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為什麽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外註冊?

為什麽很多中國企業在國外註冊?

依靠“離岸註冊”避稅是很多企業的普遍做法。對於中國來說,壹方面要繼續鼓勵海外投資,另壹方面要打擊逃稅行為。如何在這種困境中選擇遊戲,將是未來必須解決的大問題。

“國際避稅天堂(港口)”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眾多公司的註冊點,主要在於其配套的金融服務和寬松的稅收環境。正是這些寬松的政策環境,使其成為壹些企業避稅的“天堂”,也成為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反避稅的主要對象。

有壹組耐人尋味的數據:從2002年的1到1,中國、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國是外商對華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和地區。

其中,英屬維爾京群島以38.465438億美元位居第二。這個西印度洋上的小島,在方圓只有153平方公裏,卻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5萬家公司在這裏註冊。在眾多的本土“企業”中,與中國相關的約有1,000家。

有調查顯示,中國人熟悉的壹些品牌,其實並不是純粹的“中國品牌”,因為它們全部或部分註冊在維珍、百慕大、開曼等地,也就是說,就其屬性而言,可以算是“混血兒”:

1992 10.9,中國第壹只在紐交所上市的股票“華晨汽車”,全稱“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於6月1992日在百慕大註冊;

1999年初,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出現了壹張新面孔——“鷹牌控股公司”,註冊於開曼群島,其背後的上市公司——廣東佛山鷹牌陶瓷公司成為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

1995年,惠州僑興通過壹家原在港註冊的公司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僑興環球影業”,以“僑興環球”的名義回購僑興集團90%股權,隨後於2月1999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民營企業;

5438年6月+2000年10月,在百慕大註冊的宇星電腦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作為第壹家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的內地民營企業,融資4.2億港元。

經濟全球化中的國際避稅地

作為英國殖民地,維爾京群島只是壹個彈丸之地。什麽能量能讓它在中國的投資總額超過美國?

目前在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公司有兩種:壹種是按照1885的法律註冊的居民公司。這類公司需要按照國家法律合理合法經營。另壹種公司,即所謂的離岸公司,是在1984年頒布關於國際商業公司的地方法令後成立的。根據法律,外國公司可以以離岸公司的形式在島上註冊。國際商務公司的註冊辦事處和代理人應以名義在島上設立。公司不需要組建龐大的業務團隊,只要所有者或管理者名存實亡,純粹是壹個“郵箱公司”。地方政府機構也不要求公司提供財務和會計報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也被簡化了。

於是,許多國家的企業紛紛來到這個被稱為“避稅天堂”的小島上安家落戶。截至目前,當地註冊的公司數量仍以每月200家的速度遞增。平均每個當地居民可以站20家公司。其中,中國企業離岸註冊已成慣例。

“離岸註冊”的真相

離岸公司體現了跨國企業的壹種特殊的法律組織地位,這使它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稅收負擔。離岸公司享受有吸引力的稅收待遇,其前提條件是公司的經營活動必須在其正式註冊的管轄區之外進行。只有這樣,離岸公司才能在轄區內被免除全部或大部分稅收。所謂“離岸”概念由此而來,其真實含義應該是“國外”。

從法律上看,離岸公司與其他企業、公司沒有實質性區別。它是壹個商業實體,享有與其他公司相同的權利,可以與其他法人實體進行平等的貿易活動。公司的運作只需要壹些在形式上象征公司存在的要素,如所有者、管理者(壹般不少於兩個)、公司章程等文件。值得註意的是,壹旦發現離岸公司與離岸管轄區的其他公司簽署商業合同,其離岸地位將被撤銷。

外企壹般會找專業的咨詢中介服務公司進行離岸註冊。事實上,大多數離岸公司的註冊和經營活動都是在這些公司的中介下進行的。離岸公司所有權的保密性也成為避稅工具。登記文件上法定代表人的名字不是真正的所有人,只是名義上的其他人。離岸業務的方式和技術可以非常多樣,不僅包括股份公司,還包括其他商業法律組織,如合夥企業、有限責任公司、擔保公司等混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