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的老許。今天我們將繼續談論資本。
因為可以節約交易成本,貨幣必然會成為商品流通的中介,但滿大街的店鋪只剩下房產中介,顯然不是壹件好事。商品流通需要多少中介?前半段流通是商品和貨幣交換,商品離開流通進入消費,燒的是柴,吃的是米。商品的使用價值形式退出流通,被消費,消失了,但被壹個等價的價值形式所取代,留在了世界上。四十斤大米被張三吃掉,變成了1的錢留在李四的錢包裏,隨時可以通過後半段流通變成另壹種使用價值形式,比如劉釗的四斤活魚。如果各種商品依次出售,40斤大米-1銀-4斤活魚-1銀-12斤柴火-1銀-10斤米酒-1銀。如果這四種商品依次出售,那麽只要有1枚銀幣,所有這些商品就可以依次流通,因為它依次實現了它們的價格,從而實現了4枚銀幣的總價,最後留在釀酒者手中。因為買賣分離,當前半部分流通已經完成,後半部分尚未開始時,比如40斤大米換成1銀,劉釗的活魚和張三的柴火同時賣出,市場就需要額外的1銀來滿足流通手段的需要。在貨幣價值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流通手段的多少取決於要實現的商品總價格和貨幣的流通速度。
馬克思把這個規律總結為壹個公式:
大米40斤,活魚4斤,柴火12斤,黃酒10斤,總價4兩銀子,同名錢指的是1兩銀子。如果各種商品依次出售,這1塊銀流通4次,只需要1塊銀就可以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這個公式的左邊代表貨幣需求,右邊代表貨幣供給。左右要對等,防止少數人利用交易獲利,有利於維持市場均衡,維持經濟的生產力。商品的總價格是以商品的總價值為基礎的,同時,貨幣也是有價值的。紙幣通過控制流通,依靠稀缺性定價的價格來模擬貨幣的價值,商品和貨幣進行等價交換。只有真正新生產的價值才構成對貨幣的新需求。李四用賣礦泉水給沙漠富人賺的錢,以高出原房主收購價50%的價格買了壹套已經在出租的二手房,然後再出租,北京話叫吃瓦片。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創造出新的使用價值,不管是礦泉水、貨幣還是房子,對吧?所以沒有創造新的價值。這種比原有房價高出50%的額外貨幣需求,只是現有價值的再分配,並沒有創造新的流通手段需求。我們的貨幣政策不應該被這種偽貨幣需求所迷惑。市場上現有的壹些商品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價值之上,比如房子,肯定還有其他商品的價格已經跌破了價值,比如在沙漠中為富人工作的勞動力商品。這時候就應該擴大價格上漲商品的供給,使其價格回歸價值,而不是簡單的投放水印貨幣。市場上流通的商品的價值並沒有同步增加。多印的錢會怎麽樣?肯定會貶值,那麽手裏有錢的人不會吃虧嗎?所以他們只能拿手中多余的錢去貶值,去追逐價格高於價值的房子,以避免損失。凱恩斯在《通論》中總結了理想投機目標的三個特征:壹是持有成本低;二是供給彈性低,即短期內不容易擴大供給;第三,流動性好,也就是好賣。中國的房地產正好符合這三個特征,房子放在那裏也不會差。不用交稅,還可以租壹點租金。外來人口多的城市流動性沒問題。生產建築房屋用的鋼筋混凝土很容易。這兩種產品在中國的產量目前世界第壹,但與房子相關的就業機會、教育機會、醫療設施、交通基礎設施不像鋼筋水泥那麽容易增加產出,也不像印鈔放信貸那麽容易,這將進壹步背離短期內難以擴大供給的就業、教育、醫療所綁定的房子的價值。鶴崗房子每套5萬。但違背價值規律遲早要受到懲罰,用崩盤的手段迫使價格回歸價值。土地財政只是壹根稻草,不合理的寬松貨幣政策是肥皂水。兩者結合,才能把房地產泡沫吹大。誰說講馬克思主義的都是空對空自說自話?房價的問題給妳分析清楚了嗎?這種分析方法大家也很容易學會。只要記住三點:第壹,商品價格高於價值,買方吃虧,賣方占便宜。如果壹件商品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賣方就會吃虧,買方就會占便宜。占便宜,吃虧,就是剝削,就是被剝削。誠然,價值決定價格,但現實中也有很多因素使價格偏離價值。第二,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同。有的人是辣妻辣子,有的人是人性解放,但每個人至少可以事後基於自己的目標判斷自己是吃虧還是占便宜,每個人都不願意吃虧。第三,如果有不創造價值穩定賺錢的機會,資源就會向它聚集。我們在第二講講了勞動的二重性。在很多情況下,有用勞動不能單獨創造使用價值,還需要與原材料和勞動工具相結合。“土地是母親,勞動是父親,只要妳播種,壹切都會有結果。”想壹想,真正創造價值的生產活動會因為資源越來越少而萎縮,這個過程必然導致經濟危機。《舊制度與大革命》這本書在七八年前有過壹波爆發。如果妳聽到老徐剛才說的第三點,妳想到了這本書,這意味著妳理解了第三點,理解了舊制度和大革命。
