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鄭州地區西瓜種植技術

鄭州地區西瓜種植技術

壹、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西瓜抗旱耐澇,不能連作。土地選擇宜選擇肥沃、通風良好的砂壤土。壹般不選擇連續種植西瓜的園地,整地要深耕,畦溝、腰溝與周邊溝渠相連,便於排灌。

2.肥料和水管理。施足基肥和合理追肥是西瓜高產優質的前提。基肥約占總量的60%-70%。施用方法以行間溝施或穴施為好,以有機肥為主,每畝餅肥100kg,骨粉50kg。沒有餅肥和骨粉的農民可以用50—80公斤三元復合肥,2000—3000公斤廄肥,20000個優質堆肥。追肥要看西瓜的生長期。西瓜種植成活後,要施足苗肥,即每畝20kg三元復合肥,溝或穴施,5-6片真葉時施65,438+00-20 kg三元復合肥,幼果坐實(雞蛋大小)時施65,438+0000kg肥,即每畝溝或穴施腐熟的人糞尿。

二、甜瓜的主要病害

1.西瓜枯萎病:該病主要由土壤中的細菌攜帶,土壤中的細菌可存在5-7年。防控措施:a、輪作。與非瓜類作物輪作3年以上;b嫁接。砧木有圓、長、葫蘆、腎葫蘆,嫁接方法簡單易行。西瓜要在新芽萌出露芽,砧木兩片葉子同期嫁接的時候種植。嫁接時要用竹竿將砧木的生長點抹平,然後用竹簽從生長點垂直插入壹個小洞(約1cm深)。然後取西瓜苗,合上子葉捏緊,用小刀在葉片下部下胚軸上約1cm處切成楔形面,切面長約0.8。c、化控。在發病初期或藤蔓長到55cm時,用40%多菌靈膠懸劑或25.9%銅鋅液(抗枯靈)等500-800倍溶液灌根,每隔7-10天灌壹次,連續灌2-3次。

2、西瓜炭黃疸。主要是土壤種子表皮攜帶細菌,通過流水和傷口傳播和入侵。預防措施:A、深溝。高壟防止積水,果上覆草,西瓜不直接著地;b、化控。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懸浮劑、70%百菌清溫粉或25%卡氏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進行1次防治,共3次左右。

三、西瓜的主要害蟲

西瓜害蟲主要是蚜蟲吸葉,美洲斑潛蠅成蟲刺葉取食產卵,幼蟲潛入葉片葉肉內;薊馬取食嫩枝、嫩葉、花和幼瓜的汁液,而黃黃瓜的成蟲以葉、嫩莖、花器官和幼瓜為食,幼蟲為害根系。預防和控制措施:

1,地膜覆蓋避免蚜蟲。

2.化學控制。用10%噠蟎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噴霧防治瓜蚜、粉虱等。用80%敵百蟲1000倍液灌溉防治黃瓜幼蟲和地下害蟲;73%克蟎特乳油2000-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和薊馬。也可噴灑2000倍的20%氯氰菊酯乳油。1小西瓜

1.1留茬排列

日光溫室西瓜的茬大致是兩茬——秋冬茬和冬春茬。

1.1.1秋冬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種,9月中旬-65438+10月上旬播種,供應元旦、春節市場。這種茬在育苗和種植時溫度高,條件好,便於育苗、移栽成活和前期種植。後期溫度、光照等條件逐漸變差,壹般難以坐果,果實較小。由於苗期處於高溫期,蚜蟲等病毒源較多,病毒病較為嚴重,應特別註意防控。

1.1.2冬春茬65438+2月中旬至1月上旬播種育苗,立春播種,五壹前後上市。這種茬在育苗時溫度較低,必須在苗床鋪設熱線或利用其他設施加熱,導致移栽困難,前期生長緩慢。但在生長後期,溫光條件變好,座果、膨大好,單果重較高,產量好。

2品種選擇

日光溫室種植的西瓜,壹定要選擇低溫下長勢好、膨大果好、品質優的品種。

3育苗

3.1播期和播量秋冬適宜播期為8月中旬至9月下旬。苗期25-30天,9月中旬-65438+10月上旬播種,元旦、春節期間上市。冬春季建議2月下旬育苗,苗期35-40天,2月上旬播種,3-4月上市。每畝播種量60-120克。

3.2廣播前的準備

3.2.1營養土,配制6份泥炭土、4份珍珠巖和1份全腐熟有機肥;b肥沃無瓜土壤:蛭石粉: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5: 5: 1混合均勻,噴灑多菌靈500倍,混合均勻。可以適當添加壹些化肥。以上兩種方法可根據自身條件確定。

