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條:
19XX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20周年,也是桂林順利實現旅遊“九五”計劃和跨世紀發展目標的關鍵壹年。年初以來,在國家旅遊局、自治區旅遊局等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各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桂林旅遊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 並按照自治區黨委“三大戰略、六大突破”的戰略部署,借助桂林地市合並,拓展旅遊市場。 以服務、環境、秩序為重點,努力做好全市創優工作;在黨的十五大精神的推動下,我們積極推進企業管理機制改革,努力把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全國特大洪災對桂林旅遊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年,* * *接待遊客803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465438+萬人次,國內遊客76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365438+2400萬元(其中涉外旅遊921萬元,國內旅遊2203萬元)。全市賓館飯店入住率58.15%。
主要工作
(壹)采取靈活的促銷策略,不斷拓展桂林旅遊市場。
1.調整旅遊推廣費用的收取和管理方式,成立推廣領導機構,為全年推廣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打好基礎。
年初,針對受東南亞金融風暴影響日益嚴峻的旅遊形勢,市政府及時下發了《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旅遊促銷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調整了旅遊促銷費的收取方式;同時成立“桂林旅遊提升領導小組”,由分管旅遊的副市長任組長,旅遊、計委、物價、財政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不僅為我市旅遊推廣提供了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使資金得到了專款專用和合理使用,保證了全年各項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2.做好市場定位,進壹步擴大桂林在入境旅遊市場的份額。
壹是重點鞏固日韓港澳臺等短程市場。日本市場,3月以桂林-福岡航線為契機,派出精益推廣團隊參加國家旅遊局組織的“西日本聯合推廣活動”。9月,為吸引更多日本遊客來桂林,鞏固航線開通初期的正常運行,以市政府名義組織旅遊企業赴九州、大阪、東京等地區進行宣傳;此外還邀請了NHK電視臺、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日本新銳。
聽說桂林的媒體采訪,通過他們的啤酒宣傳桂林,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港澳臺市場,組織企業參加壹年壹度的香港旅遊博覽會;邀請臺灣省旅遊界、新聞界知名人士來桂林參加桂林旅遊論壇,共商加強桂林與臺灣省旅遊合作的良策;邀請香港電臺電視臺、鳳凰衛視中文頻道、大公報、文匯報、亞洲電視臺、臺灣省潮視等新聞媒體赴桂林采訪或拍攝桂林旅遊專題片,並分別在港臺省播出,進壹步提升了桂林旅遊在港臺省的影響力。二是積極開拓歐美遠程市場。6月,我們與國內其他幾個熱門旅遊城市壹起前往西歐進行巡回推介,先後在瑞士蘇黎世、意大利米蘭、慕尼黑以及法國法蘭克福、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城市開展了豐富新穎的專業推介活動,提高了桂林在西歐國家的知名度。在美國市場,以在興安貓兒山發現二戰時期美國空軍飛虎隊飛機遺骸為契機,先後組織了兩組推廣團在美國各大城市巡回宣傳,並派人參加了國家旅遊局在美國公民蘇達“美國商城”舉辦的中國宣傳月活動;抓住克林頓總統成功訪問桂林的歷史機遇,發起並邀請Xi安、京、滬、港、桂林等城市共同推動“總統遊”赴美,竭力在美國“炒”桂林。三是搶占俄羅斯、南非、中東、印度等冷點市場。組織促銷團隨國家旅遊局赴俄羅斯進行市場調研和開展促銷,做好俄羅斯市場的前期開發工作。同時加強與國外旅行社的合作,讓國外旅行社在我市因資金問題無法對這些冷點市場進行大規模宣傳推廣的情況下,幫助宣傳桂林,提高桂林旅遊在上述冷點市場的知名度。
3.大力開發國內旅遊市場,努力把國內旅遊培育成桂林旅遊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國內旅遊的穩定增長,彌補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入境旅遊造成的損失。組織旅遊企業參加廣州國際旅遊交易會、首屆上海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和泉州國內旅遊交易會。組織企業聯合臺商協會、外商協會在廣東五市促銷;北京、廣東和華北新聞機構的記者已被邀請訪問廣西。福建、江西、浙江跟團遊;在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欄目播出桂林旅遊專輯;在《北京晚報》、《北京精品指南》、《羊城晚報》、《煙臺晚報》、《新民晚報》刊登桂林暑假旅遊線路廣告,極大地提高了桂林旅遊在華南、華東、華北、華中等發達地區的影響力,在全國再次掀起桂林旅遊熱。
這些促進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不僅有效遏制了入境旅遊人數的下降,而且實現了國內旅遊人數的穩步增長。此外,全年還出現了四個罕見的旅遊高峰:4萬多名中外遊客來桂林過春節;五壹勞動節那天,將近80,000名遊客參觀了桂林。暑假期間入境遊客3萬人次,國內遊客20萬人次。“國慶”和中秋更是火爆,遊客超過7萬人。每天有171艘船從漓江啟航,36257位客人遊覽過漓江。全市750多輛教練車全部出動是不夠的,還得從柳州調車支援。65438年10月4日,桂林兩江國際機場8000多人登機,創下機場最高紀錄。
(2)繼續加強旅遊業管理和市場監管。切實解決遊客和市民普遍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努力為中外遊客營造更加安全、文明、舒適的旅遊市場環境。
