界的聯系暫時中斷,她沈寂了壹段時間。改革開放以來,在平等和自由交流的前提下,上海再次回到世界舞臺,充當積極與世界接軌、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文化、發展民族經濟的深水炸彈,充分發揮窗口作用。要立足國內,服務全國,放眼世界,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和先進技術,促進上海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如今,上海已經成為中國與世界聯系最緊密的城市。最時尚的流行信息,最新的理念,最先進的科技,都通過上海傳遞到中國。而國內的各種信息也會通過上海向世界發布,讓世界了解中國。在經濟上,上海與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目前,上海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全球排名前100的工業跨國公司中,超過壹半選擇在上海投資;上海的商業性外資金融機構和代表處多達200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多在上海開設了分公司或設立了亞洲總部;壹些國際論壇、會議和展覽也在上海舉行。1999國際財富論壇,2006 5438+0 APEC會議,2010世博會...這些都充分顯示了上海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上海作為新世紀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中心之壹的地位已經初步確立。
隨著上海國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到上海,在這裏工作生活,在這裏交友,在這裏定居,在這裏享受天倫之樂,真正實現了中國古代理想中“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夢幻場景。上海不僅是上海的上海,也是中國的上海。這是壹個國際化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上海美麗迷人,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裏,建設壹個更加美麗迷人的上海。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美麗的上海,每個人都在為上海增添自己的美麗。正因為如此,上海將變得越來越美麗。我們的生活因為上海而豐富多彩,上海因為我們而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