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咨詢的核心內容: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3.第壹印象是建立咨詢關系的關鍵因素。
認同心理咨詢1的目標,全面掌握求助者的相關信息,列出求助者的所有問題。
2.判斷來訪者心理問題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3、選擇解決問題的優先順序
4.向客戶解釋有效咨詢目標的基本要素。
5、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融合
制定個體心理咨詢計劃1、診斷階段:該階段的內容包括建立咨詢關系、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心理診斷、調整求助動機、確立咨詢目標、制定實施計劃等壹系列步驟。
2.咨詢階段:這是心理咨詢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實質性階段。咨詢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來訪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他們不合適的認知、情緒或行為。
3.鞏固階段:這個階段是咨詢的總結和提高階段。這裏的結束有兩種,壹種是壹次咨詢的結束,壹種是整個咨詢的結束。
實施咨詢方案1,咨詢師壹定要明確:在咨詢中,要以促進求助者的成長為中心,自己探索解決自己的問題,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成長,最終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2.在咨詢者的支持和鼓勵下,求助者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敢於面對和解決困難,克服阻礙咨詢順利進行的各種不利因素,使咨詢得以順利進行。
心理咨詢效果的評價心理咨詢效果的評價不壹定要做到最後。在輔導的過程中,要不斷總結效果,及時調整。但結束前的評估是對整個協商過程有效性的評估,更全面更重要。
咨詢效果的評價內容應圍繞咨詢目標,只有實現了咨詢目標,才能直接體現咨詢效果。
心理咨詢治療中有哪些精神分析療法?精神分析治療主要是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把來訪者不知道的癥狀“回憶”到意識範圍,讓來訪者明白癥狀的真正含義,使之消失。通過挖掘來訪者潛意識中的心理矛盾和沖突,找到疾病的癥結所在,並將其帶入意識領域,使來訪者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理解它,糾正和消除它,從而建立良好健康的心理結構,達到心理健康。咨詢的基本目標是使潛意識意識和潛意識沖突表面化,從而幫助來訪者重新認識或重建人格,克服潛意識沖突。在協商過程中,雙方要相互信任,保持壹定的距離,避免來訪者產生某種形式的抵觸情緒。精神分析療法包括以下方法。
1,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治療的基本方法,是在了解來訪者的基本情況後,讓來訪者躺在壹個光線適當的安靜房間裏或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然後讓來訪者打消顧慮,傾吐他想說的話。咨詢師不要隨意打斷來訪者,對他說的話不做評論,鼓勵他大膽發言,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引導。
2.疏通宣泄疏通宣泄就是通過壹次酣暢淋漓的傾訴,把自己心中的郁悶,心裏的隱私說出來,從而恢復心理平衡,預防身心疾病。需要有效地引導患者傾訴苦悶,以達到心理宣泄的目的。
3.認知和領悟精神分析理論認為,當前精神疾病的根源在於過去的經歷,甚至可以追溯到童年。過去的焦慮經歷因為各種原因被壓抑到潛意識層面,讓患者“忘記”。通過精神分析,來訪者會得到提醒和聯想,潛意識中的病因會被“回憶”到意識領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根源”與當前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真正在理智和情感上實現和領悟。這時,癥狀就會失去存在的意義,自然消失。當然,這種理解是通過醫生的分析、解釋和治療來實現的。
4.暗示療法心理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或行動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情感、意誌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被暗示者的心態變化是潛意識的,受影響的過程是無意識的。暗示療法常用於治療癔癥,效果非常明顯。建議內容要針對來訪者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語言和方法,靈活機智地使用暗示性語言。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應慎用精神分析療法,因為小學生年齡尚小,心理發育還不成熟,他們還不能對自己的心理問題做出正確的估計。對小學生使用精神分析療法要看具體情況,不能壹概而論。
