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專業、課程設置和就業前景■
通信工程(本科,四年,工程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現代通信理論為基礎,重點培養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絡的基本知識和設計方法,信息傳輸、交換和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系統知識,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現代通信系統和網絡的技術、開發、調試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與實踐相關課程、計算機原理與語言相關課程、信號系統與處理相關課程、通信原理、現代通信網絡基礎、現代交換技術、寬帶通信網絡技術、光通信技術、無線與移動通信基礎、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通信工程管理與通信網絡安全保密。
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通信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單位工作,也可在電信、電力、能源、交通、金融等部門從事通信系統的運行維護工作,還可從事通信理論與技術的科研、教學工作,進壹步追求更高層次的學歷教育。
網絡工程(本科,四年,工程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路分析基礎、通信原理、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信息論與編碼、網絡工程技術等。
就業前景: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網絡基礎理論和知識,並接受過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研初步訓練的專業人才。適用於網絡管理、通信、無線電技術、圖像通信處理部門、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部門、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信息通信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專業方向有壹定特色,專業人才市場需求大。
軟件工程(本科,四年,工程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數據結構、離散數學、數值分析、現代工程制圖、電工與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應用、各種高級語言、軟件工程、軟件開發過程與案例、數據庫原理等。
就業前景:主要服務於使用計算機軟硬件、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應用的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相關開發研究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教學單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計算機原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語言、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數據庫應用、算法設計與分析等。
就業前景:學生畢業後可在機關、高校、科研機構、金融和外貿系統、電力、電子、郵電、交通、合資大中型企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與集成、系統軟件設計、計算機應用系統研發等教學、研究和應用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技術應用方向)(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通信電路、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子技術應用與產品制作、電子產品工藝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PLC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通信原理。
就業前景:本專業面向應用電子技術行業,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牢固掌握電子技術和電工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本專業領域的基本工作能力,能夠迅速適應現代電子技術和通信應用行業生產、管理、服務、電子維護等壹線所需要的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脈沖與數字電路、信號系統、微波技術、微機原理及應用、電磁場理論、數字信號處理、數據庫、C語言程序設計等。
就業前景:本專業主要從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家機關、軍事單位等事業單位,以及現代電子、信息、通信部門,或城市信息化所必需的相關電子行業的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開發、運行、技術管理和維護工作。
測控技術與儀器(本科,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系統、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自動顯示技術、計算機過程控制。
就業前景:本專業可從事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和計算機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高級應用創新型技術人才的開發、應用和維護。可從事高新技術領域和工業生產線相關產品或系統的設計、研發、應用研究、運營管理和銷售工作。
信息和計算科學(本科,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計算方法、運籌學、數學建模、常微分方程、信息論與編碼、算法H分析與設計、數據庫應用、面向對象設計方法等。
就業前景: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科研院所、教育、信息工程、資源信息處理、管理信息處理等相關部門和領域從事信息處理和分析工作,也可從事計算機信息處理軟件的設計、開發和應用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大專,三年)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邏輯電路、調頻電路、電子測量、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視原理及維修、數據庫、C語言程序設計、通信技術等。
就業前景:主要從事電氣電子行業,計算機行業,電信行業,電子能源供應。也可以從事非電子行業,如機械制造、汽車工業、化工、礦業、冶金工業、交通控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