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我市商品房銷售的基本情況
2009年批準預售商品房3909套44萬平方米,銷售5583套63萬平方米(含存量房)。
2010 1-9月,商品房預售面積48.05萬平方米,3862套,同比增長17%,銷售29.46萬平方米,2502套,較去年銷售額下降40%。
2010至1至9月,全市城鎮住宅商品房均價為3585元/平方米,其中9月均價為3746元/平方米。其中,主城區價格明顯高於新城區,部分樓盤價格超過每平方米5000元,呈整體上漲趨勢。
二、商品住宅價格上漲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邳州市和東海縣的調查,我市平均房價比邳州和東海高300-500元/m2。分析我市房價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1,城市化進程加快。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城市面積迅速擴大。2009年,我市城市人口251.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25%,邳州占21%,東海占20%,城市人口比例高於周邊地區。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城市買房的人數增加,購房需求增長相對明顯。
2.土地和拆遷成本增加了。近年來,該市著力於舊城改造。拆遷範圍和面積大,補償標準逐年提高。目前房地產拆遷綜合補償價格已經達到2800元/平方米左右,導致土地凈出讓價格過高,開發成本增加。而邳州、東海舊城改造範圍很小。
3.開發項目的位置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市近幾年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在主城區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大部分樓盤都在商業和人流密集區,所以房價比新城區高;同時,由於個別樓盤的地理優勢,房價上漲較快(市區部分開發項目超過5000元/平方米),造成新沂整體房價過高的印象。周邊縣市在主城區發展較少,多在新城區。
4.對住房的需求正在增加。(1)區位優勢的影響。我市是蘇北唯壹的三級壹級城市,交通區位優越,人口流動大,商品房需求日益旺盛。(2)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明顯。從二手房登記情況來看,每年約有500戶因改善住房條件的需要而購房。(3)消費觀念先進。2009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同比增長13.9%。房產、車輛投資明顯傾斜,住房貸款買房二次投資現象增多。各類住房需求的增加,帶動了房價的持續上漲。
三,解決方案和對策
1,加快建設,確保商品住房市場供應。
壹是相關部門對已出讓的土地進行監督檢查,避免閑置;二是加快在建項目建設;三是加大拆遷力度,確保建設用地及時交付。9月份以後,在建房地產項目可投放市場的商品房面積約28萬平方米,全年累計供應商品房70萬平方米,基本達到供需平衡。
2.增加住房用地供應,擴大商品房建設規模。
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合理確定房地產用地供應規模和節奏,盡可能提高商品住房用地比例,努力保持供需平衡。截至9月,全市已出讓房地產用地20宗,面積1,314畝。預計全年出讓土地面積將達到21,000畝。
3.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按照省政府“十二五”住房保障規劃,進壹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增加安置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應,為穩定市場房價發揮積極作用。目前保障房建設項目5個,面積41.9萬平方米。其中住建局負責3個項目:百合家園壹期9.3萬平方米、百合家園二期10.3萬平方米、紅楓家園10.3萬平方米,年前可供安置分配20萬平方米。房產服務中心承接兩個項目:6萬平方米保障房三期(匯豐園)和6萬平方米商品房(金色家園),年底前可分配。經濟適用房價格不超過2000元/平方米。
4、調整和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在土地供應和規劃設計上,切實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明確普通商品住房建設數量和比例。
5、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遏制不規範銷售行為。
壹是加強對商品房預售行為的監管,禁止囤積居奇的行為;二是加強商品房合同管理,落實房地產信息公開制度;三是鼓勵實行商品房現售制度,完善商品房預售方案管理。
2010年十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