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米秋的職業是什麽?

米秋的職業是什麽?

米秋

米秋,建築師和藝術家。米秋的創作實踐涵蓋了藝術、建築、環境和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他提出了“藝術化”的概念,旨在用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方式推廣現代藝術理念,以應對快速變化的中國社會。

中文名:米秋。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0

職業:建築師、藝術家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建築系

主要成就:200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人物。

2005年“浪琴”大師獎

2006年西班牙“靈感與設計”獎

代表作品:1998深圳華僑城生態公園

個人簡介

米秋,建築師和藝術家。1960出生於上海,1982畢業於同濟大學。從1982到1987,米秋參與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24個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與改造。65438年至0987年,米秋移居歐洲,舉辦了多次畫展。他表演了壹種叫做“傳真行為”的行為藝術,也推動了“歐中文化交流計劃”的實施。1996米秋回到上海,成立米秋工作室。65438年至0999年,在中國人壽大廈、深圳華僑城創作了以“快樂生存”為主題的作品。2000年,米秋在深圳大梅沙實施“WISH2000藝術計劃”,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2000年6月,他的不銹鋼雕塑《快樂三月》在北京東方廣場前展出,被認為是“亂世佳人”壹代的象征。其工作室完成的《米秋工作室》、《陶佳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四明事務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評委會創新獎。米秋還獲得了2006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藝術與建築傑出貢獻獎”。此後,米秋收到了位於西維代爾市中心的廢棄水泥廠重建規劃的官方邀請。最近米秋的設計有同裏的《壹千零壹個世界》和麗江瀘沽湖的《女兒國》。2008年青島國際啤酒城項目文化總體規劃、2010上海世博會33個廣場總體規劃及規劃、“地鐵到世博”。

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形成了米秋獨特的空間觀念。他在上海的工作室已經進行了30多個藝術交流項目,最近的“願望2000”藝術計劃,融合了繪畫、雕塑、建築和多媒體,被稱為在深圳創造新文化的開始。“願望2000”藝術計劃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實施。他象征性的“翅膀”成為他個人的藝術形象。200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人物。2004年時代周刊《有時代品味有文化的人》。2005年現代傳播“白金人物”。2005年“浪琴”大師獎。2005年,“米秋工作室”和“陶家寨”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2005年,“思明事務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評委會創新獎。2006年西班牙“靈感與設計”獎。

職業

藝術家

從1982到1987,北京對米秋的意義不僅限於建築。他的個人攝影展和抽象水墨畫展也同時舉行。1985,他甚至冥想了壹天,玩起了行為藝術,深入廣西、貴州等貧困山區的生活,上層政府機關參與策劃的做法,像火鍋、冰鎮啤酒壹樣刺激著他的胃。他不拘壹格,不肯放棄。他在建設部出差五年了,心卻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跳躍。“誰都不能少。”米秋認為圈子藝術家很可怕,把藝術孤立成與社會不同步的東西,導致90年代中國藝術的張力和影響力嚴重收縮。年輕人的品味是壹脈相承的。10年後,1997年,文學家余寫了壹篇文章《歡迎米秋》,說:“歡迎米秋,就是歡迎他的文化態度。在我看來,米秋的文化態度可以用壹句話來概括:從對抗到對話。他拒絕接受壹切黏糊糊的歸屬,將自己的活動範圍擴大到很廣,涉及現代油畫、抽象水墨畫、表演藝術、行為藝術、文化策劃、藝術管理。他軟化甚至消除了他們之間的所有界限,所以他軟化甚至消除了對抗。”

中西合璧,藝質兼通。

65438-0987年,米秋以訪問學者身份赴歐洲。在遊歷了英國、法國、瑞典和挪威之後,米秋選擇了挪威。他喜歡北歐人對土地和自然的樸素感情。

中國人喜歡在歐洲的唐人街快樂,而米秋卻寧願孤獨。他住在奧斯陸的“貴族住宅區”,借了大量英文原版奧斯卡獲獎視頻學習英語,有意識地走進沒有華人的西方圈子,幾周幾個月不說壹句中文,從而強迫自己用外語思考。環境改善後,他在不同的地方建立工作室,有自己的助手,專業攝影師記錄他的創作。他的秘書會使用四種語言,他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日常朋友中很少有來自中國的人。究其原因,米秋只是想“西話”,真正了解西方文化。

