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發掘健康產業的商機

如何發掘健康產業的商機

為什麽現實中的零和博弈加了“行業”兩個字,好的東西可以讓我們產生這樣不好的聯想?這似乎還得從目前市場上的壹些不好的現象說起,那就是“輸贏”,用時髦專業的話來說就是“零和遊戲”、“零和博弈”。魏凡在《拜托,誇誇我吧》中有壹句“幸福論”,是這種不良現象的最好代表:“我餓了,看到有人手裏拿著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看到有人穿厚棉襖,他比我還開心。我想上廁所,就壹個坑。妳要是蹲在那裏,會比我幸福!”於是乎,要想獲得真正的快樂,就必須先讓別人不快樂,也就是先把別人手裏的肉包子搶到自己手裏,“不幸”別人,“幸福”自己。最近被廣泛關註的“遠紅外按摩床”、“地溝油”、“問題狂犬疫苗”就屬於這壹類。如果壹本書既講“健康產業”,又在其中尋找商機,以我們對其受上述市場不良現象影響的判斷,我們可能會回避。但是,就是這樣壹本舶來的書,給了我們中國的讀者壹個全新的視角,來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很多現實問題。縱觀《健康產業中的商機》這本書,作者貝恩德·埃伯勒很好地解釋了什麽是“非零和遊戲”,以及企業如何通過向公眾提供持續的、有價值的服務來獲得持續的利潤,也就是“商機”。無論是堅持“自始至終的企業理念”的天然食品供應商Al Natura,還是運用“介於現代手段和傳統營銷之間的市場開發策略”的輔助治療藥物Velida的開創者;無論是產品打動客戶內心的在線信息服務商寶貝俱樂部,還是打造獨特產品核心價值和形象的樂和寶貝俱樂部,這些優秀的企業都在向我們證明,不生產“問題奶粉”也能獲得超額利潤,而且還是持久的“健康利潤”。也許有批判精神的讀者會認為,外國的工業體系和中國不同,社會成熟程度也和中國不同。即使這些“洋模特”真的能給我們帶來健康,但他們能否在中國的商業環境中“健康成長”,是壹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的確,由於我們的法律、人文環境、市場成熟度與作者所在的德國不同,所以上述擔憂是有道理的。既然談“商機”,就不能簡單的移植和模仿。如果我們有興趣把握健康產業發展的商機,就應該分析壹下這些“洋模式”背後的商業邏輯和思路。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奠定了現代健康概念的基石:“健康是壹種身體、心靈和社會各方面都感到完全舒適的狀態,而不僅僅是壹種不生病、不犯罪就能達到的狀態。”此後,這壹定義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進壹步深化。如今,對歐洲人來說,“健康意味著擁有積極開展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能力和動力。”作者本人認為,健康的新趨勢已經延伸到生活質量的層面,他贊同未來學家馬蒂亞斯·霍克斯(Mathias Horx)對健康的定義:“現在所謂的健康是壹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有了這個明確的定義,所有能夠為人們提供“積極的生活方式”的服務,以及與服務相關的商業模式,都可以納入“健康產業”。“在這裏,我們可以舉壹個書桌的例子。雖然書桌本身並不是壹個純粹的健康產品,但壹個普通的書桌自然會成為壹個‘健康產品’,因為客戶會考慮它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和材料的無害性質。”作者的這壹推論無疑為我們過剩的制造業產能和失業人口找到了出路。在“健康產業”領域,只要與人及其生活方式有關,都可以作為“商機”的起點。壹般意義上的醫藥保健品自然包括在內,最近10年出現的形體塑造、保健療法等等自然也不會排除。更重要的是,健康可以作為客戶服務的重頭戲,從建築制造到家具設計,在健康產業崛起的大趨勢中都能分得壹杯羹。但真正發現商機的前提是,我們的企業真的把常說的“客戶價值發現”作為核心考量,花更多的腦筋和精力,並以此為起點重塑自己的供應鏈和組織架構。顯然,這比生產問題奶粉要難得多,不僅是思維問題,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能否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首先要有壹個“道德立足點”,然後再去尋找“持久的共贏利益”。這本書的作者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相信妳看完會受益匪淺。但是,要真正走上“健康產業”發展的“健康之路”,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作者是江蘇達人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