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萬裏長城
1987泰山
1987故宮
1987敦煌莫高窟
1987秦始皇陵和兵馬俑
198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1990黃山
1992武陵源風景區
1992九寨溝風景區
1992黃龍風景區
1994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
拉薩布達拉宮1994
1994曲阜三孔
1994武當山古建築群
1996廬山國家公園
1996峨眉山和樂山大佛
1997平遙古城
1997蘇州古典園林
1997麗江古城
1998北京頤和園
1998北京天壇
1999武夷山
1999大足石雕
2000年的青城山和都江堰
安徽西遞、宏村2000座古民居
2000年龍門石窟
2000座明清帝王陵墓
2001雲岡石窟
2000年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產。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2001.12文化遺產
雲南三江並流自然遺產2003.7
2004年7月高句麗皇城、陵墓和貴族墓葬的文化遺產
澳門歷史區文化遺產2005年7月
從1987到2005年7月,中國共有31處世界遺產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件1:2002年11,中國唯壹的水上長城——九門口長城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驗收,正式被列為長城的壹部分,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附2:2000年6月,拉薩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世界遺產擴建項目,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件3:2006 54 38+0 654 38西藏拉薩羅布林卡作為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擴建工程,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4:2000年6月,蘇州藝苑、荷花苑、滄浪亭、獅子林、退思園五大園林作為蘇州古典園林擴建工程被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錄5和附錄6:2003年7月,北京明十三陵和江蘇南京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壹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件7:2004年7月,沈陽故宮作為明清宮殿文化遺產擴建工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附件8:2004年7月,盛京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擴建工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
長城
紫禁城
北京頤和園
北京的天壇
敦煌莫高窟新
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全新
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遺骨
承德避暑山莊及周邊寺廟。
孔府、孔廟和孔林
武當山的古建築群
西藏布達拉宮新
麗江古城新
平遙古城
蘇州古典園林
明清皇家陵墓
龍門石窟
大足石刻
都江堰-青城山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山西省雲岡石窟
泰山風景區
黃山風景區
廬山風景名勝區
峨眉山-樂山大佛
武夷山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九寨溝風景區
黃龍風景名勝區
中國世界遺產保護名錄
雲居寺寶塔和石井(北京房山)北京古觀象臺(北京建國門)
北海公園(北京西城區)安濟橋(河北趙縣)
都樂寺(天津薊縣)雲岡石窟(山西大同)
丁村住宅(山西省襄汾縣)永樂宮(山西省芮城縣)
牛河梁遺址(遼寧省朝陽市)元上都遺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閃電河)
Xi安碑林Xi安古城墻漢長安古城遺址(Xi安)
杭州西湖良渚遺址(浙江余杭)魯南石林(雲南魯南)
客家土樓(福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湖北省黃石市大冶縣)
江南水鄉(蘇州周莊和同裏)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絲綢之路(中國)
城陽永濟橋(廣西三江,即於風橋)佛寺釋迦牟尼塔(山西應縣,即“木塔”)
盧溝橋(北京豐臺)開元寺塔(河北定州)
北柯吉(山西省五臺縣)殷墟(河南省安陽)
漢大明宮遺址(Xi安)桂林漓江(廣西)
中國的長城
1987 65438+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的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它建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壹中國後,成為萬裏長城。漢明時期大規模修建。其工程之浩大,氣勢之宏偉,堪稱世界奇跡。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發生了變化。現在,當妳登上昔日長城的廢墟時,妳不僅可以目睹長城在群山之中的雄姿,還可以領略到中華民族創造歷史的偉大智慧和勇氣。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裏。它俗稱萬裏長城。
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修建方城開始,到明朝(1368-1644),長城由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其中秦漢明長城長度超過5000公裏。如果把各個時代修建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5萬公裏。如果我們為長城建造壹堵1米厚,5米高的磚石土方墻,這堵墻可以環繞地球壹周以上。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壹座綿延萬裏的高大城墻,大部分建在山的最高點。沿著山脊清晰地勾勒出壹望無際的蜿蜒群山,塑造出壹條奔騰雄壯的巨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在萬裏城的城墻上,有數百座雄關和關隘,數千座敵樓和烽火臺,打破了城墻的單調,使起伏的地勢更加雄偉陡峭,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在各地的長城景觀中,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尤為堅固,保存完好,是觀賞長城的最佳地點。此外,還有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古北口長城。天津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也是著名的長城旅遊景點。
中國萬裏長城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國家軍事防禦工程。它凝聚了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據史料記載,自戰國以來,已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了長城。第壹個是楚國,開始修築長城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後來,齊、燕、魏、趙、秦等國也開始為了同樣的目的修建自己的長城。秦統壹六國後,秦始皇派名將蒙恬北探匈奴,連接各國長城,西起姚,東至遼東,綿延壹萬余裏,故名“萬裏長城”。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剩下遺跡。秦始皇用30萬人修建長城,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對阻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說:“雖然始皇帝沒有辦法,但長城對後世的貢獻很大,其實大禹治水等等。”
漢朝繼續修建長城。從文帝到宣帝,西起大宛爾石城,東至黑龍江北岸,修築了壹條長達壹萬公裏的長城。古代絲綢之路的壹半是沿著這條長城,這是歷史上最長的。在明朝,為了防止韃靼人和瓦刺人的入侵,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從洪武到萬歷,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築,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修築了長達6350公裏的邊墻。(但據報道,1990年,壹個中國人走完長城全程的計步器顯示6700公裏。)
長城有很大的旅遊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的開發和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遙望遠方,有了古懷,古戰場似乎就在眼前。今天,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鬥獸場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壹起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的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民族精神。
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及周邊寺廟。
平遙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
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大足石刻,武當山古建築,莫高窟。
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龍門石窟、曲阜孔廟、孔琳孔府
明清皇家陵墓(十三陵、清陵、清陵、十三陵)
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雲岡石窟
世界自然遺產:
九寨溝、黃龍、武陵源、三江並流。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
文化景觀:
廬山
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傑作;
昆曲與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