他的個人展覽和作品的行為藝術在不同的國家引起了轟動。他的肖像與其他七位最著名的挪威藝術家並列,並被印成400萬個火花在歐洲出售。

米秋在歐洲有兩個代表作,壹個是“傳真行為”行為藝術,壹個是“歐中文化交流計劃”。前者是他最成功的行為藝術作品,後者將米秋帶回了闊別八年的中國,並在壹段時間內頻頻成為歐洲雜誌的封面人物。

1993為配合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米秋提前向全球100多個國家發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圍繞艾滋病主題回復傳真。當年,展廳裏的傳真機就像壹個生命體,響個不停,100多個國家的不同語言同時在討論艾滋病這個世界性的主題。與會者包括各國總統、藝術家、400多名艾滋病患者、公司員工、宗教人士和兒童。傳真內容包括繪畫、詩歌和文章。然後米秋把這些傳真全部用紅色打印出來,在皇宮和市政廳之間鋪了壹條長148米,寬4.8米的大型“血液通道”,緊挨著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廣場。那天正好下雨,血道泛著紅光,映在很多遊客的臉上。米秋感受到了生者與死者的交流,藝術對話的目的達到了。

同年,米秋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創辦了歐中文化交流計劃(ECCEP),他所依托的機構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中心之壹海涅·安吉星藝術中心。壹年之內,米秋搞了十幾個項目。1996年在歐洲舉辦“中國藝術五千年”展覽,用來自中國大陸14大型博物館的200件國家壹級文物串起了中國的歷史,向歐洲人展示了中國無與倫比的燦爛古代藝術。他的設計主題是空氣、石頭、土壤,只有土壤的主題,於是他從黃河帶來36噸黃土(米秋36歲)在展廳鋪路,鋪了近3000平方米,埋了60根沒有熱能的纖維燈柱,做了兩個意大利花崗巖的通道,金線玉衣懸在空中,使展覽本身成為壹件精心設計的藝術品,觀者無不為之震撼,甚至落淚。這是前所未有的展覽方式!配合此次展覽,還舉辦了壹系列與中國相關的文化活動。梅蘭芳劇團的演出、上海芭蕾舞團、瓷器研討會、國際文化與健康研討會,以及中國和世界的大型學術討論,都很成功。

來自中國,了解西方,既了解藝術,又了解市場,處於對藝術界影響深遠的地位——米秋是當時乃至今天中國唯壹的藝術家。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在9月6日開幕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2006”上,觀眾驚嘆於壹座730平方米的江南小鎮——這壹次,是上海建築大師米秋將江蘇水鄉同裏“復制”到水城威尼斯。屆時,觀眾可以乘船從江上直接到達展館門口。

為了將同裏古鎮“運輸”到威尼斯,千山、米丘這次用了兩個集裝箱,以“建築宣言”為主題的作品由“紀念碑”、“古鎮印象”、“百寶箱”、“犁廳”、“生命之輪”、“冥想者”、“古鎮記憶”、“理想建築”等組成。其中“同裏鎮耿樂廳木結構建築模型”是根據現存的建於明代、占地6畝4分鐘的“耿樂廳”由純樟木1復制到1。

更令人震撼的是,在“古鎮記憶”部分,展覽現場壹個深壹米、高三米乘四米的水池將作為“屏風”,同裏古建築的預拍影像將直接投射到這個“水幕”上。

整組以同裏為素材的作品,會通過圖像、聽覺、嗅覺等藝術手段組合在壹起,給人壹種完整的思考的感覺。米秋說,作品表達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連續性,重新確立了‘建設’的概念,反思了中國和西方的城市建設和建築,強調了歷史文脈的延續和建構的重要性,並通過歷史、文化、生態、經濟和社會資源的全方位整合,展示文化理想,構建合理的秩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快樂生存

米秋在歐洲過了幾年孤獨的生活,但他覺得自己在內心呼吸。他回憶起1996年秋天的壹個下午,四五點鐘的陽光下,倫敦白金漢宮的質感、材質、光線都美得讓他感動落淚。其實他看到的只是局部。多少年過去了,建築師留下的依然是年輕的建築。

