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建設項目投資
所謂工程建設項目投資,壹般是指進行某項工程建設的總費用,即固定資產的計劃再生產和相應無形資產、流動資金形成的壹次性費用的總和。主要由購買設備和工具投資、建築安裝工程投資和其他工程建設投資構成。
1.2投資控制
所謂投資控制,就是盡可能實現建設項目既定投資額的壹系列工作。其基本目標是防止既定的投資額被突破,或者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使突破盡可能小。
2投資控制的基本原則
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是每個投資者關心的重要內容之壹。就工程項目建設而言,投資控制應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從目前的投資控制情況來看,通過可行性研究階段項目建議書和投資估算的審批以及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實施,投資規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除了應用控制論的壹般原理外,還應堅持以下基本原理:
2.1動態控制
由於壹個建設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著社會、經濟、自然等多種幹擾因素,因此實際投資高於估算投資,這就需要不斷地進行投資控制,即動態控制。任何投資控制措施都不可能壹勞永逸。原有的矛盾和問題壹旦解決了,新的就會出現。因此,投資控制者應根據投資的計劃值與實際值的比較,分析產生偏差的原因,並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2.2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相結合
被動控制是對活動的被動控制,以減少偏差。這種控制的基本特點是:如果實際值與計劃值沒有偏差或偏差在允許範圍內,系統活動仍會照原樣運行;壹旦實際值與計劃值出現偏差或偏差超出允許範圍,將采取糾正措施。
主動控制是減少偏差的活動,表現為主動控制。被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的區別在於,控制的重點在偏差發生之前,即系統目標確定之後,首先綜合分析各種幹擾因素和系統目標偏差的可能性和程度,采取預防措施,避免幹擾的發生或降低幹擾的程度,盡可能避免或降低系統目標的偏差。
對於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系統,由於控制周期較長,每個控制周期內可能出現的目標偏差較大,目標偏差的後果也較嚴重,僅靠被動控制很難保證系統目標的實現。另壹方面,在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系統中不可能只使用主動控制,因為無論采取什麽預防措施,都不可能保證不會受到幹擾,系統目標不會偏離,所以在實際的建設項目投資中,主動控制總是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
2.3全過程控制
建設項目的實施階段包括設計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使用前準備階段和保修階段。在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壹方面,累積投資在設計準備階段和設計階段緩慢增加,進入施工階段後迅速增加,到施工後期趨於平緩。另壹方面,節省投資的可能性從設計準備階段和設計階段的65,438+000%迅速下降,在建設初期下降到65,438+00%左右,之後變化相當平穩。這說明雖然建設項目的實際投資主要發生在施工階段,但節約投資的可能性主要在施工前期。
因此,所謂全過程控制,要求從設計準備階段就進行投資控制,投資控制工作貫穿於建設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直至項目結束。在明確全過程控制的前提下,尤其要強調前期控制的重要性。我們控制的越早,投資控制的效果就越好,節省投資的可能性就越大。
2.4全方位控制
工程建設項目投資由地價、建築安裝工程費、配套費和前期費組成。全面控制是指對所有這些費用進行控制,不僅是單獨控制,而且要從整個項目中全面控制。
3投資失控的原因分析
建設項目概算超概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現象稱為投資失控。投資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項目本身而言,具體原因如下:
3.1前期建設工作不夠深入,項目決策不夠科學。
近年來,由於重視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經濟評價,建設前期工作較過去有所進步。但未經可行性研究就倉促上馬的項目仍時有發生,導致壹些建設項目缺乏科學決策,控制項目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往往是壹句空話。有些建設項目雖然做了可行性研究,但內容和數據不真實,流於形式,使得項目投資從壹開始就失控。
3.2對設計缺乏有效約束,設計超標現象嚴重。
工程設計是壹項技術上復雜的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壹些修改或變更是不可避免的,有時也是必要的,這可能成為節省投資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踐中,有的設計修改或變更是由於建設單位的要求,有的是由於前期設計粗糙或對功能、結構處理不當造成的,結果大多是超標,增加投資。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設計單位主要承擔技術責任,基本不承擔經濟責任,對限額設計也沒有嚴格的規定。
