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知識型員工流失的風險防範——基於知識管理的視角
作者鮑,,雲娟,
作者:浙江師範大學,浙江金華,321004。
資料來源: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職業技術學報2008,8 (1)。
ISSN1671-3699
第6-9頁
民營企業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如何減少民營企業知識型員工的人才流失,已經成為壹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影響民營企業知識型員工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員工對現有工作和環境的滿意度以及員工需求預期的實現。防範民營企業知識型員工的人才流失風險,應從完善企業激勵機制入手,留住知識載體——知識型員工,使他們盡可能地享受知識。
基於風險防範體系構建的企業知識管理研究
作者王秀山,李琳,石先瑞等。
作者渤海大學,管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0;大連理工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中心,遼寧,大連,116023。
來源軟科學,軟科學2005,19 (1)
ISSN1001-8409
頁碼85-87,96
知識經濟催生了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熱點。然而,在討論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時,管理學者往往把重點放在知識管理的“優勢”上,而忽略了知識管理的風險和風險防範體系的構建。知識管理是壹個有風險的過程,包括技術創新風險、人力資本流動風險、契約風險、泄漏風險、時間延遲風險和道德風險。基於知識管理的風險分析,我們致力於構建知識。
論企業知識管理風險防範體系的構建
作者李琳
作者大連理工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中心,遼寧,大連,116023。
資料來源: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
ISSN 1671-7031
第54-57頁
知識經濟催生了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熱點。然而,在討論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問題時,管理學者往往關註知識管理的優勢,而忽視知識管理的風險以及知識管理風險防範體系的構建。知識管理是壹個伴隨風險的過程,包括技術創新風險、人力資本流動風險、契約風險、泄露風險、時間延遲風險和道德風險。本文分析了知識管理的風險,並致力於構建知識管理風險防範體系。
論航空R&D部門的知識管理
作者Xi·葉盛
作者中國民航信息網絡有限公司,北京,100710。
來源計算機工程,計算機工程2005,31 (Z 1)
ISSN1000-3428
頁碼178-180
本文研究了我國高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壹般模式,探索了航空R&D部門知識管理的現狀和經驗。結合具體項目實踐,證明有效的知識管理可以在不斷提高開發質量的基礎上,加快R&D部航行情報服務的市場響應速度,逐步降低企業風險,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更多的企業利潤。
企業IT外包中的知識轉移模式及風險防範策略研究
作者劉,
學位類型碩士
授予重慶大學,
導師張
2009年
IT外包是企業通過獲取外部IT資源來滿足自身IT需求的重要手段,IT外包的過程本質上是企業將信息技術作為重要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IT外包過程中存在大量的知識管理活動,IT外包中的知識轉移對外包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對企業IT外包中的知識轉移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基於知識管理的三種外包關系,分別建立了三種關系下的知識轉移模型,並分析了IT外包知識轉移中的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範策略,對於實現企業與IT供應商之間良好的知識轉移,提高IT外包中的知識管理能力,進而實現成功的IT外包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論文首先分析了企業IT外包中知識轉移的六個特征,分析總結了IT外包中知識轉移的內容,並研究了IT外包中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轉移知識的特征、知識轉移參與者的特征、知識轉移的渠道和方式、知識轉移中的激勵因素。
其次,從知識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三種IT外包關系:知識支持型IT外包關系、知識依賴型IT外包關系和知識合作型IT外包關系,並研究了這三種IT外包關系的特點。
再次,在分析基於知識管理的三種IT外包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了知識支持型IT外包關系、知識依賴型IT外包關系和知識合作型IT外包關系下的知識轉移模型,研究了三種外包關系下IT外包中知識轉移的主體、流程、過程、渠道和關鍵問題。此外,針對三種外包關系下知識轉移的關鍵問題,建立了相應的博弈模型進行分析。
最後,研究了企業IT外包中知識轉移的六大風險:知識轉移主體能力風險、合作風險、知識損害風險、知識產權風險、知識泄漏風險和技術創新能力弱化風險。並提出了相應的風險防範策略。
知識聯盟中的企業知識共享與風險防範——基於中國企業的視角
作者李航
學位類型碩士
授予武漢大學,
導師龔敏
2005年
本文旨在探討知識共享的機理以及知識共享過程中風險的成因和防範,為我國企業有效推進知識共享活動、構建企業知識資產風險監控和防範機制、制定管理政策提供決策指導。本文第壹章和第二章主要討論了知識、知識管理和知識聯盟的研究現狀,以及產品聯盟向知識聯盟演變的動因。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從知識過程、知識管理和戰略聯盟的角度分析了知識聯盟中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和風險成因,提出了中國企業參與知識聯盟中知識共享的機制和風險防範措施。第五章根據案例分析,對中國企業如何控制知識聯盟、如何有效享受知識和防範風險提出了壹些建議。總的來說,我國企業與國外跨國公司知識聯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聯盟雙方地位不對等,外資刻意保護技術,尤其是高端技術;知識轉移和* * *享受聯盟不順利;聯盟的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學習不積極,創新意識不強,本土企業間知識聯盟發展滯後;過於強調技術的跟蹤和學習,忽視促進創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的模仿、建設和因地制宜的創新,不註重系統地培育和提升企業的資源和能力。環顧世界,技術只是企業發展和國家富強的壹個方面,而技術優勢是動態的,壹個讓技術長期保持領先的機制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對三個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中國企業控制知識聯盟、有效享受知識的對策。有效享受知識的對策主要包括: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制度創新,促進資源組合,搭建創新平臺;強化政府的監管職能,優化市場環境,從制度和政策上促進國內產學研合作,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積極組建知識聯盟,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用“競爭與合作”的辯證思維指導聯盟建設,學會“與狼共舞”。防範風險的有效對策主要包括:政府部門根據當地或行業發展的實際,制定正確的產業政策;選擇科學的治理結構,進行制度建設;研究中外合資企業的戰略目標;建立關系資本,使聯盟符合企業戰略;確定最佳合作夥伴,優化聯盟組合,對知識聯盟實施有效管理。