這年秋天,米秋去了崇明島,那裏有很多從外面買來的服役過期的舊船。造船廠把舊船上的設備拆了賣掉,然後切割船體鋼材出售。他們不是在船塢裏拆船,而是讓它直上岸邊,然後像受傷的野獸壹樣倒下;數百名工人隨後登船切割船體,不是有條不紊、有組織地進行,而是以最簡單、最快的方式任意肢解船只。米秋目睹了這壹切,看著老船的巨浪沖上了岸,壓死了許多人,看著壹艘船的“死亡”。他在那裏呆了很多天,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在歐洲九年的有序生活被打亂了。在這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的暴力下,所有的鋼板都扭曲了,所有的發動機都裂開了。他覺得船也有生命,有經歷,有故事。船廠在米丘的經歷是壹次精神事件,延續了他對快樂生存的思考和對“飛翔”意象的表達。

大約1994,米秋在思考藝術家與社會的關系,引出了“快樂生活”的主題。生活本身應該是快樂的。但是幸福建立在哪裏呢?歷史?獨立?自由?依賴?幸福不是依賴,是自主建立的。幸福不需要額外的東西,而是壹種內心的平衡。他的很多朋友都結過不止壹次婚,生活比以前好了,地位也擴大了,但還是覺得不幸福。

米秋經常看但丁的《神曲》,壹段壹段的讀但丁。其中描述的烏托邦建築是壹個絕對藝術化的過程。建築是壹個非常神秘的東西。建築作為壹個對話和尋求平衡的空間,承載著厚重的人文、宗教和理想色彩。我們引以為豪和受到啟發的永遠是理想化的東西,也就是非功能性的建築。就像他學建築但註重建築的審美價值壹樣,米秋開始提煉能承載快樂存在主題的藝術造型。

小時候,米秋的夢裏經常出現飛翔的形象。現在,他有翅膀了。從1999到現在,他創作了13幅有“翅膀”的作品——快樂、悲傷、希望、閑適、飛翔、靜止。米秋說,翅膀也是有生命的、人類特有的東西,他可以讓翅膀變成上百種表情,就像手勢壹樣。翅膀特別符合米秋的個人實際,被社會和大眾貼合和認可只是偶然。

主要工作

1998深圳華僑城生態園1998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總部;

1999“心願2000藝術計劃”實施及大梅沙濱水規劃與景觀設計;

2000年,矗立在北京東方廣場上的《快樂三月》(又名《飄》)成為北京長安街的標誌性作品。

嘉興市"新水城計劃"生態景觀規劃2001;

米秋雕塑公園,張江高科技園區,上海,2002;

2003年北京2008年奧運會總部“南新倉”環境規劃建設;

2003年,上海萬科藍山藝術中心落成;

2003年上海萬科假日景觀設計;

2004年黃山風景區總體規劃;

2004年,雲南撫仙湖東盟國際時尚中心;

2005年上海浦東王翹大橋景觀規劃設計;

2005年上海陶藝館景觀及室內設計;

2005年中國農業大學環境景觀與雕塑;

2005年LaCoste年度文化形象的定位與設計。

作品特點

米秋屬於亂世佳人壹代。在他看來,“亂世佳人”這個詞和“新銳”壹樣,有壹些精辟的思想,包括未來和現在。在歐洲獨立思考、平靜生活九年,他完全可以認同《亂世佳人》所代表的價值觀。他的《翼》不僅是壹個個性化的藝術標簽,也符合“亂世佳人”壹代的價值觀,成為“亂世佳人”自由輕松的生活狀態的象征。

在米秋的作品中,未來的元素比過去多。雖然因為行業的原因,他很少接觸新人類。米秋的朋友們,比如收拾柏林大廈的地球藝術家克裏斯托弗,在藝術上屬於極其聰明、純粹、完整的壹類,米秋看重的是藝術的完整性。在他眼裏,弘毅大師李叔同是非常完整全面的,某種程度上是壹個漂浮的意識,很容易玩轉藝術、材料和生活。