3.3投資估算和設計估算(預計算)本身是不允許的。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項目的缺失或遺漏,往往導致前期工作、配套設施、專項技術措施考慮不周;其次,仍采用靜態法編制,未考慮材料設備價格上漲、物價指數、人工成本增加、利息和風險等因素;有時是考慮到了,但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這使得投資估算和設計估算(預算)失去了控制投資的作用。
3.4施工合同過於簡單,施工單位管理(監督)不力。
建設項目周期長,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幹擾因素,有些是建設單位的責任,有些是承包商的責任。實踐中,壹些施工單位高估或者扯皮,鉆空子增加成本的情況屢見不鮮。壹些施工單位的相關人員對監理業務不熟悉,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往往處於被動地位。
3.5投資控制隨意性大,缺乏嚴格的工作程序和科學的方法。
即使實施了建設監理項目,也大多停留在驗工計價和控制工程款支付的階段。這和主動控制、動態控制相差甚遠,不可能防患於未然。而是往往事後算賬,反復交“學費”。以上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壹是投資目標不合理,二是項目實施過程中全程控制不力。
?4項目投資控制措施
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是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之壹,也是每個投資者關心的重要內容之壹,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20年來,在我國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工程項目的投資控制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實踐證明,要做好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不僅要有業務素質高的專業人員實現全過程全方位、有重點的控制,還要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
4.1組織措施
(1)通過建立合理的項目組織架構,在項目管理團隊中落實投資控制人員、任務和職能的劃分。
(2)委托或聘請相關咨詢單位或有經驗的工程經濟人員做好工程造價控制和管理工作;
(3)積極推行工程設計、施工和材料采購的招投標制度。
4.2技術措施
(1)做好設計方案的技術經濟論證,選出最佳設計方案;
(2)積極開展限額設計;
(3)做好工程施工圖預算和標底的審核工作;
(4)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降低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4.3經濟措施
(1)編制資金使用計劃,確定並分解投資控制目標;
(2)工程測量;
(3)審核工程付款單,簽發付款證書;
(4)在建設過程中進行投資跟蹤控制,定期將實際投資支出值與計劃目標值進行比較;發現偏差,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糾正措施;
(5)做好項目建設過程中投資支出的分析和預測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業主提交項目投資控制及其存在問題的報告。
4.4合同管理
(1)做好工程施工記錄,保存各種文件和圖紙,特別是標有實際施工變更的文件和圖紙。註意材料的積累,為正確處理可能的索賠提供依據,參與處理索賠。
(2)參與合同的修改和補充,關註其對投資控制的影響。
4.5信息管理
定期收集建築市場投資計劃、投資消耗、已完成任務和人、材、料數據信息,定期進行投資對比分析。
5工程建設項目的優化設計與投資控制
從目前的投資控制來看,通過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估算的審批和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實施,投資規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和以前壹樣,投資無底洞,工期馬拉松的現象已經基本消除。通過設計階段的限額設計,設計預算超過投資估算的現象得到了基本控制。在建設階段,通過招標投標和建設監理的全面實施,工程預算投資得到了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通過造價咨詢服務部和審計部門對工程結算和決算的審計,消除了不合理的部分,使這壹階段的投資也得到了適當的控制。然而,如何通過優化設計來有效控制投資並未受到廣泛重視。
5.1優化設計對建設項目投資的影響
5.1.1設計方案直接影響投資。
項目建設過程包括項目決策、項目設計和項目實施三個階段。投資控制的關鍵在於決策和設計階段,投資決策後,關鍵在於設計。據研究分析,設計費壹般只占建設項目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對投資影響較大的正是這1%以下的費用。在單個項目的設計中,其建築和結構方案的選擇以及建築材料的選用對投資影響很大。據統計,在滿足相同功能的情況下,技術經濟合理的設計可使工程造價降低5% ~ 10%,甚至達到10% ~ 20%。如某無線電廠多層框架結構廠房(4層),設計單位以常規設計為獨立基礎,由於多層廠房荷載較大,獨立基礎單個尺寸較大,埋深較深。兩棟功能、結構、面積、基礎形式都差不多的綜合樓,其中壹棟由於立面效果有很多裝飾柱和裝飾線,導致這部分造價相差65438+萬余元,真是筆中有線,投資受到了幹擾。
5.1.2設計質量間接影響投資。
