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用戶研究?
用戶研究是指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被調查者的建議和意見,並加以總結,研究事務的壹般特征。用戶調查的目的是為生產提供相關的數據依據。百度百科
2.用戶研究解決了哪些問題?
用戶研究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也是伴隨產品成長的最有效、成本相對較低、最經濟、最便捷、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行為模式。
從戰略層面,需要通過市場現狀與發展、目標用戶定位與痛點、用戶群體市場與發展邊界等宏觀層面來確定產品的發展方向。
從產品層面來說,在產品發布之前,需要收集用戶的真實需求,用戶為什麽使用這個產品,用戶在什麽場景下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能幫助用戶解決什麽問題,用戶有什麽偏好等等。這裏解決了產品的信息架構和形態。
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產品上線後,或者重大改版時,產品的使用是否讓用戶“爽”了,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是否符合用戶的期望,是否還有其他問題需要解決等等。,這裏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有,好用,好用。
從產品的概念到產品的持續上線運營,在不同的階段,我們可以根據實際的業務需求進行用戶調研,用最經濟的方式與用戶建立最真實的溝通,保證產品不走偏、不走樣。
1,明確研究目標
在調查之前,首先要確立調查的目標,通過調查要解決什麽問題或者能獲得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在產品的不同階段,對用戶研究會有不同的需求。壹定要明確產品目前所處的階段,是要在概念階段控制產品方向,還是在產品設計階段挖掘用戶真實需求的細節,或者是大版本叠代後對用戶數據增長和體驗的數據反饋。只有清楚了解產品的背景,明確用戶研究的目標,實施才有針對性。
目標人群的定位應該符合業務定位場景。
在研究過程中邀請受訪者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業務場景和產品形態,在被邀請人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需要充分了解當前研究產品的目標用戶群屬性,即產品的使用人群,包括高管/壹般管理員/實際操作人員等。,以及這些人的用戶屬性是什麽(基本信息屬性,比如男女,消費力屬性,白領/高管等。),從而實現對不同群體的全樣本覆蓋。
2.采用適當的方法
用戶研究發展了這麽多年,有很多成熟的方法,但最常用的主要是以下三種:
壹、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是壹對壹的談話,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面試過程中,不會受他人影響,話題可以討論得更深入。討論已知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通常更有效,更容易獲得用戶最真實的想法。
B.小組討論
焦點小組就是壹群人來討論,通常8-12人最好,而且是由壹個版主來引導。我們玩的是群體思維,可以把我們的集體努力發揮到極致,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但是對版主的要求比較高。他們應該有能力控制現場以維持討論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要善於調節氣氛,防止冷場,這樣好的想法才能自由產生。小組成員熱烈討論,他們的想法會互相影響。如果他們善於引導,他們會非常成功。否則,它們可能會成為健談者的平臺。
c、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用戶最常用的方法,幾乎可以在任何階段使用。不受場地、時間、地點等限制。,成本也是最低的,壹封郵件,壹條短信就能到達用戶。可以從大樣本中收集數據,當然要特別註意樣本調查問卷的制定。提問應采用多維度組合的形式,內容在正常答題情況下不超過10分鐘。時間長了,用戶會焦慮,回答質量會大打折扣或者根本不回答。
此外,還有更多的研究方法,如可用性測試、A/B測試、眼動實驗等。每種方法的應用場景不同,成本也不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應用。
3.合理規劃和實施
用戶的研究目標已經確定,適當的研究方法已經選定。接下來會制定合理的實施方案。
仔細的實施計劃和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基石。調研前需要做哪些準備,比如邀請誰,什麽時候邀請,問什麽問題,準備什麽材料,PPT,Word,現場演示系統或者做個視頻等。,這些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調研的過程中,如何控制調研時間,如何做現場記錄,需要給受訪者送什麽小禮物。調查結束後,如何對調查獲得的材料進行分析整理,如何輸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這些都是需要提前計劃好的,沒有充分的準備就不要去執行。這基本上就是問東問西,最終妳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俗話說,兵馬未動,合理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第壹步。
1.永遠不要問用戶想要什麽。
當妳想嘗試去問用戶到底想要什麽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在妳和用戶之間有壹個喬布斯,他會沈迷於自己的解決方案,信口開河,或者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即使他心裏有壹些想法,也無法像壹個產品經理那樣有條理、理性地表達出來。
其實我們在采訪用戶的時候,並不希望用戶為我們思考解決方案,他也無法給出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的是,用戶在自己的實際場景中,遇到任何困難,是否能有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更有效的溝通可以從以下三個問題開始:
您想解決什麽問題?為什麽需要解決它們?
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目的是收集有效的用戶反饋,所以我們不限制用戶的想法。收集背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這將對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了解用戶非常有幫助。
b、目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發現,用戶現在的真實做法,可能沒有繞壹圈,最終還是解決了問題,就像壹個地方,過去為了開壹個開戶證明,需要跑十次,每跑壹次,就告訴妳需要壹個材料,從來不會壹次全告訴妳,但是如果妳有毅力多跑幾次,還是會做的。可能妳會繞個死胡同,就像那個去補辦身份證的同學,被要求證明“我就是我”,證明材料要出示身份證原件。沒有身份證怎麽證明“我就是我”,不能證明我就是我怎麽補辦身份證。
c、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妳做得更好?
如果說到這壹步,妳已經對用戶的基本信息和遇到的問題有了壹定的了解。也許用戶有壹些更好地解決問題的想法。也許這就是妳優化產品的機會和突破點。
2.用戶研究不是壹切。
認知的局限限制了天才的想象力。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曾經說過:“如果我問顧客想要什麽,他們會告訴我:壹匹更快的馬。這完全符合人們現在的認知和期待。在那個沒有汽車的時代,還有什麽交通工具比馬車更方便快捷?如果他不知道這輛車的存在,那麽他的認知局限就是停留在馬車這種東西上。也許他會造壹輛比以前更快、更豪華、更舒適的馬車,但這並不是人們真正想要的。人們希望旅行更快更方便,而這壹痛點被亨利·福特抓住了,所以他大有作為。
用戶有時會“自欺欺人”。很多時候,妳會在公開場合隱藏自己的想法,或者用戶以為自己喜歡,其實未必。
有壹次我們在做壹個用戶訪談,關於用戶喜歡看什麽樣的資訊,反饋非常積極,很多人選擇了:時事、體育、音樂、歷史、健康等。,但產品推出後,大多數人喜歡看娛樂八卦新聞資訊。
還有壹個經典的例子:索尼開發了壹款新的音箱,邀請了壹些客戶做訪談。在談到大家對音箱顏色的偏好時,大家都表示比較喜歡青春靚麗的顏色,比如藍色、綠色、黃色等等。采訪結束時,索尼給了每個人壹個揚聲器作為感謝。有各種顏色供用戶選擇。結果大部分人都帶了黑人音箱。
最終總結
用戶調研不僅是壹項體力活動,也是壹項技術活動。豐富的經驗、專業的方法、事先周密的規劃是用戶研究成功的保證。
產品之神史蒂夫·喬布斯說過,“人們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麽,直到妳把它放在他們面前。”誠然,用戶研究有其局限性,但它也有許多優勢。既然我們對人性沒有很大的洞察力,或許可以在如何提高用戶調查的準確性上多下點功夫。
結束了
不要難過。妳失去的任何東西都會以另壹種形式回來。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