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麽?

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麽?

馬六甲海峽介紹

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有壹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與安達曼海相連,東南端與南海相連。這是馬六甲海峽。海峽總長約l080公裏,西北部最寬處370公裏,東南部最窄處僅37公裏。馬六甲海峽是以沿岸的古城馬六甲命名的。馬六甲原本是壹個小漁村,位於馬來半島的南岸。從15世紀中葉開始,馬六甲繁榮起來,建立了曼西加王國,統壹了馬來半島。到16世紀初,馬六甲已經非常繁榮,不亞於當時的威尼斯、亞歷山大和熱那亞。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咽喉,是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和歐洲沿岸國家之間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達國家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通過它運出。

該海峽位於赤道無風區,全年無風日多,有利於航行。海峽底部平坦,多為淤泥,水流平緩,容易淤積。水下有淺灘、沙洲,船只擱淺事故時有發生。據預測,由於海峽兩岸的快速淤積,1000年後,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可能會連接起來,馬六甲海峽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

馬六甲海峽歷史悠久。大約在公元4世紀,阿拉伯人開辟了壹條從印度洋經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到中國的航線。他們把中國的絲綢、瓷器和香料從馬魯古群島運往羅馬等歐洲國家。7 ~ 65438+5世紀期間,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國家都經過馬六甲海峽。

16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開辟了大西洋-印度洋航線。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大大縮短了歐洲到東方的航線。馬六甲海峽可航行船只的數量急劇增加。近年來,每年有超過8萬艘船只通過該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壹。新加坡沿海港口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吞吐量世界第四。港口海岸線長達三四公裏,可同時容納30多艘巨輪。擁有40萬噸的巨型船塢,可以修復世界上最大的超級油輪。

馬六甲海峽沿岸美麗富饒。年平均氣溫25℃以上,年降雨量約3000毫米。兩岸遍布熱帶叢林,隨處可見高達60米的常青樹。各種藤蔓如重圍,纏繞在巨樹之間。雙方也是熱帶橡膠、錫和石油的重要產地。西北部的檳榔嶼風景優美,被譽為“東方明珠”。

新加坡,這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國家,被稱為“獅城”。新加坡南面與海峽接壤,是南海、爪哇海和馬六甲海峽之間的咽喉。新加坡共和國由54個島嶼和9個珊瑚礁組成。四面環海,氣溫高而不熱,茂密的森林,碧綠的草原,精心美化的環境,有序的管理。可以說新加坡是壹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地理位置

馬六甲海峽(英語:馬六甲海峽;;馬來語:馬六甲海峽是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壹個海峽。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與印度洋的安達曼海相連,東南端與南海相連。海峽總長約l080公裏,西北最寬370公裏,東南最窄僅37公裏,水深25至150米。它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航道,也是亞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以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命名。該海峽現在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控制。該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區,全年無風日多。海峽底部平坦,多為泥沙,水流平緩。

馬六甲海峽東端,有新加坡,世界大港,航運繁忙。每年約有65438+萬艘船只(大部分是油輪)通過該海峽。日本從中東購買的大部分石油都是通過這裏運到中國的。

重要意義

(1)經濟狀況

馬六甲海峽是壹條重要的國際航道,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提並論。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水道,連接著世界上三個人口大國: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此外,它也是石油從西亞流向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強國日本經常稱馬六甲海峽為其“生命線”。

每年約有5萬艘船只通過馬六甲海峽。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估計20年後這個數字會翻倍。占世界海上貿易的五分之壹到四分之壹。世界上四分之壹的油輪通過馬六甲海峽。例如,2003年,估計每天有65,438+0,065,438+0,000,000桶石油(約65,438+0,700,000 m3)通過馬六甲海峽。

(2)戰略意義

1.沿海國家

馬六甲海峽沿岸國家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其中,印度和馬來西亞壹直反對外部勢力介入馬六甲海峽,認為這將是對其主權的侵犯。

壹直以來,這三個沿海國家在處理馬六甲海峽事務時遵循三個原則:

沿海國家對附屬海域擁有主權,也有維護安全的義務。

承認相關大國在該地區的利益。

所有行動都必須尊重國家主權,並以國際法為基礎。

沿海三國於1971 11簽署了《馬六甲海峽公約》,反對海峽“國際化”,宣布三國* * *主管海峽事務。

專家認為,沿海三國會有選擇地接受大國的幫助,但只提供裝備、後援、訓練等低層次、間接的幫助,只能間接幫助加強海峽的巡邏能力,從而有效控制和減少海盜和恐怖襲擊的發生,而不是讓大國直接幹預馬六甲海峽的事務。

2.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85%的石油是通過水路運輸的。它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

2006年4月20日,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陳在《星報》上說,馬六甲海峽海盜活動頻繁,增加了人們對該海峽發生恐怖襲擊危險的擔憂。陳最近訪問北京期間,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問題是雙方討論的主要議題之壹。

中國提出幫助加強馬六甲海峽的安全。援助將采取交換信息和派遣專家培訓馬來西亞海事人員的形式。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同意中國提出的兩國海上合作諒解備忘錄。同年4月底,馬來西亞政府將派壹組專家到中國討論備忘錄的細節。

3.美國

由於馬六甲海峽的重要地位,美國近年來壹直誇大馬六甲海峽面臨海盜和恐怖主義的嚴重威脅,以此對馬六甲海峽進行幹預。

2005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出席第四屆亞洲安全會議時,多次提到沿海國家的海軍力量無法應對海盜和恐怖襲擊,希望美軍能夠駐紮在該地區。他還表示,美國願意與沿海國家組成聯合巡邏隊,以確保馬六甲海峽的安全,但遭到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拒絕。

有專家認為,美國介入馬六甲海峽是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