3.2.2苗床準備:將準備好的營養土放入育苗盆中,放入寬1.20m、高15cm、長x米(視每畝苗量而定)的苗床中。秋冬季節要在通風透光的地方搭建苗床,苗床上要設置小拱架、遮陽網、防蟲網,起到降溫、防雨、防蟲的作用。冬春季節,在大棚內的苗床上蓋壹個小拱棚,下面鋪設熱線,保證出苗。

3.2.3種子處理:將種子浸泡在55℃的溫水中,並不斷攪拌。當水溫降至35℃時,讓它們在室溫下浸泡6-8小時,取出稍晾幹,然後用濕毛巾包裹,加速發芽,溫度保持在28-32℃。發芽期間,保持毛巾濕潤。24-36小時種子變白即可播種。催芽播種時,芽不宜過長,不超過0.30厘米。如果太長,播種時容易折斷芽尖。可以采用點播挑播的原則。

3.3播種

播種前,充分灌溉營養缽和苗床。將裸露的種子平放,芽尖朝下,播種在營養缽和苗床上,用0.05-1 cm厚的SARS或營養土覆蓋,然後澆水。並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保持濕度。從播種到出苗,苗床溫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間控制在15-20℃,破心苗出苗後白天控制在22-28℃,夜間控制在15-20℃。底水澆足後,苗期壹般不澆水。如果真的需要澆水,可以兩天澆1次。種植前1天將營養缽裝滿水。

4殖民化

種西瓜的大棚,要提前進行高溫烘烤棚。方法是:選擇高溫季節(7-9月),施足有機肥(每畝1,000公斤左右),碳酸氫銨20公斤,少量石灰入土,然後深挖,澆足水,紮牢棚膜。使棚內空間溫度達到70℃以上,10 cm深度土壤溫度達到50℃,保持10天左右,時間長了消毒會更徹底。種植前仔細整地,起壟方法和規格與黃瓜相同,如果烘烤棚內沒有消毒,應在土壤中施用敵克松或五氯硝基苯以防病害。壹般壟寬70厘米,溝寬50厘米。起壟後澆水略幹,按株距挖坑,每畝1600-1700株,每壟20株,每行10株。將種植水倒入種植穴中,將幼苗從營養缽中倒出,放入種植穴中,四周壓平壓實。在種植後的前幾天,溫度要適當高壹些,苗木要適度遮蔭,以快速減緩,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進入正常管理。為促進壯苗,苗期可噴施兩次葉面肥,如優質肥、高鉀葉面肥、“天達2116”、“植物動力2003”等。,特別是“天達2116”和優質肥料對促進壯苗有很好的效果。

5現場管理

5.1溫度和照明

西瓜需要更高的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18-20℃,淩晨溫度不低於15℃。進入果實膨大期後,白天保持在28-30℃,不要超過32℃。冬季夜間局部溫度消散較快,溫度管理應以保溫蓄熱為主。白天最高氣溫可提高2-3℃,甚至短時提高34-35℃,以保證早晨最低氣溫在15℃左右。

西瓜需要高光照,以EVA等高透光率的大棚膜為基礎。因為透光率衰減快,PVC膜不能用來種西瓜。要盡量勤掃棚面,早拉晚放窗簾,延長采光時間。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在後墻上掛壹塊反光的窗簾。及時調整植物和藤蔓,使棚內通風良好,通透,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5.2追肥灌溉

西瓜對肥料要求不是很高,要註意做好底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1000kg/畝面積加20kg左右二銨和少量氮肥,有條件的也可施鎂、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鉀肥對西瓜果實膨大、品質改善、病蟲害減少有重要作用,應大力提倡。可在果實膨大期前分2-3次施用,每次施用含45%氧化鉀的硫酸鉀30-50公斤,每畝* * * * 100公斤,不僅產量高、品質好,還可大大減輕病蟲害的危害。追肥時,應點施或施。追施鉀肥時,可適當追施壹些氮肥。氮肥用量不能太大,不能壹次太多,要少量多次,防止對瓜類品質產生不良影響。壹般每畝施尿素30-40公斤,壹半做基肥,另壹半分幾次追。

壹般來說,西瓜對水分要求不高,苗期壹般不澆水,拋蔓期可以適當澆水。幼瓜長到雞蛋大小時,應結合施肥澆水1次,促進果實膨大。壹般水果長大後不會澆水,以提高含糖量。

5.3修剪和掛藤

長勢弱的西瓜品種用雙蔓或三蔓修剪,長勢強的用雙蔓修剪。掛藤時修剪雙藤,吊主藤爬側藤,主藤和壹側藤吊三根藤。主蔓上留瓜,選擇第二或第三雌花留瓜,每株1瓜。當西瓜長得太壯,坐不住瓜時,可在第三朵雌花後扭動,以促進坐在瓜上。掛藤的方法和黃瓜壹樣。

