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教師招聘活動的設計怎麽寫?

教師招聘活動的設計怎麽寫?

活動設計是教師招聘中主觀題的經典部分,分值在30-60分之間,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同學對這部分很茫然,不知道怎麽寫。接下來跟著老師的講解,教妳手寫活動設計。完整的活動設計步驟包括活動主題、活動目標、活動難度、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評價七個部分。壹、活動主題(壹)選擇主題選擇主題要根據學校的教育目標和班集體建設的需要確定教育主題。主題選得好,就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在選擇活動主題時要註意以下幾點。1.主題要有針對性。題材的選擇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有針對性。比如高壹高壹的學生,剛進入高等教育,有壹種特別的“新鮮感”和“榮耀感”,有從零開始進步的要求。這是教育新生的最好時機。班主任可根據情況組織“站在新的起跑線上”、“告別昨天,珍惜今天”等主題會議。2.主題要有知識性和時代性。中小學生要有想象力,要有好奇心,要有求知欲,要在知識上教。同時,從時代和青少年的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構思富有時代特色、能廣泛引起當代中學生興趣的主題。3.主題要有重點,要生動。壹次班級活動最好是圍繞解決壹個問題,歌頌壹種精神,陶冶壹種品德,避免無序的內容收集。否則中學生會無所適從,很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4.少先隊和青年團的活動要體現黨的領導。少先隊和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群眾組織。開展活動時,要體現黨的精神和國家對幼兒的最新要求。(2)確保題目選擇了合適的主題,也要確保是個好題目。好的標題應該是這樣的:1。應該充滿學生的生活氣息。2.它應該反映活動的主題。3.應該簡潔、醒目、易記。2.活動目標:美國教育家布魯姆以人類身心發展的整體結構為框架,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運動技能三個領域,被人們廣泛采用。認知領域的目標:包括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以及智力的發展。常用引導詞:認識、了解、理解、記憶等情感領域的目標由興趣、態度、價值觀、正確判斷、適應性發展等構成。常用的引導詞是感覺、喜歡、快樂、感受、喜歡等技能領域的目標,由知覺動作、動作協調、動作技能等目標組成。學習、掌握、提高等常用引導詞的正確示範:1。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科學道理,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力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與發聲體的關系。2.提高學生的聽覺辨別能力和聲音感知能力。3.願意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喜歡動手寫作。註意點:首先,三個目標是從同壹個角度寫的,老師或者學生推薦學生,也就是學生喜歡。。。。。學生知道。。。。虛假演示:1。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科學道理,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力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與發聲體的關系。2.培養學生的聽覺辨別能力和聲音感知能力。3.願意參與科學探索活動,鼓勵動手操作(1是從學生角度,2是從老師角度,3兩者兼而有之)。其次,目標表達清晰具體,不能抽象模糊。行為目標需要三個要素:核心行為、行為標準和發生條件。比如讓學生分析這個目標的好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個目標太模糊了。可以改成培養學生飯前便後主動洗手的習慣。這個目標很明確。主體是學生,核心行為是飯前便後洗手。標準是主動洗三。活動的重點是妳希望學生在這堂課上學習的核心內容。難就難在學生很難理解,或者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做。比如以下面三個目標為例,理解原理是我們希望學生理解的核心內容,但是辨別聲音的能力比較難,學生學習起來不容易。1.通過實驗,讓學生了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科學道理,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力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色與發聲體的關系。2.提高學生的聽覺辨別能力和聲音感知能力。3.願意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喜歡動手操作。這部分講解提出了幾組活動目標,要求學生分析後制定重難點。他們壹方面鞏固目標的寫作,另壹方面練習重難點的選擇。第四,活動準備往往有兩種,需要的材料和已有的經驗。所需材料就是我們壹般所說的材料準備,所需材料是什麽?比如頭飾,視頻,玩偶或者動物形象的圖片,ppt,投影都是材料準備。體驗準備就是學生之前的體驗。比如壹個孩子要學習10的分解,就必須知道10,知道10的數和量的對應關系。他壹定是在10分解之前學會了1-9的分解。五、活動流程活動流程其實是三部曲:活動引入——活動開展——活動結束。第壹部分開頭介紹了壹些常用的導入方法,包括對話導入、故事導入、圖片旁白導入、觀看視頻資料導入、情景表演導入、玩具操作導入、遊戲活動導入等。比如友情主題的活動設計可以直觀介紹,PPT播放班級活動時拍的照片,朋友的音樂;活動流程的第二部分是基礎部分,實際上是活動展示的重要部分,也是占用時間最多的部分,因為需要在這段時間內完成活動目標。這部分需要註意講課思路的層次性。比如友情主題的活動設計簡述活動流程:1、視頻引起興趣、導入主題2、情境表演喚醒愛(妳是我的好兄弟)3、活動體驗(二人疊衣服大賽)4、自我反思、拓展延伸(我要告訴妳)5、談話總結6、活動延伸的共同延伸範圍包括家、學科、實踐等角度。七。活動評價:最後壹步是活動評價。簡單分析壹下自己寫的教案。示範答案:請圍繞“關心”的話題設計壹個主題班會,擬定本次班會的題目;陳述本次活動的目標;介紹本次活動的主要環節;解釋設計的理論基礎。參考設計(1)主題班會主題:“關心他人,為自己快樂”(2)活動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本次班會,讓學生明白,學會關心他人是壹種美德,是交流的需要,是獲得友誼的渠道、過程和方法。目的:通過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增強溝通中的團結協作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喚起學生的關愛之心和感恩之心,在關愛他人中彰顯自身價值,激發為人民服務的意識。(3)活動流程:首先遊戲精彩,引入主題。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會這樣介紹主題:同學們,我們先做壹個“盲人過馬路”的遊戲,體驗壹下當妳變瞎的時候,妳會是什麽感覺。這個時候妳最需要什麽?”然後,我會找三個同學蒙上眼睛,準備從教室前面走到最後。接下來通過三位同學的互動分享,引出今天的話題:關愛他人,快樂人生。設計意圖:通過遊戲,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的不幸,激發他們的同理心。促進他們的同理心逐漸內化為積極關心和幫助的社會責任感,進而培養學生關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質。二、場景表演,喚醒關懷1,第壹個環節——表演小品《朋友終身同行》展現了學生日常學習情況下,朋友關系因瑣事破裂,最後兩人後悔莫及,冰釋前嫌的故事。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的例子,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明白同學之間不愉快的事情要正確對待,要團結友愛;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2.第二個環節——“我說誰幫了我”。(學生暢所欲言)設計意圖:以情境表演的情感刺激為基礎,這壹環節主要是讓學生用心去尋找自己得到的幫助;同時也希望激發學生的感恩之心,關愛他人,讓班級更加團結。三、活動體驗,了解新知識和遊戲內容:讓他們只相互配合完成衣服的折疊。(比如壹個人只能用左手,壹個人只能用右手,看誰蓋得快。)在遊戲的最後,老師引導和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設計意圖:在最後壹個環節喚起愛的基礎上,利用合作遊戲,促進學生在真實活動中體驗愛的重要性,達到在實踐中深化主題的效果。通過學生的全員參與,真正體現“廣泛參與、人人有體驗、人人有實踐、全員受教育”的班會教育效果。第四,自我反思和延伸活動:“我想對妳說這些”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談談自己過去的不當做法,以及今後如何處理這類事情。五、談話總結,歌唱升華師生* * *分享本次班會的收獲,同時教師用鼓舞人心的話語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提高學生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然後以《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結束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