如果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小於商品流通對流通手段的需求,即使貨幣價值不變,貨幣價格也會上漲,貨幣價格高於價值,這就是通貨緊縮。另壹方面,如果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大於商品流通對流通手段的需求量,即使貨幣價值不變,貨幣價格也會下降,貨幣價格低於價值,這就是通貨膨脹。不僅商品價格偏離價值會讓壹部分人吃虧,貨幣價格偏離價值也會讓壹部分人吃虧。如果貨幣的價格高於價值,持有商品的人就會吃虧,於是就會賣掉商品,轉而持有貨幣,這就進壹步使流通中的貨幣稀缺,價格高於價值。如果貨幣的價格低於價值,貨幣的持有者就會吃虧,於是就會賣出貨幣,轉而持有商品,這就進壹步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價格就會低於價值。因此,無論通縮還是通脹,都有自我強化的趨勢,改變市場預期需要額外的有效措施來擴大貨幣或商品的供給。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明白,幫助困難群體,直接送錢,是壹種巫術。提高他們的生產能力,讓他們盡可能平等地參與勞動價值的交換體系,才是正道。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壹書記和駐村幹部,與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百萬名村幹部壹起奮戰在扶貧壹線。大山的女兒黃文秀等1800多名扶貧幹部,把生命定格在了扶貧的征程上。正是他們的奮鬥和犧牲,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鮮紅的黨旗,壹直在扶貧的主戰場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美國實行無限量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加劇了貧富分化。從2020年3月到2021到10,美國億萬富翁的總財富增加了2.07萬億美元,增幅近70.2%。截至2021第三季度,美國前1%家庭的總資產達到43.94萬億美元,占社會總財富的32.1%,為歷史新高,而最底層的50%家庭僅占2.5%。俗話說“窮人發壹會財,富人資產暴漲。”
《資本論》第壹卷出版四十四年後,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歐文·費雪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費雪方程:M=PT/V,也就是說,
西方經濟學不承認商品的價值。他們認為價格單純由供求關系決定,疫情初期花50元買壹個普通口罩是值得的。鬧饑荒的時候,用兩斤小米換壹個黃花閨女也無可厚非,因為不然閨女會餓死,但絕不會提糧販子倉庫裏囤積的糧食。所以在西方經濟學看來,各類商品價格的加權平均值×各類商品的交易數量就是商品的總價格,所以費雪方程在形式上和馬克思的公式壹模壹樣,也不知道為什麽44年後還能以費雪命名。哼。既然西方經濟學不承認商品的價值,貨幣自然就沒有價值,所以在西方經濟學看來,投資和投機沒有區別。炒房、炒幣等投機行為都形成貨幣需求,要發行貨幣來滿足這些需求。當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手段對貨幣的需求時,就會形成通貨膨脹,導致物價水平普遍上漲。無論是使用價值,還是生產能力,甚至是投機對象,需求方都會買漲不買跌,所以得出適度通脹有利於刺激需求,從而有利於經濟增長的結論。這就是為什麽有兩個經濟學家,每個人花五十萬讓對方吃了壹坨牛糞,兩個人都沒賺到錢,但是每個人都吃了壹坨牛糞,GDP卻增加了壹百萬。這只是壹句玩笑話,但所謂刺激需求,買漲不買跌,是朝三暮四的小格局,而不是真正擴大生產和有效需求的大格局。用貨幣進行投機是金融資源的空轉,扭曲了價格信號。而且,否定價值的費雪方程無法分析紙幣價格下跌的通貨膨脹對貨幣持有者的剝削。不明白這壹點的朋友,可以回想壹下這十幾年來那些沒有盡早買房的人,或者那些因為攢首付的速度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而不能盡早買房的人,甚至那些晚生不能更早買房的人。如果他們不是壹直買房子,那就忘了。後來買房時,他們吃了虧。他們的損失是被不動產持有者剝削的價值。這個價值如此之大,甚至是他們壹輩子的辛苦,這些人又犯了什麽大錯?他們為什麽要付出這麽大的代價?
好了,我們講完了貨幣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接下來,我們將談論貨幣的其他三個功能。我是北京大學的徐。如果妳喜歡我的視頻,請多轉發。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