5.4人工授粉

日光溫室栽培西瓜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不能使用激素。方法是挑幾朵盛開的雄花,去掉花冠,小心翼翼地把花粉壹朵壹朵地塗在雌花的柱頭上,進行多花授粉。授粉後的雌花必須在第二天還在開花的時候再次授粉,直到結瓜。冬天,雄性西瓜花釋粉的時間壹般在早上10以後,陰天就更晚了,甚至可能在13左右,要認真摸索和掌握。判斷雄花是否授粉,花藥開裂,花粉堆積成金黃色蓬松狀態,雄花不授粉,授粉效果不好。

為了及時掌握成熟和收獲情況,通常在雌花的花柄上系上不同顏色的毛線做標記,每2-3天換壹種不同的顏色。這樣就可以根據品種的成熟天數,批量采收成熟度相同的瓜,保證了上市瓜的質量。

5.5古阿古阿

當瓜長到拳頭大小時,用細網包住,掛在鐵絲上,防止掉下來。根據實驗,將2-3節的瓜蔓系掛在瓜上,而不是直接浸泡瓜,也是很好的。此外,還可以在瓜長到拳頭大小後,將藤蔓落下,將幼瓜放在地上,不要掛瓜(這種方法要註意翻瓜)。

6蟲害控制

西瓜病蟲害可以參考開西瓜。大多數農民的西瓜品種對葉部病害的抗性很強,但有些病害,尤其是根部病害,必須及早預防。重要病蟲害的防治簡述如下:

6.1病毒病是西瓜秋冬季節最主要的病害,嚴格來說可造成不瓜甚至死亡。除了積極防治蚜蟲,前期噴2-3次病毒A也是極其重要的。壹旦發生,可噴施植物抗病增產劑“天達2116”600次,每隔10天噴施1次,可基本恢復生長,有效減少其他病蟲害的發生,大幅提高產量。建議生產者不妨在開花前試用,開花時慎用。

6.2白粉病可在生長的任何階段發生。用45%晶硫合劑500-600倍防治,效果較好,但開花時要註意。其他如多硫化物懸浮劑和活性硫。效果很慢。也可用50%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防治。目前這種藥效果最好,但要在生長後期噴施,防止這種藥對幼瓜膚色的不良影響。

6.3根部病害(枯萎病、猝倒病等。)①做好土壤消毒,最好高溫烤棚,和以前壹樣。最有效的化學消毒方法是用氣態殺蟲劑如四氯化碳和二溴甲烷熏蒸土壤。這種方法雖然效果可靠,但普通農民不可能需要特殊設備,所以可以在鄉鎮或專業隊逐步推廣。由於這種方法可以基本消除土壤中的頑固病蟲草害和部分雜草,基本解決當前生產中大多數作物嚴重的根部病害,因此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另外,5公斤34%甲醛每畝可澆200公斤水溶液40倍水,蓋棚膜,封閉7天左右,翻兩次。如果以上做不到,請使用土壤如敵克松、五氯硝基苯、多菌靈,每畝2-3公斤。②嫁接:西瓜嫁接葫蘆或西瓜專用砧木(農民朋友如永康、勇士)。(3)生長期發病時,可采用上述藥物如Dixon灌根,但壹般效果有限,必須多次進行。

6.4二斑葉蟎(紅蜘蛛)建議選用1.80%溴蟲腈或其他阿維菌素制劑,不僅對美洲斑潛蠅有很好的作用,對蟎類也有很好的作用。比73%氯己定安全。此外,還可以使用水胺硫磷。

6.5南美(拉丁美洲)的南美斑潛蠅該種是甘肅省的主要南美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在壹些地方也有發生。防治方法以化學防治為主,化學藥劑為阿維菌素制劑及其混劑,如1.80%、0.90%溴蟲腈、農哈哈、新黴素、海正滅靈;0.30%蟲蟎凈、25%北農愛福定等混合物。

6.6蚜蟲上述化學藥劑對蚜蟲的防治效果較差。蚜蟲、粉虱發生時,應選用杜邦萬靈、賽丹、易筋經進行防治。

7其他措施

7.1在行間覆蓋草樹枝和藤蔓後,將碎草覆蓋在壟溝內,既能提高地溫,避免作業時踩踏造成土壤板結,又能降低溫度和草分解時釋放的氣體,還能給溫室補充二氧化碳。草分解後還是很好的有機肥,深耕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7.2基肥施玉米粉、黃豆粉、油渣,每畝加玉米粉200公斤左右,可改善西瓜風味,提高地溫。

7.3拱形地膜覆蓋栽培壟暗溝上用小竹竿支撐的地膜呈拱形,可提高地溫1-2℃。

7.4滴灌節水、省工、省時,灌溉方便,也可配合追肥施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盡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