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有效溝通

如何有效溝通

1.忽略通信場景

11剛進職場的時候,主管給我布置了“跟進xx項目進度”的任務。當時公司用rtx做內部溝通工具,我很容易就能找到對接研發。然後發生了下面的對話:

產品:兄弟,這周過濾器能不能加檢查功能上線?

產品:這是急件。

兩分鐘後。

R&D:對

妳認為R&D已經確認了進展嗎?

企業微信、釘釘、RTX都屬於線上聊天工具,從產品形態上表達聊天場景,也就是模擬對話形式的工作討論。

在確認進度的具體任務中,面對面的溝通是壹個封閉的時間和空間。只要問對面的人,就需要回答(不回答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基於網絡聊天工具的交流,是壹個開放的空間和時間,如果對方沒有馬上回復,並沒有更大的心理壓力。

第二,聊天工具的信息源豐富,對方在和妳交流的時候也在被對方拷問。

所以有時候聽到同學抱怨“我給妳發消息,妳看了。妳為什麽要食言?”原因很簡單。妳使用容錯率低的通信場景,即使對方確認其有效性,也會打折扣。

2.錯誤位置

也是11年,我負責跟進壹個數據統計的需求。因為是第壹次和這位R&D同事打交道,為了表示友誼和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我主動邀請他共進午餐。對方剛畢業,比較簡單,所以這個功能的開發已經順利交付。

這種看似有效的方法,後來甚至成了我與人交往的習慣。上級馬上制止了我,嚴厲批評了我(有個正直的上級真的很重要)。

她對我說:妳要明確自己的工作定位。妳和他是同事。保質保量完成工作是雙方的最低標準。以吃飯為工作前提,遲早會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

領導代表公司,保證任務的穩步推進,而在建立領導力的過程中,除了業務能力,情感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定期開展團建活動是上下級溝通的方式之壹。換句話說,這是領導的管理工具之壹。

員工代表自己,按要求完成工作是基本盤。如果開工前都要吃飯,這種壞習慣是不是也影響了對方團隊的管理?過度請客人吃飯是作為員工的管理措施嗎?

如果只能靠請客人吃飯來完成任務,雙方員工的工作能力就太不靠譜了。

錯誤的位置會埋下事故的禍根,更不用說有效的溝通了。

三、具體措施

如上所述,溝通的原則是明確目標,明確邊界,知識最大化。溝通絕對不只是壹個動作,還要註意結果。

下面我介紹幾種立竿見影的方法,都是泥足深陷的苦活,但是做了就會有效果。

1.提前準備

由我發起的溝通(包括但不限於正式會面、業務分享、壹起工作午餐)必須提前準備好。

準備的形式會有所不同:

正式會議|我會準備幻燈片;

非正式溝通|我會對對方的個人情況做功課。

我想說的是,職場語境下溝通的前提是價值交換。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可以用來交換的價值也各有側重。但是提前做好準備是對對方時間的尊重,或者至少是壹種負責任的態度。這和等級高低無關。這個選擇很專業。

2.統壹講話

所有和我合作過的同學都知道,在用於交流的幻燈片中,我肯定會花至少壹頁來定義項目的文字。

我觀察到,很多時候溝通的差異是雙方討論的不是同壹件事。

比如討論收入指標時,財務部門註重合同金額,銷售部門以收到的金額為標準,運營部門註重收入的確認。因為崗位不同,各方所說的收入本質上不是壹回事,更不用說用於考核了。

在基於內容的團隊中,很多工作缺乏標準化的表達。比如我經常聽到的,風格不搭,調性不對,我缺乏記憶點,這個黑不夠華麗。

這種交流也是最容易產生分歧和沖突的,往往涉及審美、品味、價值觀。在這種場景下,如果不想統壹發言,溝通就會失焦,更不可能達成壹致。

面對面

如前所述,如果溝通中發生網絡軟件,聊天工具的信息來源非常豐富,對方在與妳溝通的同時也在受到來自其他方的“拷問”。信息到達的效率會打折扣。

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妳不僅可以得到對方的回復,還可以捕捉到對方的態度、語氣、習慣等其他信息。同時,妳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向對方傳達信息。

交流不能局限於單純的文字交流,而是要促進兩個人之間的交流。

所以我建議正式溝通還是面對面進行。如果有地域限制,必須使用互聯網工具。我也建議打開攝像頭,完全出現在對方面前。

壹句話,“能見面說的不要打電話,能打電話的不要發微信”。

4.完成會議記錄

溝通總結是整個溝通過程的總結,讓我們清楚地討論什麽話題,得出什麽結論,存在什麽分歧,未來要推進什麽任務。

達成壹致後,溝通紀要將作為壹個裏程碑,為後續工作提供後臺支持,加快進度。

如果沒有達成壹致,溝通紀要也會作為備忘錄,標註過程中的差異,尋找更多合作的可能。

主動溝通分分鐘是周到和專業的表現,最大化妳的知識面會給妳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