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合肥哪個心理咨詢中心比較好?

合肥哪個心理咨詢中心比較好?

無論是醫院、研究機構還是個人執業,心理咨詢師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很多人在面對壹個正在哭泣的人時可能會手足無措,但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卻能坦然面對,分擔當事人的悲傷、憤怒、恐懼、痛苦的回憶、內疚和困惑。心理咨詢師不評判人的情緒,而是接納妳,幫助妳接納自己。通常在正式咨詢之前,咨詢師會和妳就時間和費用達成壹致。遵守約定是雙方信守承諾的體現,也是壹種相互尊重。更重要的是,按時接受咨詢是對當事人改變自己的動力的壹種考驗。在國外,心理健康診所的收費取決於個人的經濟狀況。目前在中國,收費是相對固定的。當妳為心理咨詢付費時,妳是在為心理咨詢師花費的時間和接受的培訓付費。金錢買不到關心。幫助妳的人的關心是壹個真實的人的真誠回應,關心不會以其他方式出現。付費與否很少會妨礙心理咨詢師幫助妳,但從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實踐來看,免費的、強制的心理咨詢總是無效的、難以鞏固的,部分原因在於人們的心理慣性:人們不會珍惜來得太容易的東西。通常,壹個訓練有素的咨詢師會很樂意告訴妳他從什麽學校學到了什麽,以及他將如何幫助妳。壹個真正敬業的咨詢師,會有謹慎、嚴謹、矜持的態度。只有新手或外行才會太急於提供各種樂觀的保證,或者不假思索地壹頭紮進去。妳可以直觀的知道隱藏在各種外衣下的是善良還是冷漠,是專業還是外行,是真誠還是偽裝。有時候心理咨詢師可能會拒絕妳做他的當事人(當然要說明原因);有時候他可能會回答妳咨詢的問題,說不知道。妳可以相信他會說實話。各行各業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如果他們願意承認自己不知道壹些事情,通常是受過最專業訓練、最值得信任的人。有的咨詢師可能咨詢很積極,經常提問,提供反饋;其他人很少說話。他們盡力通過傾聽來幫助妳。這要看咨詢師的訓練,他自身的性格以及妳個人想咨詢的問題。剛開始妳可能會不習慣,可能會覺得輔導員沒有妳想象的那麽熱情和貼心。如果妳覺得咨詢師的方法不適合妳,可以明確提出來。很多心理咨詢師本身受過心理治療的訓練,知道這種感覺。除非妳忠實地說出妳的感受,否則沒有壹個健全的專業人士能幫助妳。對於專業咨詢師來說,關懷是壹定的媒介。壹段時間後,妳可能會發現,當壹個人陷入危機時,壹部分問題在於他的自尊心處於低谷,所以有時候會誤解專業人士的個人態度。當然,如果妳真的認為對方不可信,妳完全有權利停下來問問別人。心理醫生≠救世主有些來訪者把心理醫生當成“救世主”,把自己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扔給醫生,認為醫生應該可以不用思考,不用付出努力,不用承擔責任,就能壹壹解開。而心理咨詢和心理醫生只能起到對來訪者的改變和人格成長的分析、引導、啟發、支持和促進作用。他沒有權利把自己的價值觀和意願強加給來訪者,更沒有權利為他們做出改變或決定。真正的“救世主”只有壹個,那就是妳自己。只有改變自己,戰勝自己,才能最終超越自己,實現理想目標。心理咨詢≠思想工作心理咨詢作為醫學中的壹門學科,有著嚴謹的理論基礎和診療程序。與思想工作有本質區別。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說服對方服從和遵循社會規範、道德標準和集體意誌,而心理咨詢則是運用專門的理論和技巧,找到心理障礙的癥結所在,進行診斷和治療。咨詢師抱著客觀中心的態度,而不是批評教育來訪者。另外,有些心理障礙同時存在神經生化改變的基礎,需要結合藥物治療,這是思想工作無法替代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在中國是壹門起步較晚的新興學科,人們對它有壹種神秘感。來訪者壹般都是四處看看,鼓足勇氣走進診室,醫生再三保證後才會傾吐心事;或者繞個大圈暴露真實情緒。因為在很多人眼裏,咨詢的人很可能是不正常的,或者是精神有問題的,或者是隱私或者道德品質有問題的。此外,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表現出情感痛苦是軟弱的表現,尤其是對男性而言。基於所有這些原因,許多人寧願遭受精神痛苦也不願來看病。其實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每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生活工作的不同方面,都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導致負面情緒。如果這些問題能用適當的方法解釋,問題就能順利解決;如果不及時正確處理,會產生持久的不良影響,甚至導致心理障礙。由此看來,心理問題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在這些問題上求助於心理咨詢,並不意味著有什麽不正常或可恥的隱私。反而說明個人有更高的人生目標,希望通過心理咨詢更好的提升自己,而不是回避和否認問題,在混亂中虛度人生。心理學≠窺視內心很多來訪者不願意或羞於透露自己的心理活動,以為只要簡單說幾句,心理咨詢師就應該猜到自己心裏在想什麽,不然就說明心理咨詢師水平不高。其實心理治療師也是人。他們沒有窺視別人內心世界的特殊功能。他們只是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來訪者提供的信息進行討論和分析。因此,來訪者需要提供詳細的信息,幫助醫患雙方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有利於治療師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恰當的治療。心理咨詢是萬能的。有些來訪者把心理醫生當成“鎖匠”,期望他們打開所有的心結,所以他們往往會求醫壹兩次,如果達不到想要的“豁然開朗”的心境,他們就會感到失望。其實心理咨詢是壹個持續而艱難的改變過程。心理問題和來訪者的性格和生活經歷有關,就像冰山壹樣,日積月累。沒有強烈的求助和改變的動機,沒有永久的決心和對抗,是很難融冰的,所以來訪者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