行為療法行為療法也叫行為矯正,是壹種基於行為學習理論的心理咨詢方法。它的基本認識是,異常行為和正常行為壹樣,是通過學習和訓練獲得的,通過學習和訓練可以自然改變或消失。行為療法是應用最廣泛的心理咨詢方法之壹,包括許多經典的具體方法。
1、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在行為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來訪者慢慢暴露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境,通過心理放松來對抗這種焦慮,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癥的目的。基本原理是人和動物的肌肉放松狀態和焦慮狀態是壹個對抗的過程,壹種狀態的出現會抑制另壹種狀態。系統脫敏法壹般包括三個步驟。先整理焦慮的等級表,即找出讓來訪者產生焦慮感的事件,用0 ~ 100表示對每個事件的主觀焦慮程度。其中,。對於平靜的情緒,25為輕度焦慮,50為中度焦慮,75為高度焦慮,100為極度焦慮。然後將標記的焦慮事件按由弱到強的順序排列。二是進行放松訓練,以全身肌肉能迅速進入放松狀態為合格。壹般需要6 ~ 10次練習,每次30分鐘,每天12次。三是進入系統脫敏過程,進行焦慮反應和肌肉放松技術的聯合訓練。系統脫敏可分為假想系統脫敏和真實系統脫敏。想象系統脫敏的過程是讓來訪者處於全身肌肉放松的狀態,由咨詢師口頭描述,讓來訪者想象,從最低級開始,想象30秒,停止想象時報出此時主觀焦慮的等級分數,不感到緊張和害怕,然後進入下壹級,從而逐漸通過最後壹級。系統脫敏可以治療學生的考試焦慮和社交恐懼。
2.淹沒療法淹沒療法又叫暴露療法和休克療法。類似於系統脫敏法,鼓勵來訪者接觸自己的敏感對象,在接觸中實現脫敏;不同的是,來訪者壹開始就被允許進入自己最恐懼或焦慮的情境,給他強烈的沖擊,同時不允許采取塞耳朵、閉眼、哭泣等逃避行為。基本原則是快速完整地向來訪者呈現他害怕的刺激。實際經歷後,他覺得不那麽害怕了,恐懼會逐漸消失。刺激的出現應該持續到遊客習慣為止。淹沒療法應事先與來訪者處理清楚,征得同意後方可進行。淹沒療法適合有焦慮恐懼傾向的來訪者。在具體應用中,要考慮來訪者的受教育程度、被暗示的程度、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身體狀態等多種因素。對於體質較弱、有心臟病、耐力較差的遊客,應慎用此法。
3、厭惡療法厭惡療法是通過直接的行動或間接的想象,將壹些不愉快的刺激與來訪者需要改變的行為癥狀聯系起來,使其最終因為厭惡而放棄這種行為。其基本原理是將來訪者的不良行為與壹些不愉快的、令人厭惡的刺激結合起來,形成新的條件反射,以對抗原有的不良行為,最終消除。常用的惡心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如電擊、橡皮筋彈性痛等。)、化學刺激(如催吐劑等。)和想象中的惡心刺激(比如口述壹些惡心的情況,然後和想象中的刺激聯系起來)。在心理咨詢中,惡心的刺激要有足夠的強度,能讓來訪者感到痛苦或厭惡,直到不良行為消失。
4.獎勵強化法這是壹種通過獎勵(即強化)形成壹種預期適應行為的方法,即當來訪者有了預期的良好表現時,會立即給予獎勵,以強化該行為。代幣實際上是壹種可以在壹定範圍內兌換商品的憑證,可以是小紅旗、帶分數的小卡片等。咨詢師用代幣作為獎勵,強化來訪者的期待行為,然後來訪者可以用代幣換取自己喜歡的東西。要註意把代幣和訪客感興趣的、想要的東西聯系起來,建立壹定的代幣兌換規則。
5.放松療法放松訓練的基本原理是在放松的狀態下,大腦皮層的喚醒水平下降,興奮性降低,全身肌肉放松,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從而改善身心健康。放松訓練的基本步驟是:
(1)選擇壹個安靜整潔,光線柔和的房間,讓來訪者舒服地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2)體驗緊張和放松的感覺,然後逐漸進行主要肌肉的緊張和放松練習。每個肌肉群的訓練過程都是專註壹個肌張力,維持壹個張力,緩解壹個張力,放松壹個肌肉。行為療法常用於小學生的心理咨詢。正確運用行為療法糾正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人文治療主要有兩種形式:壹種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壹般用於有心理沖突或精神疾病的來訪者;二、小團體治療通過交友群進行,主要解決社交生活中存在的溝通障礙和心理問題。
