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有效進行創造性活動的重要心理因素。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主要任務。創造性思維是在壹般思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後天培養和訓練的結果。教育過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保護好奇心,激發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們對新奇事物感到驚訝和探索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好奇心的升華,是人渴望獲取知識的壹種心理狀態。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動人們積極觀察世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內在動力。
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人對事物有著執著的追求和迷戀,會在創作活動中獲得精神上的鼓勵和情感上的滿足。是科學家和發明家有所成就的重要心理因素。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通過啟發式教學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對困難,產生知識需求和探索欲望,積極思考,主動提問和質疑,有意識地加強對壹切事物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改變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價觀,鼓勵學生創造性學習。傳統的教育質量評價觀念往往強調學生遵守規則,死記硬背書本知識,考試得高分,順利進入更高壹級的學校。結果造成了老師說什麽,學生聽什麽;學生背誦他們在考試中所考的內容。學生只能在固定的圈子裏回答問題,使得整個教學和學生的思維趨於僵化。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育者要安排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或發現事物本身之間的聯系;而不是給學生灌輸死知識。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行為,啟發、幫助和鼓勵學生主動地獨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不是事先確立是非對錯的絕對權威。特別是小學生答題時,不必受限於盲目接受大人認可的答案。
3.引導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方法。讓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策略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有效的方法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也為我們解決問題打開了道路。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要教會學生有效地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系統化、具體化,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還要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掌握壹些創造性活動。
如利用類比推理和原型啟發探索新事物;用逆向搜索打破思維定勢的束縛;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相結合,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相結合;發揮發現教學的作用等等。使學生的創造活動從盲目發展到清醒,從被動發展到主動。
4.建立良好的創造環境,正確對待創造型學生。創造能力的形成,除了個人的主觀努力,還有賴於良好環境的熏陶。壹個有利於創作的環境,不僅有利於好奇心的形成,還能刺激新思想的誕生,使創作成果層出不窮。優秀的經驗豐富的教師善於發現和對待有創造力的學生,在班級中建立濃厚的創造氛圍。
壹些有創造力的學生可能調皮搗蛋,好爭論,經常離經叛道,經常問各種奇怪的問題。老師要善於引導,保護自己創作的種子,不要輕易討厭指責。要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討論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獨立工作,允許和鼓勵每個學生大膽地、無所顧忌地表達各種想法,不急於過早地下判斷。
5.開展創造性活動,培養創造性人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僅與智力因素有關,還與壹系列非智力因素和人格特征密切相關。實驗研究表明,壹個有創造力的人充滿責任感、熱情、毅力、勤奮、想象力和很少的依賴性;喜歡自學,勇於克服困難,勇於冒險,好奇心強;自我觀察,獨立性強,興趣廣泛,善於沈思,不盲從等。
創造性人格是在創造性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策劃和組織壹些實踐活動如科技小組、興趣小組、文藝小組等,有助於形成創造性人格。引導學生開展創造性活動,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向學生解釋他們好奇心和探索行為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鼓勵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好奇心;
(2)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開展活動;
⑶鼓勵學生的主動性和獨創性,解除他們對錯誤的恐懼;
(4)鼓勵學生面對現實,接受改變;
5.幫助和引導學生尋求每個問題的多重答案;
(6)鼓勵學生接觸有創造性人格的人;
(7)鼓勵學生大膽幻想、猜測和假設;
(8)避免用固定的目光看待有創造潛力的學生;
(9)鼓勵和支持學生自始至終專心活動,培養他們的應變能力和毅力;
⑽創造和保持民主寬松的氛圍,培養學生的開拓進取精神。
心理咨詢師上半年考試時間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