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內容
大家好,我是何峰,簡單心理學聯合創始人,現任首席運營官。首先給我大致介紹壹下,因為這和我後來分享的創業經歷有很大關系。我是北京人,現在在中關村做項目。回想壹下,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壹直到後來工作,壹直都在這個方圓五公裏的範圍內。也見證了我們國家從改革開放到創業的過程。
大學畢業後在BCG管理咨詢公司工作,後來在聯想公司工作。其實我剛畢業的時候真的很想讀博士,申請了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項目。可惜當時沒被錄取,直接去BCG工作了。過了兩三年,我還是想上學,於是申請了斯坦福大學的MBA,並被成功錄取。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證明了斯坦福MBA比PHD容易申請多了。
斯坦福畢業後,受矽谷文化的影響,他對創業非常熱情。回國後做了壹個眾籌創業項目,靈感來自美國眾籌Kickstarter。當時在美國處於爆發式增長時期,所以當時就想在中國實現這樣的模式。最近和壹個美女CEO做了壹個叫簡單心理學的項目,在互聯網平臺上給大家提供壹個靠譜的心理咨詢服務。
其實我參與過的兩個創業項目,想法來源完全不同。第壹個是C2C。看到美國的成功模式,想復制壹下。第二個簡單的心理學項目完全不同,主要是因為另壹位創始人李姣本身就是壹名心理咨詢師。經過多年對行業的觀察和參與,她看到了這個市場的發展方向和需求。
今天我的分享主要是關於創業。個人想從四個角度闡述:壹、創業中的理念是什麽?第二是團隊,第三是產品,第四是執行力。
1.妳是為了創業而創業嗎?
根據個人參與的兩個項目,壹個是復制某個模式,壹個是來自自身對行業的理解或需求。其實中國的創業環境和矽谷有很大的不同。至少矽谷有些人特別服氣,而且學歷很高。他們想做壹個自己想要的產品,他們也是這個產品的第壹批用戶。他們的創業想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產生的。
這樣成功的例子很多。喬布斯和他的合作夥伴沃茲尼亞克,做出第壹款產品的沃茲尼亞克,只是因為沃茲尼亞克想要壹臺能夠滿足他工作需要的電腦,而他自己又恰好是壹名非常優秀的工程師,所以這款產品誕生了。那麽喬布斯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最終推廣了這款產品,讓每壹個有需要的人都能買到。
就中國而言,就我自己的理解,我們正處於長期追趕的階段,照搬前人的模式是壹種事倍功半的做法。創作和復制的難度差別很大。前者走的是壹條沒人走過的路,很艱難。後者是模仿前者的足跡。當有成功的案例時,雖然不知道具體細節,但至少知道這條路是可以走的。即使出了問題,妳也只會懷疑細節上的錯誤,而不會懷疑圖案本身。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創業也是受環境影響的。看到美國的成功案例,在中國只是執行的問題,創業的想法遠遠不夠。很多人只是為了創業而創業,我個人認為應該非常慎重。這種模式雖然有成功的例子,但是成功的幾率很小。比起那些深入觀察行業的創業者,概率要小很多。
二、選擇合作夥伴:素質高於天賦。
從概率統計的角度來看,壹個人創業成功的概率很低,兩到三個是最合適的選擇。原因有很多,第壹個原因是創業是壹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至少需要兩三個人共同承擔。而且我們都有對過去的認識,都不想讓對方失望,不管創業本身。所以創業者在這樣的情況下遇到困難後,承擔更多的壓力,是壹種情感上的責任。
在創始人的選擇上,不能僅僅因為他有壹定的技能,或者僅僅因為他也在創業。最好的情況是兩個人有很長的交往歷史,尤其是知道對方在面對巨大壓力和利益時的反應。個人認為認識創始人比聰明能幹更重要。他身上的壹些品質,比如對事業的堅持和執著,是很重要的。
除了創始人,公司最初的核心團隊也尤為重要。然後就是招人的三個原則:
第壹,足夠聰明。聰明人多,很容易看出來,從和他的交談中就能分辨出來。
第二,要有態度。招進來的人能成功有效做事嗎?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他們能盡力完成。
第三,容易相處。妳願不願意和他在壹起,其實更多的是壹種文化。
個人認為招聘網站性價比低。很多求職者都是海投,其實對公司本身了解不夠。事實上,如果求職者是被公司本身吸引來的,那麽還是招聘比較靠譜。把剛才說的三個原則總結成壹點,就是公司早期員工對妳的事業是否有同樣的熱情,是否認可妳。
第三,創業做產品,不要討好大多數人。
分享壹下我的理解,我發現創業公司的產品和大公司的產品之間的理念和做法還是很不壹樣的。對於壹個創業公司來說,盡快找到壹個市場能接受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產品剛上線,也無法被大量用戶接受和喜歡。
作為壹個創業公司,先做壹個產品,這個產品壹定是極少數人喜歡的。而不是讓大部分人覺得好,大部分用戶覺得好並不是壹個好現象。妳要做的是,妳的產品讓100個人覺得很棒,如果明天產品消失了,他們會很痛苦。雖然很難讓壹個產品得到小部分用戶的認可,但是通過不斷的改進讓更多的用戶接受是非常困難的。但比起產品被壹萬個用戶接受,然後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改進,難度要小很多。
如何做出壹款大家都喜歡的產品?這就需要妳貼近用戶。妳最好自己是產品的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去做,這樣和妳有同樣需求的人才會愛上妳的產品。所以給自己做壹個產品有很多先天優勢。
每個產品都有壹個持續的改進周期。壹個循環其實很簡單,三步循環就好。找到壹個BUG或者用戶提出的壹些功能需求,開發出來然後展示給妳的用戶。其實在互聯網公司,這個周期是很快的,幾個小時或者幾十分鐘就有可能完成壹個周期或者輪回。相對於硬件或者其他方式創業的公司,互聯網行業還是有很大優勢的。哪怕產品每個周期只有1%的提升。但是時間短周期快,產品會慢慢變得非常優秀。
第四,確保高效實施
創業的想法、團隊、產品完成後,再去實施,實施是壹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也許前三件事,剛創業壹兩年就能實現,但要落實,需要五八年。在實施過程中,CEO有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他需要為整個公司做壹個規劃,找最優秀最優秀的人加入團隊,籌集資金等等。但最重要的是確保和確認公司始終處於高效的執行過程中。
第五,創業氛圍很重要
最後,給大家分享壹些創業的建議:如果妳想創業,妳需要融入壹個鼓勵創業的環境和壹群支持創業的人。大家都知道矽谷出來創業的人很多。作為壹個城市,舊金山有很多美國大城市在發展上遠遠超越它,但只有矽谷的創業密度最高。我認為這是壹個環境問題,因為矽谷這裏有鼓勵創業的文化,在矽谷創業是壹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即使失敗也沒關系。所以不要低估環境對個人的影響。如果妳有創業的想法和意願,妳需要壹個鼓勵創業的環境,壹個創業文化氛圍濃厚的地方。國內北京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壹個產品經理,如果妳願意創業,不僅要熟悉妳個人的業務,還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多認識壹些其他行業的人。尤其是興趣愛好,很可能是妳創業靈感的來源。如果妳對某個行業感興趣,或者把它當成壹種愛好,那就盡量多認識這個行業的人,盡可能多了解這個行業的發展。看到自己認可的創業公司,可以主動找他們交流產品經驗。目前大部分初創公司都在招人。只要妳能給公司帶來壹些幫助,讓公司盡快發展壯大,肯定會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