1,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不斷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工作的同時,旅遊局等二級機構工作人員經常利用節假日或工作之便,深入基層和市場充實旅遊市場監管隊伍,對景區、購物點、車站碼頭、餐飲、漓江等重要區域和環節實施重點監控和流動監控, 以便及時了解市場動態,隨時解決和處理遊客在廣西旅遊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2、以規範旅遊經營者的經營行為為目標,敢於碰真碰硬,嚴厲查處旅遊市場中的各類違法經營行為。以新華社駐遼陽記者陳殿生在上海《新民晚報》發表題為《為何失意遊桂林,雙簧戲把人口的胃敲了下去》的報道為由,會同技術監督、物價等相關部門,對導遊唐鶴和店家(桂林東方珠寶有限公司)聯手“宰客”,損害桂林旅遊聲譽予以嚴懲。以此次事件為突破口,再次聯合公安、工商、物價、交通、技術監督、稅務等部門,全面整頓桂林旅遊市場,對全市所有珠寶行業進行清理整頓,規範珠寶行業經營和服務行為;召集全市陪同人員、指定旅遊單位、旅遊售票點開會,審議相關規定;嚴厲查處旅遊市場各類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堅決取締景區、漓江上的飛鉤掛船、盯梢叫賣等各種不正之風;堅決打擊旅遊購物和旅遊娛樂市場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騙遊客等違法行為,取得積極成效。據統計,全年共查處無證旅遊車輛16輛,無證導遊15名,無證旅遊船舶50余艘,其他違法案件1000余起,有力維護了遊客合法權益,塑造了桂林良好的旅遊形象。
3.完善旅遊投訴體系,率先在全國旅遊城市設立“桂林旅遊投訴中心”,具備類似“110”的快速反應能力,24小時值班,隨時隨地處理遊客投訴。19年8月中心成立以來,在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各項工作運行正常,社會效益良好。截至65438+2月31日,中心* * *共接到來電、舉報、咨詢、求助、建議606件,接待來電、來信來訪2954件,為廣西遊客挽回經濟損失216021.54元,受到中外遊客的壹致好評。
4.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其在市場管理中的作用。在原有協會的基礎上,根據旅遊的類別和從業人員的工作特點,分別成立了旅行社協會、導遊協會、酒店協會、旅遊定點協會、珠寶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通過加強與各協會的溝通聯系,積極引導行業協會進行內部自我教育、自律,自覺規範自身經營行為,杜絕各種違規行為,使協會與行政部門共同做好市場管理工作。
5.加強旅遊法制教育,走法治之路。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行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頒布為契機,在全市範圍內舉行了盛大的旅遊法規宣傳咨詢活動,組織全市旅遊經營單位和個人對《條例》和國家有關旅遊法律法規進行學習討論。同時,組織專業人員,結合桂林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旅遊業管理條例〉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實施辦法》在制定過程中,廣泛征求了旅遊經營者的意見,積極采納了他們的合理建議。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促使旅遊經營單位和個人學法、知法、守法,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觀念,以法律的威懾力規範旅遊經營者的經營行為,凈化桂林旅遊市場。
(三)深入開展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
1.根據國家旅遊局年初發布的新創建評分標準和要求,以及我市自查自評中發現的問題,“創建指揮部”兩次下發《桂林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整改通知書》,要求各專業工作組高標準、嚴要求完成通知書中細分的整改任務,確保分秒必爭。
2.加強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協助相關單位,增開環城旅遊大巴,開通桂林-荔浦風雨巖、桂林-龍勝、桂林-資源直達大巴,極大方便了遊客在市內各景區(點)之間的出行。
3.積極搞好城市美化和綠化。為使桂林以良好的市容市貌迎接國家旅遊局組織的有關專家的評估驗收,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首批入選、高分入圍”的目標,市政府加大投入,在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三湖”、“三江”、“三路”、漓江劇場廣場、象山廣場等綠化美化工程年內相繼建成。
4.積極提升旅遊城市服務功能,加快桂林與國際旅遊接軌步伐。根據評分標準的建立,對全市所有不達標的景區(點)和車站的廁所進行全面維護和改造;在機場路、車站、碼頭、市區主要街道和通往市區主要景區(點)的道路上,更換或新設置符合國際標準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或遊客投訴牌;珠江、楊堤、陽朔等航運碼頭和桂林至珠江、桂林至楊堤旅遊通道的改擴建,全市三星級以上賓館飯店安裝計算機多媒體服務設施和“互聯網”上網系統;在市區景點、主要街道等遊客集中的地方建設了IC電話亭,桂林的旅遊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5、實行凈菜上船制度。根據市政府的指示精神,7月中旬在漓江涉外遊船上全面實施凈菜;9月中旬,國內郵輪上也推出了凈菜。凈菜登船制度的實施,既保證了船上餐飲的清潔衛生,提高了遊船的服務質量,又大大減少了遊船運營對漓江的汙染,使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再上新臺階,也使桂林更有能力入選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6.根據國家旅遊局制定的新的星級評定標準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評定標準,對申請星級評定和星級提升的酒店進行業務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賓館飯店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明顯提高,桂湖賓館晉升為四星級賓館。
7、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旅遊專業人才的整體素質。壹是組織全市各旅行社總經理、部門經理參加全國旅遊行業從業資格考試,60人通過考試並取得從業資格證書。二是對全行業近240家旅遊企事業單位脫產培訓安排任務,加強日常檢查落實,使所有旅遊企業脫產培訓達到80%以上。三是組織舉辦了五期導遊培訓班、兩期中高級車船管理人員培訓班和四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