產權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風險研究
作者徐秀
學位類型碩士
授予武漢理工大學,
導師羅險峰
2008年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企業的發展基礎、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力都與知識密切相關。為了增加知識對企業的價值,我們必須依靠有效的知識管理技術和手段來管理知識。知識管理作為現代管理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日益成為企業關註的焦點和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知識管理系統的建立是實施知識管理的平臺。隨著中國企業對知識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入,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嘗試知識管理和知識管理系統的應用和推廣。少數企業已經引入了知識管理的概念,建設了知識管理企業文化,特別是知識管理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開發實施項目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壹就是項目風險管理不成功。項目經理不重視風險管理,或者風險防範和監控工作不到位,風險轉化為災難,最終導致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項目失敗。如何提高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系統項目的成功率,有效降低和防範知識管理系統項目的風險,已經成為壹個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問題。論文首先闡述了軟件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然後基於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理論,從開發周期的不同階段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風險進行了研究,通過問卷調查、頭腦風暴和訪談等方式識別了各個階段的風險因素,並運用數理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和排序。確定各階段前十位(TOP10)關鍵風險因素和風險,初步估算各階段關鍵風險因素的發生概率和風險影響程度。同時,給出了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風險因子譜系。最後,設計了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項目風險防範體系的總體框架,並根據識別出的十大關鍵風險因素制定了相應的關鍵風險因素防範策略和監控模式。為企業防範知識管理系統開發中的風險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本文的主要創新點包括:首先,基於軟件開發項目的生命周期理論,確定了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項目在各個生命周期階段的十個關鍵風險因素和風險因素譜系;其次,設計了適用於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項目風險防範體系的總體框架;再次,針對企業知識管理系統開發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十大關鍵風險因素,制定有效的風險防範對策和監控模式。
面向工程項目的知識管理風險研究
作者魏·
學位類型碩士
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頒發,
導師王、侯祖兵
2008年
本文運用風險管理的系統研究方法,深入探討了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風險,建立了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分析了風險影響因素及其重要程度,提出了防範知識管理風險的戰略框架,以規避風險。希望通過對工程項目知識管理風險的研究,增強項目組織的風險意識,為項目組織制定知識管理風險對策提供參考。在理論上,希望推動項目管理、知識管理和風險管理交叉領域的研究,完善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因此,本文采用文獻研究、比較分析、實證研究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如何建立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風險評估機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首先,介紹了知識管理風險和項目知識管理的理論基礎,界定了風險、知識管理和知識管理風險的概念,介紹了國內外知識管理風險的研究進展,分析了工程項目知識管理及其風險。然後進行風險識別和影響因素分析,根據文獻總結和部分專家建議得出風險影響因素的初始層次。然後,運用工程項目知識管理風險影響問卷對全國建築、水利、電力行業從事項目管理的40位專家或項目經理進行調查,並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因子集進行簡化。最終得到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四個主因子,即知識本身風險、基礎設施和環境風險、人的風險和裏程碑知識風險,每個主因子又包含四個子因子。然後,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通過問卷調查,建立判斷矩陣,得出各風險因素相對於知識管理風險的權重和重要性順序,分為四個層次: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可交付認知;影響風險的第二個因素是泄漏和道德、知識創新、人才流失和組織戰略。第三層次,風險影響因素包括組織文化、知識模糊性、階段性人員流動、知識傳承、學習能力和知識轉化。合同風險、組織結構、知識滯後、IT技術和知識溢出對工程項目知識管理風險的影響最小。結合上述得到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指標權重,選取某大型在建水利項目為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該項目的知識管理風險進行了評價,為項目組織評估知識管理風險提供了實踐依據。最後,根據前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工程項目知識管理的風險防範策略,並從建立有效的知識管理策略、培育知識享受的組織文化、構建柔性組織結構、選擇必要的知識管理工具、建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本文的創新之處在於:(1)從項目的角度探討知識管理風險成為可能,可能為知識管理風險的研究開辟新的途徑或提供參考;(2)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其中裏程碑知識風險是項目特有的;(3)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知識管理風險評估指標的權重,並對其重要性進行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