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壹中創辦於1952。原為逸仙中學,前身為“洪雪”,為元代私塾,距今700多年。學校擁有棗莊壹中、棗莊壹中新校兩個校區,占地220畝,建(用)築面積6.2萬平方米。有78個班級,4694名學生。* * *教職工351人,其中專任教師29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山東省特級教師1人,省級教學專家2人,高級職稱教師71人,省市級勞動模範、優秀教師17人,市區學科帶頭人、拔尖人才、中青年專家、優秀學生。
2.教育管理
(壹)辦學理念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始終堅持“以德建校,全面育人”的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它以“誌氣高遠、精神飽滿、體魄強健、基礎紮實、智力良好、特長突出、創造力強”為教育標準,以“幹部道德修養、教師道德修養、學生道德修養”為治校之本。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積極創建品牌特色學校。
(二)管理哲學
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科學設置和調整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能,促進其高效運行,努力做到“人人有事,事事有人管”。使管理制度化、規範化、人性化。
(3)管理模式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三級管理體制,兩條線運行模式。即黨支部、校長、工會為壹級,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指導處、政教處、總務處為二級,年級組、教研組為三級,校長→教師發展中心→指導處→年級組→教研組→教師為教學管理線,黨支部→工會→學生發展中心→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為德育工作線。
(四)管理特點
堅持民主管理,校務公開,財務公開,堅持教代會制度,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工作思路清晰,註重以精神凝聚人,以文化塑造人,用情感人脈,奉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工作紮實,效果顯著。
三。辦學條件
學校師資壹流,硬件設施齊全。是山東省標準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田徑和籃球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電化教學示範學校。所有教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並有高標準的實驗室,儀器室,圖書館,閱覽室,微機室,藝術樓,報告廳,禮堂,餐廳,體育館,塑膠運動場,網絡中心,班班通多媒體,考場監控系統和查詢室都按照省規定和標準配備。兩個校區藏書近15萬冊,300冊。科學的管理和規範的使用可以滿足師生的教學需求,有強大的後勤保障和高效的使用管理規範。校園環境文化氛圍濃厚,力求凈化、綠化、美化、祥和、文明、和諧。
第四,辦學特色
在教育轉型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教師,建立壹支適應新形勢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關鍵。為此,棗莊壹中提出了“打造多元化教育品牌,建設和諧書香校園”的辦學特色。堅持幹部道德修養、教師道德修養、學生道德修養,樹立“以德建校”的辦學理念。學校被評為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道德建設十大先進集體,多人被評為國家、省、市道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先進班主任。教師專業知識淵博,教學思想先進,基本功紮實,綜合能力強,科研能力強,熟悉教育理論和規律,能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形成壹支結構合理、適應教育新形勢的教師隊伍。通過壹系列的研究,促使教師建立新型的和諧師生關系,規劃學習型和專家型教師的目標。構建多元評價、多元人才體系。探索自覺主動的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模式,對每壹個學生負責,給每壹個學生最廣闊的發展空間,挖掘每壹個學生的潛力,激發每壹個學生的熱情,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貫穿主動、興趣、快樂。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學校常年堅持班導會、校會、升旗制度,堅持高壹新生軍訓,並計劃結合校外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如清華立誌校營、冬令營、夏令營等。
堅持健康教育、愛校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成人教育、理想教育,形成勤學、活潑、上進、文明禮貌、彰顯個性的良好校風。
學校在廣泛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上,組織骨幹教師結合學校實際進行攻關,探索符合學校情況和學習情況的教學模式。學校按照“先學後教”的理念和“合作探究”的原則,探索出“30+10+5”和“10+25+10”兩種課堂教學模式,組織部分教師針對不同學科、不同班級開展實驗,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總結、努力。這兩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把新課程的學習活動放在前面,預習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其中,“10+25+10”的教學模式在歷史、地理實驗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實驗教師積累了大量的實驗數據和材料,適用範圍更廣。通過“磨課”,棗莊壹中打造了壹批優秀班級,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讓老師們嘗到了甜頭。
學校每個人都有壹個教研活動計劃,壹個教師行動研究項目,20多個市級項目,15個國家級和省級項目。“美國文學中“有愛的閱讀與寫作”作文實驗課題已通過專家鑒定,並在全國中文會議上推廣,“10+25+10”、“30+650”。今年,學校成為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項目“基於認知過程的中學生科學學科能力表現標準研究”的實驗學校。
學校鼓勵教師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建設特色課程,開發了楹聯軼事、歷代柳詩詞選讀、化學與生活、物理與生活、新生航海、語文、數學、理化、書法、攝影等校本課程。出版了師生書畫作品集,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進壹步張揚了他們的個性。
