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魚龍混雜的心理市場擦亮眼睛,識別正統的心理咨詢,而不是成功。
區分標準,壹個讓妳內在成長,各方面達到平衡;另壹個讓妳飛翔,追求更遙遠的幻想。
我們需要擦亮眼睛,擦亮屏幕。
雖然心理咨詢強調客觀中立。但是,我們不要陷入那種機械的、僵硬的機器人模式。
對於咨詢師與來訪者關系的建立,容易陷入職業病,缺乏彈性和親和力,也是非常不利和可笑的。
2
信任
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對方。
信任,也就是建立關系,在心理咨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明白;理解
作為咨詢師,為了有壹個相對有效的咨詢,妳有沒有認真細致地了解妳的來訪者?
(用戶畫像:為不同的來訪者量身定制咨詢;基於不同的用戶,為他量身定制最適合的進階訓練方案。)
在心理咨詢中,要非常註意了解來訪者的背景信息,也就是收集信息。(問卷、詢問、仔細觀察)
除了討論她的生活事件,成長經歷甚至出身家庭的影響,首先要問她有沒有什麽身體疾病?
阿龍引用埃裏克森的話說:了解病例歷史的過程就是治療的過程。
在第二次咨詢中,可以了解來訪者在此期間的飲食起居等情況。
阿隆說,詢問來訪者的具體生活,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還可以促進關系的建立,因為這種對日常生活的細致詢問可以增加親近感。
除了背景資料的收集,了解來訪者的人際關系也很重要。(相處模式,社會支持)
心理咨詢不是流水線作業,還需要根據不同來訪者的情況,為其量身定制咨詢方案。(不同人,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不同技術)
亞倫強調,“只有當技術來自治療師和患者在任何時候的不同互動時,它才是最有效的。”
四
反饋和解釋
咨詢師的接納、理解和親情,為來訪者提供了壹個在咨詢室中感到安全和信任的良好環境,他們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和自己。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反饋”才是真正的手術刀,能讓咨詢不再流於表面,而是進入更深層次的工作。(反饋、回應)
“喬哈裏之窗”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有四個部分。
如果壹個人的盲點比較大,那麽他的人生就會很狹隘,社會適應能力也會有很多障礙,就像盲人走路壹樣,自然不會那麽順暢。(自理,自戀,感覺良好)
咨詢師的很多反饋都是針對來訪者的盲點,幫助他們逐漸縮小盲點,增強檢驗現實的能力。(卡點、原因、根本原因、他人反饋)
有效的反饋是建立在咨詢師有大量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的。
心理咨詢師要謹言慎行,不當的反饋可能會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或其他後果。
需要註意的是,心理咨詢師雖然壹針見血地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但要讓來訪者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節奏下慢慢接受、看到、理解(引導、啟發),不能過於草率和直接。
給訪問者時間來展示勇氣、接受和行動的意願,然後在他們聯系妳時給予反饋。不要壹次全推!
因此,在咨詢中給出反饋之前,妳必須與來訪者成為盟友。論關系的重要性,只有兩個人的咨詢聯盟建立起來,來訪者才會願意信任妳,聽取妳的反饋。(先連接再糾正)
亞倫特別明智,對他的病人發出溫柔的邀請,既不侵犯,也不退縮。壹般情況下,遊客不會拒絕如此真誠的邀請。
反饋的有效性——反饋的合適時間點,咨詢者的態度,反饋的語言內容有很大的關系。同時基於咨詢聯盟的關系,訪客的節奏,訪客的狀態。
協商的態度要真誠。如果妳是壹個有經驗的咨詢師,妳就會知道,我們的誠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身的修養(個人的成長和療愈)。
亞倫說,要避免給出籠統的反饋,而是要讓反饋清晰、集中。
對於患者提出的壹般性問題(比如妳喜歡我嗎?),不要簡單的給出肯定的答案,而是重新定義這個問題,討論吸引妳到病人的方法和距離妳的方法,這樣會增強妳回答的有效性。
體驗者的話讓我覺得我能從雲端看到太陽。很多時候,我們有時會陷入彌漫的迷霧中,咨詢的語言就像穿過迷霧的路燈,慢慢幫助我們看清問題,找到方向。(燈塔、路燈)
每個來訪者都是不壹樣的,隨著咨詢經驗的積累,我們的反饋也是不壹樣的。
解釋
在精神分析學派的咨詢中,特別註重解釋。心理咨詢師會解釋來訪者的防禦,他的同理心和他的潛意識動機。
亞倫在他的書中有壹章談到了這個問題,他給出了壹個很有意思的題目,叫做“不要把解釋看得太重”。
解讀往往不代表事實,只是基於專業角度的分析。同壹事件可能有多種解釋,它們只代表了部分可能性。不壹定是唯壹的答案。
當時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會抽壹支“勝利的雪茄”,作為對每壹個有見地的反饋和解釋的慶祝,而阿隆更關註的是兩個人在咨詢關系中編織在壹起的過程。
作為顧問,妳對此怎麽看?
