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

幼兒園是孩子最天真活潑的時候,也是教育孩子人生思想行為的年齡。這裏我給大家帶來幼師教育筆記,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壹)“自由活動”

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我會坐在大椅子上,或者站在教室中間,看著孩子們玩耍。過不了多久,孩子們遊戲的聲音就會越來越大,有的在笑,有的在竊竊私語。平時我會站在教室最前面,對孩子們喊幾聲“請安靜”,但情況並沒有改變。兩分鐘後,他們又會開始制造噪音。

這個時候我就特別煩。我不明白為什麽孩子自由活動的時候會發出這樣的聲音。我不明白為什麽孩子們坐在壹起總是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玩的安靜壹點,我決定多教育幾個“吵鬧”的孩子,起到警示作用。我環顧四周,看到遠處那群孩子在玩陀螺。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出現在我面前的是壹張張驚恐膽怯的臉,壹張張準備接受懲罰的臉。突然很想知道孩子們在玩什麽,就什麽也沒說,在那群人裏找了個空位子。我壹坐下,就明白了原因。本來小孩子都很喜歡玩陀螺儀,現在陀螺儀只有三個,很多小孩子都想玩,但是都沒有了。於是惠惠想去玩角落裏的磁鐵材料,但趙陽阻止了她。趙陽說:“老師說有空就玩自己的玩具。妳不能玩角落裏的材料。”“是的,我想玩陀螺,但是妳不會和我玩。我只玩磁鐵。”他旁邊的香香也說,“妳不能玩”。“是的”。妳不能。於是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大。知道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也就放心了。我對孩子們說:“我有空的時候玩自己的玩具,但是有些孩子沒有玩具的時候也可以玩探索角的玩具。

但是當惠惠沒有玩具時,妳為什麽不和他壹起玩呢?他也想玩陀螺。趙陽聽了我的話,對惠惠說:“那我的陀螺就跟妳玩吧。”“好吧”惠惠開心地笑了。我趕緊說:“自由活動的時候,有矛盾和問題的時候,妳自己解決,但是聲音要溫柔,不要影響到其他孩子。”

這件事給了我很多啟發。孩子的“矛盾”行為,壹方面有原因。如果老師只靠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自己認為很有趣,孩子參與率不高的活動時,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到孩子的座位上耐心觀察了解,及時引導調整;另壹方面,老師要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二)“孩子膽小”

問:我家孩子膽小老實。我擔心他小學的時候會被別人欺負。現在怎麽教育他?專家:確實有些孩子性格軟弱。家長要分析他們性格軟弱的原因:是否經歷過溝通挫折帶來的不良經歷,壹旦與人發生沖突,會不敢退縮;或者家裏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太在意。要改變孩子軟弱的性格,除了消除上述導致孩子軟弱的原因外,還應該給孩子提供壹個自信勇敢的教養環境,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支持孩子大膽做事,支持孩子獨立做選擇,自己解決問題,寬容做事過程中的失敗和錯誤。

鼓勵孩子大膽發言,家長要用“妳怎麽看”“妳怎麽看”之類的話,給孩子提供獨立思考和表達意見的機會。

促進孩子的社會交往,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對他人的態度。

壹般來說,孩子可以和同伴相處得很好,但海琪媽媽的擔憂還包括孩子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對新同伴的陌生,缺乏主動交流,或者是自己主動開始不接受別人的交流方式,導致同伴誤解等擔憂。父母可能希望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前教育他們:

創造條件讓孩子和報考同壹所學校的夥伴交往,互相熟悉,互相關心,這樣孩子入學就不會感到孤獨。

父母以身作則示範對人的態度和與不同人交往的方式,抓住機會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

壹旦孩子在小學遇到溝通挫折,多問為什麽,多解釋,穩定孩子的情緒。如果對方真的無理取鬧,態度傲慢,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害怕,支持孩子學會用嚴厲的語言告訴對方這是錯誤的行為,並道歉。同時,家長也要用平和禮貌的方式與班主任和對方孩子的家長溝通。千萬不要擴大爭執,以免引起孩子的焦慮。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三)“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給孩子壹個說話的機會,他會給妳壹個不壹樣的答案。今天壹個五歲的孩子給我28歲的老師上了壹堂生動的人生哲學課,讓我深深體會到它的深刻意義。

