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嘆其無才,常悲其“無用英雄”。比如才華橫溢的李白,只能“獨坐敬亭山”;壹心為民造福的陶謙,只能“摘花籬下”;創立豪放派的蘇軾是“出生早”的。
其實並不是。
李世賢曾說:“我生來就是有用的。”他以為憑自己的學識,就能左擁右抱,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笑著出去”,但最後,他的仕途卻折戟不止。他剛從玄宗那裏討了個好面子,極其輕浮。他讓皇帝的小舅子磨墨,讓大內總管脫靴,才讓皇帝的老兒饒了他。
陶淵明的哥哥也是好不容易混了個緊巴巴的工作,但是被領導視察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於是壹拍桌子辭職,弄了個“與牛賽跑”。
而哥哥蘇軾,有壹天在學業上有所成就。他本是考官歐陽雄門下的秀才,卻因為母親生病回家孝了三年。幾年後,因為父親去世,他壹直孝順,又在那裏待了十年。最後只能看著去京都考試的弟弟沒能晉級,於是讀了《周漁》,最後被嘲笑為“多情”。
可見三賢沒有壹個是被切割出來做官的。紫羅蘭俗人的傲慢,元明哥的無知,蘇軾哥的“熊掌”和“魚肉”,讓他們的前途“不光明”。這都是他們的無知造成的。不知道是不適應官場的勾心鬥角,還是迷戀金錢。只有辭掉仕途,才算是走上了正途。李世賢不是在朝廷之外獲得功名的嗎?田園祖師可以在大內務農嗎?在什麽都忙的時候,能不能創造出壹個豪放的詞派?
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很重要
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但是,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不容易。不然為什麽自古就有“人貴有自知之明”的說法?
其實這種自知之明就是發現是可以發現的。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這樣妳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決定做什麽和不做什麽,用理性的策略來選擇自己的目標或理想,妳成功的幾率就高很多。
當然,大多數動物是沒有自知之明的,尤其是幼時。有些人壹輩子都沒有找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缺點,也不知道自己的優點。這種現象並不奇怪,只要妳有認真的洞察力,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鷹,它鋒利的爪子和鉤狀的嘴以及兇猛的沖擊力,當它向羊群俯沖下來的時候,羊群在這樣強大的對手下不得不輕易屈服。然而,烏鴉在壹旁觀看,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烏鴉沒有鷹的利爪,沒有鷹的鉤嘴,沒有鷹的兇猛沖擊。所以,在羊的眼裏,這並不可怕。
當烏鴉撲向綿羊時,首先,綿羊不會驚慌失措,甚至會嘲笑它:妳這只平庸的黑鳥,竟敢在我頭上碰地?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此時此刻的羊群,面對突襲而來的烏鴉,只需無視對策,就能達到防禦被利益迷惑的烏鴉的效果。結果烏鴉不僅沒有攻擊到羊,反而成了牧羊人的獵物。
烏鴉攻擊綿羊失敗了,因為它沒有自知之明。烏鴉只看到了鷹獵羊的成功,卻看不到鷹獨特的長處和優勢。當然,它找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本來烏鴉就不具備獵羊的條件,但又不得不去做這種捕獵,結果只能是失敗。
生活中,失敗的原因往往是當事人沒有自知之明,既沒有客觀世界的神秘,也沒有主觀世界的漫長。說到底還是不認識自己,只是不知道這個。
慘烈的悲劇和慘重的代價就是這樣造成的。
了解自己的局限性很重要
齊威王總理鄒忌英俊瀟灑,身高8英尺,身材魁梧,非常漂亮。與鄒忌同城的徐公,也是個美男子,齊國有名的美男子。
壹天早晨,鄒忌起床,穿上衣服,戴上帽子,踱到鏡子前,仔細端詳自己的裝束和容貌。他覺得自己真的與眾不同,高人壹等,就隨口問妻子:“妳看,城北有誰比徐公漂亮?”
他老婆上前幫他整理裙子,回答道:“妳多漂亮啊,徐先生怎麽能跟妳比呢?”
鄒忌不信,因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公認的美男子,恐怕比不上他,於是又問妃子說:“城北誰比徐公漂亮?”
他的妃子連忙說:“大人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怎麽能和大人比呢?”
第二天,壹位客人來訪。鄒忌坐著和他聊天。回憶起昨天的事,他問客人:“妳覺得城北誰比徐公更美?”客人毫不猶豫地說:“許燦先生比不上妳,而妳比他漂亮多了。”
鄒忌這樣做了三次調查,大家壹致認為他比徐公漂亮。不過鄒忌是個有腦子的人,並沒有為此沾沾自喜,認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正巧過了壹天,城北的徐公去鄒忌家拜訪。鄒忌第壹眼就被徐公的氣勢和光芒四射的形象驚呆了。他們說話的時候,鄒忌壹直看著徐公。他意識到自己沒有徐公好看。為了證實這個結論,他偷偷看了看鏡子裏的自己,然後轉頭看著徐工。因此,他覺得自己比許寬容得久。
晚上,鄒忌躺在床上,反復思考這件事。既然我沒有徐公漂亮,為什麽我的妻妾和客人都說比徐公漂亮?最後,他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結論。鄒忌自言自語道:“原來這些人是在恭維我!我老婆說我漂亮是因為她偏愛我。我說我漂亮是因為怕我;客人說我漂亮是因為他們想從我這裏得到什麽。好像被周圍人誇了,認不出真實的自己了。”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人在贊美聲中壹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是處於領導地位的人,壹定要有自知之明,才不會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