秋在各種藝術和技術中,在各種地域和文化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飛翔。他願意嘗試新的材料、新的藝術載體和新的對話方式,當然也不拒絕在奧斯陸、紐約、北京、上海或者任何地方生活。他的護照比別人厚好幾倍,多出來的很多頁都寫滿了世界各國的簽證和出入境印章,以至於他不得不壹次又壹次地加頁,甚至在入關時被懷疑是間諜。他有歐洲居留權,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的護照。在他的腕表上,同時有北京和倫敦的東西半球。他不僅可以穿著壹身顏料在雕塑的腳手架上爬上爬下十幾個小時,還可以在夜光杯葡萄酒的聚會上談論藝術。他認同的婚姻是絕對親密的友誼。他是壹個寬容的完美主義者。就像作品中多變而富有表現力的翅膀壹樣,米秋在他的“飄”生活中進入了壹種“特殊的感覺”。

成功的作品也是成功的商品。米秋有商業頭腦,但不拒絕商務訪客。因為他作為建築師的個人背景和興趣,城市規劃和很多藝術行為,他比畫家,裝置藝術家,雕塑家,建築師更全面,更市場化。在中國城市建設脫離傳統的現狀下,米秋覺得環境藝術會有需求,市場很快就會到來。在1996到1998的三年時間裏,他雖然成立了現代藝術工作室,但在國內幾乎沒有做什麽項目,或者至少做了壹些不適合自己風格的事情,沒有收到錢。因為當時的市場對他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壹是環境藝術容易被合作者曲解更改,二是出價不符合自己的標準。米秋認為這不是出於傲慢,而是對有社會責任感和良知的藝人的基本要求。環境藝術重要的是產生“對話”,關註社會,同時被社會所關註。

《翅膀》在米秋的藝術世界裏盤旋,他尋求環境藝術在中國自由“落地”的機會。國內最好的企業開始接受米秋的環境藝術,幾乎100%尊重他的創作。1999,米秋認為至少有三部作品100%符合自己的要求:深圳華僑城的生存大道;上海寧壽大廈環境藝術造型:世界黃金協會的《生命的骰子》——三部作品都以“幸福與生存”為主題。中國人壽上海公司表示,建了這麽多房子,米秋的作品產生的效應前所未有的大。深圳華僑城又要讓米丘建生態園了。《生命的骰子》為米秋贏得了千年黃金工藝大師的稱號,原作將於7月拍賣,之後米秋仍擁有其版權。

1999年底,鹽田區政府在國內首次以政府名義支持米秋的“現代主義”和環境藝術。這是深圳大梅沙的“WISH2000藝術計劃”。也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的環境藝術作品。由願望塔、雕塑群、多媒體裝置、網站行為藝術四部分組成,在深圳這個歷史單薄到沒人能說出大梅沙這個名字來歷的城市,米秋的環境藝術旨在參與深圳新文化的創造。

2000年6月,北京東方廣場前,高5米、寬4.8米的不銹鋼雕塑《快樂三月》(又名《飄》)成為北京最現代的公共藝術之壹。米秋說那是壹個中性的人體,享受著自由。

為了環境藝術,如今的米秋奔波於深圳、上海、北京、紐約、歐洲,樂此不疲。“WISH2000藝術項目”同時在紐約舉行。他今年在那裏制作了20個雕塑,並正在選擇第三國實施這壹項目,以祝願全世界人民在新的千年裏生活幸福。

關於米秋創作的環境藝術主題,他寫了壹首詩:幸福,人類世世代代追求的希望/飛翔,壹直是希望的偶像/在充滿突變和挑戰的情境中/歷史和未來的無限性/技術和藝術的永恒幻想/光的輝煌反射——成為和諧的普遍元素/壹個和平的世界再現。2000年,世界上將有數百只翅膀在飛翔,中國將有更多的城市。

宣布結婚日期

2012 165438+10月19是舒高的生日。舒高和男友米秋的許多朋友,如《新周刊》執行主編韓湘寧和《新周刊》創始人孫冕,在新浪微博中透露,他們當晚突然宣布結婚。米秋,壹位來自舒高的男朋友藝術家,是壹位知名的藝術家。他的創作實踐涵蓋了藝術、建築、環境、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他提出了“藝術”的概念,參與了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和改造。

收藏家余德耀的助理金梅在微博中透露,經過13年的漫長愛情長跑,米秋終於在女友生日那天跪下求婚,在場的朋友都很感動。雲南梅韻旅行社總經理蒲明透露,被求婚者舒高曾淚流滿面。畫家韓湘寧甚至在新浪博客中展示了當天眾多名人聚會的盛況。孫楠也參加了,而舒高玩得很開心。