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陶陶很沮喪地走到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用手絞著衣服。我用手摸了摸他的衣服,全濕了。我溫柔地問他:“衣服怎麽濕了?妳灑水了嗎?是不是開水龍頭時用力過猛,水灑了壹身?”他低著頭,臉紅紅的,支支吾吾。我接著問他:“是不是別的孩子不小心把水弄到妳身上了?”陶陶仍然不說話...不回答所有問題的孩子真的讓老師坐立不安。所以我理所當然的認為責任在他,不然我為什麽不說話?要不妳告訴我為什麽?這個時候,我真的很想發火。孩子壹天在幼兒園開心快樂。放學後,他渾身濕透了。他的家人會怎麽想?壹天沒把孩子照顧好?孩子感冒了怎麽辦?壹整天,我都很努力,但是壹整天的努力都會因為孩子的衣服濕透而被否定。

這時候我正要發火,但是看著他撅著的嘴,我想,算了,等等,給他壹個思考的時間,給他壹個說話的機會。於是我用我的衣服換了他的濕衣服,告訴他:“先穿老師的衣服,等妳的幹了再換。”然後,我開始抱著他,耐心等待。壹分鐘過去了,陶濤終於擡起頭來說話了。他說:“老師,我剛大便,水沖不下去。我用壹個盆接了水,沖了下去。我不小心把盆裏的水灑了,但我把它沖了下去。”

我瞬間窒息了。

陶陶接著說,“這樣就不會臭了。”

我緊緊地抱著陶濤,就像抱著我自己的孩子壹樣。這個時候我還能說什麽?我因為自以為是差點傷了孩子的心。

陶濤也緊緊地擁抱了我。壹直以來,孩子們總是緊緊地抱著我,讓我喘不過氣來。

我們總是因為自己是成年人,就把很多事情想當然,把這個想當然當成真事,放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殊不知,有多少次我們覺得自己傷了孩子的心?

給孩子壹個說話的機會,也許他會給妳壹個不壹樣的答案。

幼兒師範教育劄記(四)“老師沒排隊”

孩子們該喝水了,孩子們拿著自己的小杯子排隊接水。看著孩子們咕嘟咕嘟地喝水,我忍不住笑了。這時,我突然覺得有點渴,就把杯子拿到水龍頭旁,很自然地喝了壹杯水。我正準備把它送到嘴邊。我聽到J.J .笑著和其他小朋友小聲說:“妳看到剛才我們老師沒有排隊打水嗎?”邊說邊笑的看著我,其他孩子都笑了。

我不禁疑惑,是啊,我壹般都是讓孩子喝水或者排隊做其他事情,孩子也比較守規矩,每次都做得很好,但我這個老師沒有做到。雖然這是壹件小事,但是孩子們看在心裏。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應該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但我給他們樹立了壹個壞榜樣。

我趕緊對孩子們說:“剛才老師沒有排隊打水,這是不對的。老師下次不會了。請妳監督壹下孩子好嗎?”“好!”孩子們笑了。

幼兒教師教育劄記(五)兒童的是與非

俗話說“壹千個人有壹千種脾氣,壹萬個人不壹樣。”作為壹名幼師,每天面對幾十個不同面孔的孩子,也穿梭於幾十個不同性格的人之間。

碩陽是班裏壹個害羞內向的孩子。乍壹看,妳會覺得他是壹個安靜乖巧的孩子,但當妳和他接觸久了,妳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也許是因為他性格孤僻,所以總會有過激的行為。孩子上廁所,會在沒人看的時候,打孩子的頭,或者拍拍孩子的背。這時候會有孩子跟他說:“老師,柴壹生打我了。”追究原因,楊碩輝無辜地說:“老師,我沒打人。”其實老師理解,這可能是碩陽對孩子友好的壹種方式,只是有點粗暴,但這樣的行為畢竟是不對的,老師壹定要教育引導。讓他學會和孩子友好相處,體驗和他們壹起做遊戲的快樂。

說到遊戲,碩陽還有壹大危險。壹起玩玩具的時候,他會為了某個玩具張嘴咬人。作為老師,我們必須確保公園裏孩子們的安全。當我們發現孩子的這種行為時,壹定要及時教育。面對老師的質問,碩陽並不畏懼。他會向老師表白,慢慢地對老師說:“老師,他搶了我的玩具。”其實老師明白,在碩陽心裏,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麽不妥。他喜歡這個孩子,所以會拍拍他表達自己的感受。他搶了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了他來保護我的利益。

在孩子和孩子的交集裏,其實沒有明確的是非。面對各種性格的孩子,老師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的心不受傷害,妥善解決孩子的極端行為,保護他幼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