以病人為中心的治療是指人本主義治療理論指導下的個體談話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實行非指導性原則,討論問題的思維由來訪者主導,治療過程的中心人物是來訪者而不是咨詢師。以病人為中心的療法的基本假設是,有巨大的能量去了解自己,轉變自我概念,指導自己的行為,這種假設是沒有指導意義的;只要提供合適的環境大氣,這些能源都是可以開發的。這種合適的氛圍主要有三個因素:真誠、無條件的關心和感同身受的理解。在咨詢的過程中,要求咨詢師創造這樣壹種適宜的環境氛圍,讓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積極談論自己的心理問題,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尋求解決方案。朋友圈的成員由背景或問題相似的人組成,比如不善於與人交往的人,有壹定社交恐懼的人,或者不習慣與異性相處互動的人。參與者的數量大約是十個。雖然參與者有壹定的心理障礙,但病情並不太嚴重。他可以坐下來參與集體談話,而不會因為妄想或奇怪的行為而影響集體行動。朋友小組壹般由顧問主持。主持人的作用是促進群體成員之間的建設性關系,建立和諧無拘束的氛圍,使參與群體活動的人逐漸消除心理防範,從而向對方吐露真情,建立更深的情感關系。通過交友小組的活動,可以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人本主義療法強調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對人采取積極樂觀的看法,關註個體的內在價值和主觀體驗,強調咨詢關系的重要性,強調以咨詢者的態度為中心。這些觀點強烈沖擊著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壹定的積極價值,但不適合應對危機中需要給予壹些引導策略的來訪者,也不適合不能口頭表達的來訪者。
認知療法的認知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來源於人們對所遇到的事物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不是來源於事物本身。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決定性因素。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我的不適應情緒或行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處理行為和情緒的外在表現,還要分析患者的思維活動和應對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並加以糾正。
1.生物反饋療法是在行為療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治療技術。實驗證明,心理(情緒)反應和生理(內臟)活動有壹定的相關性。心理社會因素通過意識影響情緒反應,導致不受意識支配的內臟活動發生異常變化,導致疾病的發生。生物反饋療法將正常的、無意識的生理活動置於有意識的控制之下,通過生物反饋訓練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實現對內臟活動和腺體分泌的有意識控制。適應癥:原發性高血壓、支氣管哮喘、緊張性頭痛、血管性頭痛、雷諾氏病,可緩解緊張、焦慮、抑郁,治療失眠。
2.家庭治療和夫妻治療家庭治療是壹種以家庭為導向的治療,它通過交流、角色扮演、建立聯盟和承認等方式,協調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改善家庭心理功能,促進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夫妻治療(也叫婚姻治療)是家庭治療的壹種特殊模式。適應癥:家庭治療:家庭危機、兒童學習困難、兒童行為障礙。夫妻治療:婚姻煙霧危機,夫妻適應困難,性心理障礙,性變態。
3.森田療法有神經質傾向的人生存欲望強烈,自省性強,註重自身的生命安全。當註意力過於集中在某種內源性不適上時,這些不適就會越來越強烈,形成惡性循環。森田療法就是要打破這種精神上的互動,協調欲望與抑郁的對立關系,主張順應自然,隨心所欲。適應癥:神經質、強迫癥、疑病癥、焦慮、抑郁性神經癥。
4.催眠療法通過催眠誘導人進入壹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話語或動作融入到患者的思維和情緒中,從而產生治療效果。適應癥:癔病、疑病癥、恐懼癥、心身疾病。
5.藥物治療根據精神疾病患者的不同精神狀態,采用少量短期藥物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穩定其情緒。壹些養心健腦的藥物可以提供記憶力,改善情緒,消除情緒抑郁、焦慮、強迫和神經衰弱。藥物治療適應癥:神經癥如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抑郁癥、神經衰弱、心身疾病及障礙如慢性非器質性疼痛、偏頭痛、神經性厭食、胃痙攣、神經性嘔吐、失眠、口吃、抑郁、恐懼、性功能障礙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