據統計,工程質量事故的諸多原因中,設計責任占40.1%,居首位。由於缺乏優化設計,很多建築產品的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了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各專業設計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現象;有的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損失,造成投資的巨大消耗。震驚全國的寧波大橋事故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5.1.3設計方案影響經常性費用
優化設計不僅影響項目建設的壹次性投資,還影響使用階段的經常性費用,如暖通空調和照明的能耗、清潔、維護和修理費等。壹次性投資與經常性費用有壹定的反比關系,但通過優化設計,可以努力尋找兩者的最佳組合,使項目建設的全壽命周期費用最小化。
5.2優化設計的幾點建議
5.2.1主管部門應加強優化設計的監控。
為保證優化設計工作,可先由政府主管部門強制執行,對設計結果進行全面審查後方可實施。《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暫行辦法》作為《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配套文件之壹,已由建設部[2000]41號文頒布實施,其實施將為控制設計質量提供重要保障。但《辦法》規定的審查主要針對設計單位資質、設計費、施工程序、規範執行情況、新材料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缺乏對方案經濟性和功能合理性的審查要求。因此,在實施措施的同時,建設主管部門應增加人員和審查工作,對設計結果進行全面審查。
(2)加強設計市場管理,通過資質管理、人員註冊、設計招投標、圖紙審查等環節嚴格規範設計市場,減少黑市設計。
(3)利用主管部門的職能,總結推廣標準規範和標準設計,公布合理的技術經濟指標和考核指標,為優化設計做好服務。
5.2.2加快推廣設計監理。
優化設計工作的實施僅靠政府監督已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設計監理已成為業主的壹種必然。通過設計監理,可以打破設計單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單壹局面。因此,主管部門在做好政府監管的同時,壹方面要盡快建立設計監理單位資質的審批條件,加強設計監理人才的培訓、考核和註冊,制定設計監理工作的職責和收費標準。另壹方面,行政手段保證了設計監理的廣度,為設計監理的社會化提供了條件。
5.2.3建立必要的設計競爭機制。
為了保證設計市場的公平競爭,設計和運營也應該采取招投標的方式。
(1)成立合法的設計招標代理機構;
(2)地方當局應制定相應的法規,必須邀請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招標;
(3)業主應對擬建項目有明確的功能和投資要求,並準備完整的招標文件;(四)招標時,應對投標單位的資質和信譽進行必要的資格審查;
(5)建立健全的評標組織和合理的施工評標方法,保證設計單位之間的公平競爭,限制業主在工程中的隨意性。
為了提高競爭力,設計單位在內部管理上要把設計質量與個人利益掛鉤,通過總監、總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督促設計人員強化經濟觀念,把技術與經濟統壹起來,控制設計過程。
5.2.4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
優化設計的推廣也要有壹定的法律法規保障。目前有《合同法》、《建築法》、《招標投標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對工程建設進行規範,但這些都是基於工程建設的整體,在設計上的規範不夠具體。因此,為了更好地監督和管理設計工作,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如設計監理、設計招投標、設計市場和價格等。江蘇省人民政府於2000年3月31日頒布了《江蘇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辦法》,這是江蘇省加強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規範工程勘察設計行為的法律。
5.2.5註重優化設計的全面性。
通過優化設計控制建設項目投資是壹個綜合問題,不能片面強調節約投資。正確處理技術與經濟的對立統壹是控制投資的關鍵環節。在設計中,既要反對片面強調經濟性而忽視合理技術要求的傾向,使工程達不到其功能,又要反對重視技術,忽視經濟,設計保守浪費的現象。
設計師要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分析設計方案,以提高價值為目標,以功能分析為核心,以系統理念為導向,以整體效益為出發點,真正達到最優的設計效果。
?6結論
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是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之壹,也是每個投資者關心的重要內容之壹,對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就工程項目建設而言,投資控制貫穿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政府部門、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共同努力,控制工程建設項目的投資。建設項目的投資控制和監督不僅要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還要從設計上做好優化設計,做到全過程全方位、有重點的控制,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資金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