五
此時此地的技術
來訪者會不自覺地將日常生活中與人溝通的模式運用到與咨詢師溝通的過程中。
因此,輔導員應該始終了解事實,並給予反饋,以刺激來訪者更受啟發。
會診結束後,咨詢師還可以通過此時此地,對今天的病例進行回顧和復習。
六
如何促進會診的進展?
怎樣才能在協商中取得進展?是壹個讓來訪者的感情得以宣泄,固化的觀念得以松動,自我得以接納,讓學生學會為自己負責的過程。
就感情而言,雙方都有“運動感”在協商中前進或深入。
如果總覺得“卡住”,或者咨詢總是在原地打轉,壹個話題談不下去,那肯定是受阻了。
阻礙咨詢進步的原因有很多。從大的方面看,可能是咨詢師技術水平和人格地位的缺失;來訪者尋求幫助的動機較弱;咨詢和面試的關系匹配不夠,信任度不夠;咨詢師的監督成長體系差;來訪者支持系統的薄弱等都可能影響效果。
弗洛伊德認為,治療師應該像壹塊白板,沒有自己的東西,這樣來訪者的東西就可以投射到他們的心理屏幕上。黑屏
亞倫在書中深情地叫了出來,說:忘掉空白的屏幕吧,更真實!如果黑屏太多,就像戴了咨詢師的面具。)
讓遊客自己承擔責任。我們接待來訪者的最終目的,壹定是讓他們有力量離開我們,讓他有責任回歸正常生活,適應社會。
心理咨詢和體育鍛煉類似,咨詢的持續性是促進進步的重要壹環,就像堅持鍛煉可以讓妳擁有好身材壹樣,所以系統的咨詢可以積累更完美的人格狀態。
七
探索生命的存在
其實他可能是很多問題的根源。
很多人可能和我小時候壹樣。他們喜歡蹲在路邊看壹群螞蟻忙碌不停。其實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就像壹只螞蟻壹樣渺小,也是整天東奔西跑。
我不知道小時候看到的那群螞蟻中,會不會有壹只突然停下來,想壹想我是誰,為什麽不停止奔跑。
但是我知道我們人類會有,我們會想,我是誰?我來自哪裏?妳要去哪裏?存在的意義是什麽?
我們的四種終極焦慮包括:死亡、自由、孤獨和無意義。
死亡
只有學會勇敢面對死亡,才能更清醒的活著。墓誌銘,死亡冥想。
抑郁的人是最善良最勇敢的人。善良在於他們總是照顧別人,不在外面攻擊,所以為了抑郁癥不得不攻擊自己。勇氣在於,他們可能比很多人更有面對和接近死亡的感覺和體驗。
自由
因為自己,而不是外力,是主動的選擇。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選擇壹方,就意味著遊客會失去另壹方的權益。所以,任何時候,咨詢師都不應該幫來訪者做決定。因為那會剝奪他們自由的權利。
我們應該把選擇和決定的自由還給遊客。
但是咨詢師不要硬性執行,要有壹些藝術和智慧,讓來訪者知道妳關心他,關註他的結果和進步。
寂寞的
與人建立關系,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驅散這種孤獨感。
即使沒有合適的人,也可以和內心的孩子在壹起,互相陪伴,互相鼓勵,壹起成長。
再壹個就是同頻,讓別人知道妳和他在壹起,我們都有壹定的特點,他會覺得自己不是壹個人。
探索生命的意義。
妳可以和來訪者討論。如果妳在墓誌銘上寫點什麽,妳覺得會是什麽?
最終,所有生命的意義都將歸於利他、享受、奉獻、創造和自我實現。
八
夢
亞倫花了幾章來解釋夢,因為夢在心理咨詢中非常重要。
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夢也有壹種紐帶,產生信任。
夢飄忽不定,隱蔽性強,而且非常隱蔽。
來訪者夢中的情緒可能是咨詢過程中情緒的體現。比如恐懼,焦慮,擔心。
特別註意來訪者的第壹個夢。
妳可以通過自由聯想和積極想象來實現夢想。也可以問第壹天發生了什麽。
亞倫經常讓病人閉上眼睛,讓夢中的臉變成任何壹張臉。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了解到很多在患者生活中消失的人。
當然,咨詢師最好先說明自己的夢想。
沒有壹個夢能被完全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