學校采取措施,創造機會,搭建平臺,努力培養“合格+特殊技能”人才,把獨立思考、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學生評價和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標誌。
學校制定了“特長生三年培養計劃”和“技能創新實施方案”,舉辦了兩次技能創新大賽,參加了區市“小發明、小制作、小課題”競賽。很多人獲得了獎項,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了市區的好評。郭亞光的三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學校收到5000多項發明和創意。目前已有97項申請了國家專利。壹大批學生在征文競賽、英語競賽、奧數競賽、理化競賽和綜合實踐活動評比中獲獎,壹批學生從自主招生中脫穎而出,不少學生獲得了降級或降排序的專業資格。其中,王曉東獲得了壹個在線山大的優惠,成功被山東大學錄取。壹入學就以優異的表現當選團支部書記、校園電視臺主持人,並成功參與主持包括山大165438+。學校連續13年獲得棗莊市教學質量優秀獎,也是“山東省平安校園”。
學校認真嚴格執行體育課程計劃和體育鍛煉制度,常年堅持兩練壹課,每天體育活動時間超過1小時;堅持有計劃地開展運動會、校園舞蹈、體操等大型比賽,開展乒乓球、籃球、羽毛球、排球、跳繩、拔河、登山等比賽;堅持體檢和體檢制度,降低近視發病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我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籃球、田徑傳統校。學校還成功舉辦了首屆體育冬令營,受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臺灣省內高校著名教授的好評。在省市各種體育比賽中成績優異,尤其是我們學校的籃球,是全市冠軍。他代表棗莊市參加省籃球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省內外都很有名氣。2010,清華大學籃球招生前5,我校有兩名學生分別入圍1和4。程春在去年的第八屆殘奧會上獲得4枚金牌和1枚銀牌,在今年的全國殘奧會上獲得銅牌。在今年的全市中學生籃球比賽中,我校女籃分別獲得冠軍和亞軍;在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我校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是歷年最好成績。
學校堅持美育。除了開設美育課程,還成立了各種社團和興趣小組,如軍樂隊、合唱團、模特隊、剪紙小組等。,堅持元旦、春節、教師節、劉樺節等大型演出,舉辦棗莊壹中藝術節,與市音協、美協、書協合作建立創作實踐基地,與北京大學合作建立中長跑訓練基地。大量學生在各級競賽中獲獎。在棗莊市首屆藝術特長生基本功比賽中,我校15學生獲得壹等獎,音樂、美術總分獲得第二名。在今年棗莊市第二屆藝術特長生基本功比賽中,我校有39人獲得壹等獎,壹舉奪得音樂、美術兩個第壹名。
學校註重社會實踐,精心策劃,利用校內外資源,認真實施。學校先後組織學生赴清華、北大、北京航天中心、奧體中心、上海世博會、復旦、同濟、浙大等地開展誌向教育。組織學生走進關氏柳園、小農家樂、大工廠,體驗生活,認識社會,了解民生;組織學生進行了“宜城市水質調查”、“宜城市地質地貌礦產資源調查”、“高中生生活消費調查”等課題的研究,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其中,小課題《宜城大沙河水質調查及汙染治理建議》獲得市壹等獎。針對學生不同的人生經歷,學校還分組到社區,堅持公益服務原則,由學校統壹安排,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活動,納入課程體系,精心監控過程,精心評估效果,利用學分認定杠桿,促進其深入發展。
動詞 (verb的縮寫)發展目標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好學校持續穩定和諧發展工作;註重規範制度建設,在人本管理上註重依法辦學、依規辦事;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職工教育素質;以保證優良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揮;以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為窗口,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體系;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營造師生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健康成長的環境。認真貫徹“素質教育強校”的戰略思想,拓展辦學空間,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教師依靠、社會認可”的人民滿意的學校。
根據現代學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學校的發展要以科學和長久的生命力為基礎,從根本上和全局上進行規劃,使學校實現穩步前進、超越和不斷創新的發展目標。為此,我們“十二五”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是:
(壹)實現五個壹流的定位。即:壹流的規範化管理、壹流的師資隊伍、壹流的校風建設、壹流的校園文化、壹流的教育質量。
(二)堅持“六個壹”辦學標準。即:科學素質教育、教育思想現代化、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管理者文化、教育手段信息化、校園環境教育。
(3)鞏固十二項辦學成果。即: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師德建設十大先進集體、山東省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山東省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標準化學校、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電化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籃球、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等。
(四)每年的工作重點。即指定2011為進壹步完善制度年,2012為慶祝建校60周年年,2013為教育質量攻關年,2014為整體工作推進年,2015為全部工作質量年。
棗莊壹中將以創建山東省教育示範縣為契機,全面啟動,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升辦學水平,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全省壹流的優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